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表明,农大高诱1号对塘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Reid 4大种质类群和热导地方种质群的平均诱导率为3.9%,不同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对Lan-caster和Reid类群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85%;对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类群单倍体诱导率为3.95%;对热导地方种质群单倍体诱导率最低,为2.04%。农大高诱1号对同一群体不同世代间诱导率结果表明,一般高世代S4、S5单倍体诱导率高,但每株单倍体粒数较低;S1代单倍体诱导率较低,但材料种穗大,实际得到的单倍体数量最多。早代S1代为最佳诱导单倍体世代。


猪GPX5基因、FUT1基因和NCOA1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猪、杜洛克、长白猪、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Glutathion-Peroxi-dase 5,GPX5)基因、岩藻糖转移酶1(Fucosyltransferase1,FUT1)基因和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1,NCOA1)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GPX5基因用Hinf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FUT1基因用Hha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NCOA1基因用RsaⅠ酶切可获得3种基因型。同时对不同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进行计算,并分析相应基因的遗传效应。
关键词: 猪 GPX5基因 FUT1基因 NCOA1基因 PCR-RFLP


猪Krox20基因组织表达规律及其在脂肪细胞中表达规律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1月龄和6月龄大白猪,1月龄野猪Krox20基因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并且还检测猪脂肪细胞和不同月龄大白猪脂肪组织Krox2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Krox20基因在大白猪和野猪的心、肝、脾、肺、肾、胃等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各组织间表达存在差异,在心、肝、脂肪组织中高表达;1月龄大白和1月龄野猪Krox20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不存在种属特异性;Krox20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脂肪组织的表达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9月龄表达量最低;脂肪细胞水平的研究中,在前脂肪细胞中未检测到Krox20的表达,只有在诱导之后的5 h内,检测到Krox20的瞬时表达。


东北野猪线粒体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R扩增获得东北野猪(Northeastern wild boar)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研究表明东北野猪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16581bp,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D-loop区。利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推测东北野猪在分类上属于亚洲群,是亚洲猪种中最为古老的。


不同培肥措施对水毁耕地修复作用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松嫩流域洪涝灾害致使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受到洪水冲刷、淤积和长期侵蚀,原本为中低产田的风沙土产量进一步降低。在遭受不同程度洪水侵蚀的风沙土上进行定点定位研究,以探明风沙土水毁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库容的动态变化规律。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遭受洪涝灾害的耕地按照淹水后土体平均含水量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在淹水地块进行了3年大豆培肥定位试验。探明了有机肥料的施入可以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可溶性盐含量,同时培肥地力能够改善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风沙土水毁耕地以秸秆有机和鸡粪有机肥为主的培肥措施,建立了风沙土水毁耕地良性施肥体系。


大豆内源基因调控与籽粒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
《大豆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亚油酸主要的合成途径是在大豆内源基因fad2调控下由油酸生成亚油酸。与此同时,在内源基因fad3作用下,亚油酸又部分转化成为亚麻酸。采用7个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栽培品种,对大豆籽粒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样本进行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单独一个基因的表达不但影响与其相关的代谢途径,而且连带影响其他脂肪酸成分的积累。fad3的高量表达,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积累总量的增加。籽粒发育后期,油酸含量下降,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稳步上升。当fad2表达受抑制时,亚油酸含量也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