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TPST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酪氨酸硫化转移酶(Tyrosylrotein sulfotransferase,TPST)在酪氨酸硫化修饰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试验参照人、鼠、牛等动物的TPST1 mRNA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RCR的方法首次克隆获得包括完整CDS区的猪TPST1基因cDNA序列(HQ439987),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猪TPST1序列全长1 543 bp,包含1 11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70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牛(97.6%)、小鼠(96.8%)、大鼠(97%)、人(97.03%)等物种TPST1蛋白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蛋白质序列预测分析发现,猪TPST1氨基酸序列理论等电点(pI)为9.0,相对分子质量(MW)为42.13 ku。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Affymetrix芯片分析民猪冷应激后肌肉组织的基因表达谱
《畜牧兽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冷应激可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民猪是我国北部地区特有的一个抗寒品种,为了研究冷应激下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猪基因芯片对民猪冷应激后肌肉组织内表达发生变化的基因进行了高通量的检测。结果,共检测到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下调表达的基因27个,上调表达的基因7个。在下调表达的基因中有7个(OAS1、IRG6、ISG20、DDX58、IFITl、ISG15、CXCL9)与干扰素诱导相关,1个(FST)与生长性状相关,2个(MX1、PG-2)与抗病毒有关,2个(S100A9、Numb)与细胞生长和凋亡有关;上调表达的基因功能还不清楚,推测它们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寒性有关。对其中5个基因进行了Real-time PCR分析,证实它们都受到了温度的调节,与芯片检测结果吻合。结果提示,重度冷应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生长减缓。
关键词: 民猪 冷应激 基因芯片 Real-time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藤稔’葡萄VvGAI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时空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藤稔’葡萄(Vitisvinifera×V.labrusca‘Fujiminori’)的茎、叶、花和果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1个推测为葡萄赤霉素响应因子VvGAI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295bp,其编码590个氨基酸。该基因在GenBank基因数据库的登录号为HQ834311。序列分析表明:VvGAI与杨树、拟南芥、水稻的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68.56%、62.79%和54.16%。半定量与定量PCR结果都表明,VvGAI在葡萄茎尖、叶、花和果等营养与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但在茎尖中的表达最高,是一个与快速生长和分裂关系密切的基因。50mg·L-1赤霉素处理后,各阶段果实中VvGAI表达量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但水平低于对照,其中幼果中表达量最高。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显示,VvGAI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将燕麦(Avenasativa L.)与箭筈豌豆(Viciasativa L.)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混播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测定分析,研究适宜在当地生长的燕麦与箭筈豌豆的最佳混播比例,以期获得最大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在燕麦播种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粗蛋白质(CP)含量随之增加,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在49种混播组合中,混播播种量为燕麦210kg.hm-2和箭筈豌豆75kg.hm-2(G1)混播组合的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综合指标最高,可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无乳链球菌sip蛋白抗原优势区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测定牛源无乳链球菌表面免疫相关蛋白(sip)的抗原性,本实验通过建立间接ELISA方法,对该蛋白的抗原性进行分析及鉴定。根据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临床分离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ip抗原表位优势区编码的基因序列,并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sip,转化宿主菌BL21中,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无乳链球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3.125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60,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4 000。应用该方法对无乳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兔阳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液体在香料制备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和"可设计"溶剂在合成化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离子液体的应用为各种香料和香豆素提供了高效、环保的制备途径,特别是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避免了使用额外的催化剂,建立了更加经济、环境友好的反应工艺。综述了离子液体在香料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干腐病是由镰刀菌导致的马铃薯窖储真菌病害之一,获得高质量镰刀菌的DNA是建立马铃薯干腐病分子检测的前提。本试验采用改良SDS法和2×CTAB法对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五种镰刀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 Wollenw)的DNA提取过程中,改良SDS法优于2×CTAB,获得的DNA含量较高、条带较亮、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而对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Corda&Fr.)Sacc)、接骨木镰刀(Fusarium sambucinum Fuckel)和拟枝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oides Sherb)的DNA提取两种方法差异不大,但获得的DNA都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后面的分子实验过程中,此试验获得的结果可以为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镰刀菌 DNA提取方法 改良SDS法 2×CTAB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程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发展工程农业的经验和启示
《求是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这块巨大而神奇的黑土地,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艰苦努力,我们把黑龙江建成祖国可靠的大粮仓。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由于土地过度垦殖,全省已出现生态弱化趋势。其根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