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木薯MeSSⅢ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构建及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块根淀粉葡聚糖链结构是决定淀粉品质的关键因素,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Ⅲ(ssⅢ)是调控植物支链淀粉葡聚糖长链合成的关键酶,木薯有两个MeSSⅢ的同源基因MeSSⅢ-1和MeSSⅢ-2.为了研究木薯MeSSⅢ对木薯块根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根据MeSSⅢ-1和MeSSⅢ-2的保守区段,本研究构建了MeSSⅢ-1和MeSSⅢ-2的双基因编辑载体.利用在线软件CRISPR-P v2.0同时设计靶标MeSSⅢ-1和MeSSⅢ-2的sgNA,通过酶切连接构建重组pCAMBIAP 1301-Cas9-MeSSⅢ-gRNA质粒.将基因编辑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后侵染木薯脆性胚性愈伤组织,筛选阳性脆性胚性愈伤组织,并提取其总DNA.通过PCR扩增靶点MeSSⅢ-1和MeSSⅢ-2的区段,并将扩增片段进行Sanger测序,分析其编辑的靶标位点.结果 发现MeSSⅢ-1和MeSSⅢ-2靶标位点被成功编辑,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获得MeSSⅢ基因突变体,以深入解析该基因在木薯淀粉合成通路中的作用.

关键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淀粉合成酶 MeSSⅢ CRISP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虫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性及其机理,为芒果抗性品种选育及蓟马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农业农村部儋州芒果种质圃内的40个芒果品种为材料,采用盘拍法调查不同芒果品种嫩梢上的蓟马虫口密度,以虫量比值法鉴定40个芒果品种对蓟马的抗虫性;观测40个芒果品种的嫩叶颜色、嫩梢密度和嫩梢生长期等性状,分析其对蓟马为害的影响.[结果]40个参试芒果品种中有高抗品种5个、抗虫品种5个、中抗品种8个、感虫品种13个和高感品种9个,各抗性品种的单梢虫量比值分别为0.04~0.10、0.13~0.17、0.22~0.36、0.52~1.47和1.79~4.20,占比分别为12.5%、12.5%、20.0%、32.5%和22.5%.不同嫩叶颜色芒果品种的平均虫口数量排序为锌黄色>铜褐色>古粉红色>黄绿色>紫红色,嫩叶为锌黄色芒果品种的虫口数量最大(10.7头/梢),显著高于其他4种颜色的芒果品种(P<0.05),铜褐色、古粉红色、黄绿色和紫红色的芒果品种之间虫口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芒果单株嫩梢密度与蓟马虫口密度呈正相关(r=0.044),但未达显著水平;不同嫩梢生长期芒果品种的平均虫口密度排序为初期>中期>末期,但3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芒果嫩梢虫口密度差异不显著.[结论]Jan-78、缅甸3号、红晕芒、河口本地芒和肯特为高抗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蓟马育种潜力,可为今后开展芒果抗蓟马育种提供重要材料.芒果品种的抗虫性与其嫩叶颜色密切相关,锌黄色的嫩叶是芒果蓟马趋于为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蓟马 芒果品种 颜色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残留动态,初步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方法]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定州市、河南省新乡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浙江省绍兴市、广东省东莞市6地进行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田间残留试验,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及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苦瓜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检测方法.[结果]在0.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苦瓜空白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5%~89.9%和73.9%~89.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8.2%和2.5%~5.0%,定量限为0.01 mg/kg.黑龙江和广东两地噻虫嗪在苦瓜中的消解半衰期(t1/2)为3.55~5.33 d.最终残留结果显示,噻虫嗪和噻虫胺施药5 d后在苦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12 mg/kg和≤0.06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苦瓜中的风险商分别为0.14和0.075,均小于1,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结论]推荐噻虫嗪、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0.2和0.1 mg/kg.

关键词: 噻虫嗪 噻虫胺 苦瓜 残留动态 膳食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节瓜品种在越南适应性研究

耕作与栽培 2020

摘要:于2017年秋季,在越南北江省对8个国内节瓜品种及当地节瓜品种PD 208(对照)进行种植,考查不同品种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和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国内8个节瓜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收获期等各个生育期均能很好地适应越南当地气候条件,且田间抗病性强.其中,生育期粤宝节瓜最短,为85 d,比对照少30 d,始收期比对照提早8 d,其他试验品种与当地对照品种相差不大;产量莞研1号小冬瓜最低,与对照持平,桂优6号增产高达33.4%,达极显著水平;绿宝石11号、桂优12号和粤宝节瓜增产9.4%~10.2%,达显著水平;其他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5%~7.1%.在商品性方面,越南当地对照品种表现瓜长和单瓜质量最大且与国内参试品种差异水平达极显著;国内8个节瓜品种表现出多样化:单株结果数多、单瓜质量小、白肉或浅绿肉、有蜡粉或无蜡粉,园筒型或短园筒型.8个节瓜在越南表现很好的适应性,综合考虑越南饮食习惯、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桂优5号、桂优12号、甜仙子2号、绿宝石11号4个品种更符合越南消费者及市场需求,适宜在越南北部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国内节瓜 越南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管理者过往经历对企业决策影响的评述与展望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管理者过往经历是管理者在过去的亲身体验,尤其是敏感期的经历对管理者个人以及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管理者过往经历的内涵、分类以及相关测量,对基于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的管理者过往经历的相关文献展开回顾,阐述了管理者过往经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分析了管理者过往经历对个体的隐性特征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过往经历影响其价值观、心理特质和认知基础,产生多重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影响,而企业的决策行为是管理者形成的内在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本研究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管理者过往经历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对管理者过往经历的深刻理解,为进一步开展与该主题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管理者 过往经历 企业决策行为 心理特征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红九号红茶茶汤色泽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广东茶业 2020

摘要:通过测定英红九号红茶茶汤的色差值并与感官审评评分相结合,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色泽指标与茶汤色泽评分之间的关系函数,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试样感官品质审评总评分与色调饱和度Sa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a、b、b/a值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本方法方便快捷、可靠性高,可为茶叶汤色品质信息化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红茶 茶汤色差 感官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动力机制比较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2020

摘要:广东农村电商发展,同时存在着市场化极高、政策资金扶持示范极落后的矛盾局面。比较分析广东与其它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动力机制,能为广东更好出台政策文件支撑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建议,为其它省发展农村电商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鉴。本文选取了电子商务产业发达、电子商务产值位居国内前列的省份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以及具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位居国内前列的省份云南、四川、陕西、贵州等省,分别与广东比较各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动力。通过分析广东发展农村电商的动力优势与不足,提出发挥广东特色与优势,发展农村电商带动传统产业提升;突出农村电商人才体系,提升农村电商层次与交易规模等建议,以为广东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动力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广东 农村电商 产值 动力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介导的荔枝霜疫霉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建立

菌物研究 2020

摘要:参考大豆疫霉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针对荔枝霜疫霉RXLR效应蛋白编码基因Pl Avh133设计了20 bp的sgRNA靶向序列,结合同源替换的方式对该基因进行敲除.利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共获得了58个具有G418抗性的转化子,通过PCR和测序分析证明其中5个转化子的Pl Avh133基因被敲除,敲除效率约为8.6%.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Pl Avh133敲除突变体中该基因不表达.本研究结果为荔枝霜疫霉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RXL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由取食式转基因甘蔗抗虫性测试方法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育抗虫转基因甘蔗品种是应对甘蔗螟虫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由于目前甘蔗螟虫室内驯化饲养体系还不完善,没有稳定可靠的甘蔗螟虫虫源,因此难以进行转基因甘蔗的抗虫室内生物测定.为建立一种简易有效的转基因甘蔗抗虫性测试方法,本研究以前期通过遗传转化获得的转Cry1Ab基因抗虫甘蔗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种模拟自由取食的实验装置,通过采集野生甘蔗螟虫进行自由取食实验,进行转基因甘蔗的抗虫性测定,实验结果成功证明了转Cry1Ab基因甘蔗植株的抗虫特性.本研究设计的转基因甘蔗抗虫性测试方法无需依赖于室内驯化的甘蔗螟虫,即可进行甘蔗抗虫性测定,方法简单有效,可为其它甘蔗抗虫育种研究中的抗虫温室测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转基因 甘蔗螟虫 抗虫实验 Cry1Ab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肉鸡种业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

中国禽业导刊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