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大豆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东北三省选育的172个大豆品种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中软脂酸和油酸分布趋势是黑龙江>吉林>辽宁。硬脂酸和亚油酸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而亚麻酸的趋势为吉林>辽宁>黑龙江。共筛选出亚油酸含量高于57.62%的大豆品种10个,亚麻酸含量低于6.62%的品种10个,油酸含量高于29.43%的品种20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猪YFM复方麻醉剂麻醉效果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YFM复方麻醉剂对野猪的麻醉效果及生理功能的影响,试验将YFM合剂以0.1mL/kg体重对野猪进行颈部肌肉注射实施全身麻醉,通过临床观察和麻醉监护仪监测野猪的麻醉效果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YFM合剂麻醉野猪的诱导期为3.05±0.22min,麻醉期为60.20±1.72min,苏醒期为30.79±1.53min,并且其对野猪的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良好;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轻微,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1.30±0.40)%以上。试验证明,YFM合剂对野猪麻醉效果确实,对机体主要生理功能影响轻微。
关键词: 复方麻醉制剂(YFM合剂) 野猪 麻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TLR4基因的变异位点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Toll样受体4(TLR4)主要识别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脂多糖,其基因变异可能改变宿主对脂多糖(LPS)的免疫反应。研究利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在TLR4基因的外显子3寻找变异位点,并利用PCR-SSCP方法对寻找到的部分错义突变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确定不同基因型在猪种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共寻找到11个点突变,其中8个是错义突变,分别导致蛋白质多肽链141、168、204、321、343、516、535、567位氨基酸发生了L/Q、P/L、L/H、R/H、Q/K、F/S、L/F、L/P替代;对其中3个错义突变位点(611 bp、962 bp、1 027 b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在各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在野猪、北京黑猪、民猪、杜洛克、长白猪和大白猪6个中外猪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个品种猪脂蛋白脂酶(LPL)基因PCR-RFLP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猪脂蛋白脂酶(LPL)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民猪和野猪(共346头)LPL基因的第8内含子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消化后表现为3种基因型,即BB型、AB型、AA型,在该位点上只有国外猪种表现出多态性。
关键词: 猪 脂蛋白脂酶(LPL)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ATIC基因SNPs位点分析和表达规律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索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ATIC基因与肉质风味性状的关系,寻找猪肉质风味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研究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ATIC基因进行序列扫描,寻找SNP位点并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在不同品种猪间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ATIC基因在猪子宫、背肌、肠、肺、脾脏、肝脏、心脏、脂肪、腿肌等共9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等位基因在民猪、北京黑猪、长白猪、大白猪等猪种间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ATIC基因在肝脏、腿肌、肺中高表达,其中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猪 ATIC PCR-SSCP Real-time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贮藏下五种油豆角的生理变化
《作物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龙三油豆、龙四油豆、榆树油豆、紫花油豆和将军油豆为材料,分析了在低温条件下贮藏0~15d,不同油豆角品种的纤维素、维生素C、叶绿素、丙二醛(MDA)、蛋白质以及还原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油豆角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紫花油豆和将军油豆的贮藏时间为10d,超过10d以后,纤维素和MDA含量迅速上升;龙三油豆和榆树油豆的贮藏时间为5d,超过5d后,纤维素和MDA含量上升幅度比较大;龙四油豆为不耐贮藏品种,贮藏0~5d其MDA含量迅速上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差异及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及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差异极显著;不同类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排序为白浆土>草甸黑土>草甸土>黑土>盐碱土,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排序为黑土>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盐碱土,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盐碱土>白浆土>黑土>草甸黑土>草甸土;水稻对不同类型土壤氮、磷养分吸收量与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对钾的吸收无规律性变化,水稻植株中氮、磷、钾养分的累积量主要受水稻生物产量和植株中养分含量的影响;成熟期水稻穗部氮、磷含量高于茎部和叶部,茎部钾含量高于穗部和叶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