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温度和光周期对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和雌性比率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周期对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寄生率和性比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旨在为优化寄生蜂雌性比率、提高寄生率提供资料。主效分析表明,温度、光周期与寄生率呈抛物线关系,编码值为零水平取值时,寄生率达到最大;温度对雌性比率的影响大于光周期。交互作用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被寄生率有明显的负交互效应,而对侧沟茧蜂雌性比率的交互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温度为28℃、光周期L∶D=12∶12时,寄生率达到最大(71.89%);温度为33.7℃、光周期为L∶D=12∶12时,雌性比率达最高值(0.57)。

关键词: 淡足侧沟茧蜂 温度 光周期 旋转回归设计 寄生率 雌性比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的转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供体,沪油15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自交等方法,并结合品质检测进行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转育,最终获得了1个新的纯合两型系20228AB,其含油量为47.30%。利用20228AB配置的杂交组合沪油杂7号和沪油杂8号在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两组合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沪油15增产8.9%和20.5%,平均含油量分别达47.76%和50.12%,结果表明,通过利用BCF_2群体进行连续回交转育从而获得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高含油量 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30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保绿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自交系保绿性一般或较差,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4份保绿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178、沈3195、沈137和齐319,分别来源于旅大红骨类群(国内地方种质)和PB类群(国外引进种质),可用于改良类群内其他材料的保绿性。

关键词: 玉米 保绿性 资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黄素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核黄素能显著降低番茄植株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并以2 mmol/L时诱导效果最佳,诱抗效果最高可达41.91%。(2)2mmol/L核黄素处理后96h内,番茄叶片的POD、PPO和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接种TYLCV后,核黄素处理和接种TYLCV处理均可诱导番茄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核黄素处理可诱导POD、PPO和PAL活性的系统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番茄 核黄素 TYLCV 诱导抗性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低诱导温度对改善猪α-干扰素发酵生产性能和ATP再生效率的作用

化工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0 L发酵罐、控制甲醇浓度的条件下,考察了诱导温度对毕赤酵母发酵生产猪α-干扰素(pIFN-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pIFN-α表达的影响明显,20℃低温有利于pIFN-α的表达,该条件下pIFN-α最高活性可达1.5×106IU·ml-1,是30℃传统诱导生产时最高活性(1.0×104 IU·ml-1)的150倍。发酵状态参数的在线测量和代谢分析结果表明,20℃低温诱导环境下,细胞代谢活性高、甲醇比消耗速度(0.036 h-1)比30℃时的(0.021 h-1)大;同时,低温诱导下的CO2释放速度(CER)和呼吸商(RQ)均较低,表明改变诱导温度可以改变胞内代谢流的分配。更重要的是,低温诱导既可以增加目标蛋白表达支路的碳代谢流,又可以提高甲醇能量代谢支路中产生的NADH利用效率、改善毕赤酵母生产pIFN-α系统的ATP再生效率和速度,实现了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猪α-干扰素 诱导 代谢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工作的思考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当前农业科研院所信息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当前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队伍建设、内容完善、机制创新和平台建设上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了如何提升信息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农业科研事业服务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业科研 信息工作 信息化社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茎枯病拮抗菌KJ-1的筛选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芦笋茎枯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从设施芦笋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性状稳定的拮抗性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综合鉴定,将该菌株归为Bacilluscereus,命名为KJ-1。KJ-1发酵液对芦笋茎枯病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4倍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65%。将KJ-1发酵液灌根施于设施芦笋地,明显提高了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为CK的1.38倍,细菌、真菌数量均为CK的1.52倍,B/F值比CK有略微上升;同时,土壤微生物代谢类群多样性也有一定的变化,AWCD值和物种丰富度(S)都高于CK,其中AWCD值与CK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施用KJ-1发酵液提高了设施芦笋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多样性,对土壤健康有利。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拮抗菌 蜡样芽孢杆菌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Ⅰ型鸭肝炎病毒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Ⅰ型鸭肝炎病毒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培养和增殖,反复冻融后离心-0.22μm滤膜过滤-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作为ELISA包被抗原,建立了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全病毒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试验表明:此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优点,为快速诊断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感染提供了一条方便的途径。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间接ELISA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温、湿度环境比较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内进行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份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份,单栋大棚的最高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连栋塑料温室;整个生长期,连栋塑料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明显低于单栋大棚;连栋塑料温室的温、湿度环境比较适宜植物生长。

关键词: 温室栽培 单栋大棚 连栋塑料温室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桃花粉寿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对桃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影响差异不显著;10%蔗糖是大多数桃品种花粉的最适萌发条件;硼能提高桃花粉的萌发率,但对花粉管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桃花粉在20℃~25℃的培养温度下萌发率最高,花粉管最长;桃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在培养前3 h内上升最快,3~5 h上升趋势减弱,5 h后基本停止;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呈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花粉萌发 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