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革兰阴性菌外膜囊泡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革兰阴性(G~-)菌从细胞膜上脱落下来的囊泡,携带有细菌的大量组分,如外膜蛋白、脂多糖、脱氧核糖核酸等.由于OMVs无活性、不能复制且具有免疫原性,所以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亚单位疫苗,同时OMVs对细菌本身具有多种作用,故OMVs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G~-菌OMVs的组成成分、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提取纯化方法及其开发应用前景5个方面综述其研究现状,为G~-菌的致病机制研究、OMVs的疫苗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OMVs 形成机制 组分分析 生物学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苗后茎叶处理剂混用的联合除草作用

杂草学报 2020

摘要:为明确稻田常用苗后茎叶处理剂混合使用对常见杂草防效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氰氟草酯、■唑酰草胺分别与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混用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并用Gowing法判断其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灭草松可降低氰氟草酯对稗草和马唐及■唑酰草胺对牛筋草和马唐的防效,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可提高氰氟草酯对稗草和马唐及■唑酰草胺对马唐的防效,氰氟草酯和■唑酰草胺对灭草松或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防控丁香蓼的防效无明显影响。灭草松与氰氟草酯或■唑酰草胺混用对稗草、牛筋草、马唐和丁香蓼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加成或拮抗作用;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氰氟草酯或■唑酰草胺混用对稗草、牛筋草、马唐和丁香蓼的联合作用类型为加成或增效作用。

关键词: 氰氟草酯 噁唑酰草胺 灭草松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 混用 联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代谢与信号传递及其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休眠是许多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是调控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的最适时空分布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物种成功繁衍与传播的一种选择性策略。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调控可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机制,其中脱落酸(ABA)在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中起关键作用,赤霉素(GA)在休眠被解除后促进种子萌发。ABA在种子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主要受ABA代谢(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和信号传递途径的调控。为此,本文在综述ABA代谢和信号传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ABA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中的作用,以及种子休眠特异性基因DOG1(萌发延迟1)与ABA信号组分的关系。研究表明,C40环氧类胡萝卜素是ABA生物合成的前体,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二加氧酶是ABA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酶;ABA的分解代谢包括羟基化作用和与葡萄糖结合,CYP707A家族催化ABA C-8'位置上的羟基化作用,这是ABA分解代谢的重要步骤。在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中,ABA与PYR/PYL/RCAR受体结合并触发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允许受体-ABA复合物与2C类蛋白磷酸酶(PP2C)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激酶如蔗糖非发酵-1相关的蛋白激酶2(SnRK2)的去抑制和活化。然后,这些激酶磷酸化和活化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TF与靶启动子结合和诱导下游的ABA反应基因表达。ABA在种子成熟中后期积累,合子组织中合成的ABA诱导初生休眠和促进种子成熟;在发育中积累和在干种子中存留的ABA含量在种子吸胀初期下降。ABA是种子休眠诱导和维持的正调控因子,是萌发的负调控因子。DOG1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表达和发挥作用,其表达受可变剪接和可变多腺苷酸化调控。反义DOG1是种子休眠的一种抑制因子,通过干扰转录和转录延伸负调控DOG1的表达和种子休眠。种子的休眠与萌发除了被核心ABA信号途径调控外,也被DOG1-AHG1(ABA过敏感萌发1)/AHG3途径调控。DOG1能与AHG1/AHG3结合,通过结合ABA信号传递的负调控因子和增加对ABA的敏感性而引起种子休眠。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ABA代谢中ABA 8'-羟化酶、ABA葡糖基转移酶和β-葡糖苷酶及其基因怎样响应发育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正常的ABA水平。ABA的重要调控因子例如Ca2+或者活性氧对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的影响,核心ABA信号传递途径与DOG1-AHG1/AHG3途径的下游重叠组分PP2C在整合生理条件或者环境信号时优先响应哪一条途径、这两条途径怎样被协调、以及PP2C有哪些新的靶组分。本文将为深入研究ABA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落酸 休眠 休眠基因DOG1 萌发 代谢 信号传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自然杂交子代童期差异分析及母本童期类型鉴定

中国热带农业 2020

摘要:[目的]为鉴定荔枝母本童期类型;获得特短、短童期育种材料.[方法]以210个母本总数49.08万株的子代群体为材料,以2010-2019年10年数据分析不同母本子代童期差异和母本童期类型.[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童期结束植株数呈正太分布,峰值出现在3.5年或4.5年.不同类型童期植株比率差异极显著,变异系数74.21%~190.10%.播种后12年内仍有18.10%母本子代没有童期结束植株出现;童期结束植株数为群体总数的1.03%.鉴定了210个母本的童期类型.母本间童期植株总数和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变异系数为283.68%和181.17%.[结论]因此,荔枝童期结束植株数并非随树龄增加而增多;选择特短童期或短童期类型母本品种,杂交可获得特短、短童期育种材料;不同母本品种子代童期差异极显著;品种间存在不同童期类型.

关键词: 荔枝 自然杂交子代 童期 童期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鉴定的基因组学技术

中国马铃薯 2020

摘要:马铃薯实质派生品种的准确鉴定技术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但是世界马铃薯界尚没有发表简单可行和置信度高的实质派生品种检测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结合进化遗传中系统进化树的枝长计算方法与动物遗传学领域中的特征分值计算方法,利用20个马铃薯品种薯块作为研究材料,其中马铃薯品种'合作88'的3个不同地域来源的样品作为内控样品,从概念的提出到验证两个角度,分别对马铃薯品种的实质派生品种鉴定技术进行了基于重测序的基因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分值及进化树枝长两种方法,均可准确检测马铃薯品种间的实质等同现象,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黑金刚'和'华颂66'具有比内控样品更小的系统进化枝长,因此可判断二者是实质派生品种.研究为管理部门评估马铃薯品种遗传相似度,解决实质派生品种鉴定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关键词: 实质派生品种 相似度检测 特征分值 系统进化树枝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龙眼种业"十四五"发展思路

中国热带农业 2020

摘要:一、"十四五"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物种产业形势分析荔枝龙眼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名贵南亚热带水果,无论是品种资源还是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我国拥有丰富的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种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呈现出从种质资源主权保护到基因资源产权保护的发展态势。因此,加快推进荔枝龙眼种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培育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加强新品种权保护的立法与监察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普通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是水稻(O.sativa L.)的野生近缘种,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以覆盖除云南外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分布区的1777份种质资源为对象,进行抽穗期、花药长度、粒长、粒宽和粒重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方差分析.结果 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抽穗期、花药长度、粒长、粒宽和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是6.36%、17.10%、7.32%、8.86%和15.90%,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30、1.47、1.45、1.39和1.33.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和第2主成分主要与产量性状有关,累计贡献率达到83.31%;第3主成分主要与抽穗期有关,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约为95.46%.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发现普通野生稻群体可以分成3个类群,类群1主要来自江西和湖南,类群2主要来自于广西和广东大部分区域和福建,类群3主要来自于海南和广东南部区域的湛江市,样品的聚类关系和地理位置成正相关.以地理群为因素对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药长度、抽穗期和粒长变异在不同地理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比例分别为69.09%、57.98%和77.56%,而粒宽变异所占比例为6.20%,花药长度、抽穗期和粒长变异在普通野生稻地理群间差异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媒体融合时代广东省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探索

传媒 2020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数字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广东科技核心期刊出版单位均具有数字化办刊意识,重视与大型数字化平台紧密合作;全部建有门户网站/网页、采用数字采编系统,大多提供OA服务、文献传播相关服务等;部分期刊实行集群办刊,采用现代化出版工具;一些期刊启用微信公众平台,探索应用期刊APP等。部分期刊已从编辑出版流程数字化阶段过渡到新媒体建设与移动域出版阶段。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媒体融合 数字化转型 新媒体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是水稻基础研究与育种的战略性资源,野生稻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稻种质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野生稻栖息地遭到严重破环,一些重要居群濒临灭绝.自1996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设立专项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并实施了异位保存和原生境保护项目.本文全面总结了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取样、异位保存与原生境保护的技术、方法和成效,并通过对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现状评估和未来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野生稻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野生稻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健康信息影响食物消费吗?-基于北京市消费者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

摘要:利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建立了消费者的营养健康信息存量方程和食物摄入方程,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消费者营养健康信息存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营养健康信息对食物摄入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和营养意识是影响消费者营养健康信息存量的重要变量,营养健康信息对食物消费行为产生有益影响.同时,本文证实未纠正信息选择偏差的估计结果存在偏误.

关键词: 营养健康信息 食物消费频率 Heckman两阶段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