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葡萄中一类AP2/EREBP-B1亚族转录因子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的方法获得3个葡萄ERF类转录因子VvERF2.1、VvERF2.2、VvERF2.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高级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转录因子属于AP2/EREBP-B1亚族,与其他物种的ERF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 葡萄 AP2/EREBP 电子克隆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对芹菜种子的辐射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芹菜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种子活力和M1代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3个品种的效应一致。当辐照剂量达到或高于200Gy时,芹菜种子的萌发能力和种子活力显著下降,当辐照剂量为300Gy时,种子没有发芽能力。60Co-γ射线辐照影响了芹菜M1代幼苗的生长和生理代谢,当辐照剂量达到或大于200Gy时,幼苗的株高下降了50%~60%;50、100、150Gy的辐照剂量刺激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光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增加,50、100、150Gy的辐照剂量下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当辐照剂量达到或超过200Gy时,幼苗SOD、POD和APX活性显著下降,且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低于或等于150Gy的辐照不会对芹菜幼苗的生长造成影响。综合分析所测定的指标,芹菜干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为100~150Gy。

关键词: 芹菜 辐照 种子活力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高温胁迫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热甜瓜品种红绿早脆和热敏感品种白玉香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基质栽培法,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EBR能有效促进高温胁迫下甜瓜幼苗的生长,增加保护酶活性,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使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能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同时,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升高,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0)下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升高,且热敏感品种白玉香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种红绿早脆.研究结果说明,EBR有利于甜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和对光能的捕获与转换,促进了甜瓜幼苗的生长,降低高温胁迫对甜瓜幼苗的抑制作用,且对热敏感品种白玉香效果大于耐热品种红绿早脆.

关键词: 2,4-表油菜素内酯 甜瓜 高温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套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了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早期套白袋果皮变薄;套袋增加果面果点密度,减小果点直径。相同套袋时期下,套白袋处理与套黑袋处理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小,果实亮度低,果实偏向绿色和黄色、果点大。套袋晚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表偏向绿色,果点密度小,直径大。套一次袋比同时期套两次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亮度低,绿色度低,果点密度小,果点直径大。早期同时期套两次袋可以有效减小果点直径,改善果实外观。

关键词: 套袋 翠冠梨 果实品质 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金属汞、镉和铬对明亮发光杆菌的生物毒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测定了重金属Hg2+、Cd2+和Cr6+的单一毒性;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研究了Hg2++Cd2+、Hg2++Cr6+和Cd2++Cr6+3种二元重金属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与单一重金属Hg2+、Cd2+与Cr6+相比,它们的二元混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生物毒性的效应和强度完全不同;单一重金属Hg2+、Cd2+与Cr6+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毒性从大至小依次为Hg2+、Cd2+、Cr6+,对明亮发光杆菌的EC50分别为0.044、6.05mg·L-1和30.65mg·L-1;3种二元重金属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也不同,总体上,Hg2+与Cd2+、Cd2+与Cr6+为加和作用,而Hg2+与Cr6+以拮抗作用为主。

关键词: 明亮发光杆菌 重金属 毒性,重金属污染 污染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大孔树脂对灵芝多糖进行脱色。比较10种大孔树脂在脱色方面的性能,以灵芝多糖的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结果发现D303树脂的脱色效果最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D303树脂的灵芝多糖脱色各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D303树脂静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在样品上样质量浓度15mg/mL、pH6、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7h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1.89%,多糖保留率75.28%;D303树脂动态脱色的最佳参数为上样流速3BV/h、每毫升树脂上样量150mg,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2.01%,多糖保留率71.85%。研究表明D303树脂适合应用于灵芝多糖的脱色工艺。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脱色 树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工厂化瓶栽杏鲍菇疏蕾后保留的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数目对单菇重量以及单瓶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子实体数目与单菇重量成反比,与单瓶产量成正比;生产过程中将子实体数目控制在2~3个有利于获得较大的产量,并且出口菇比例较高。

关键词: 杏鲍菇 工厂化栽培 子实体 疏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束辐照对朱砂叶螨成螨存活和繁殖力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朱砂叶螨成螨为试材,研究了电子加速器辐照处理对成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以为叶螨的辐照检疫处理提供依据。叶螨成螨用0.4、0.8、1.2、1.6、2.0kGy辐照处理后于室温(28℃~30℃)自然光照下饲养,每天检测死亡率、产卵及其孵化情况。结果表明,成螨死亡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相关和回归分析显示,剂量与机率值(死亡率的转换值)的相关系数显著,辐照后24和48h时99.9%致死率对应的预测剂量分别为5.615和3.147kGy。2.0和1.6kGy处理后成螨完全不育,全部死亡的时间分别为96h、168h。1.2、0.8和0.4kGy处理后成螨在整个观察期内(168h)均保持一定的存活率,但无繁殖能力,其中0.4kGy处理可产卵,卵可孵化但未见幼螨发育;1.2、0.8kGy处理可产卵,但卵未孵化。0.4kGy电子束处理可作为防治朱砂叶螨的有效检疫剂量。

关键词: 朱砂叶螨 电子束 辐照 检疫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选育成的不结球白菜不育新种质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不同时期的保持系和不育系的叶片、花蕾和花朵进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O_2~-·、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不育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其保持系相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在盛花期,不育系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其保持系。不育系花蕾和花朵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低于其保持系,而O_2·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保持系。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不育系 保持系 可溶性蛋白质 脯氨酸 丙二醛 保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雨对上海郊区旱地地下水位及硝酸盐等浓度影响初报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年5月初至12月底对沪郊旱地地下水进行了定时观测,并测定了地下水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降水后潜水位迅速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直到平衡;地下水位日变化呈波动性,每天极差在3~6cm,每天水位在12:00时最低,20:00~22:00时最高;降雨后潜水中的硝酸盐浓度明显升高,当水位降低后硝酸盐浓度又明显回落,水位不同其浓度也不同;潜水中硝酸盐浓度的变化和土层中硝酸盐含量均自上向下逐渐减小。

关键词: 旱地 地下水位 硝酸盐 降雨 上海郊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