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膨化油菜籽专用复合酶制剂的筛选及应用
《饲料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设计为100、300、500 g/t三水平,按照"胃蛋白酶-胰酶两步酶"体外消化法,以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粗纤维消化率为检测指标,筛选出膨化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并结合肉鸡饲养试验和蛋鸭饲养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能有效地提高膨化菜籽的营养价值(P<0.01),膨化油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组合为300 g/t纤维素酶(18 000 U/g)、300 g/t脂肪酶(6 000 U/g)、500 g/t蛋白酶(7 000 U/g);(2)肉鸡、蛋鸭饲喂含有复合酶制剂的膨化菜籽日粮,生产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拌种剂在不同闷堆时间下对小麦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7
摘要:利用生产上常用的5种拌种剂4.8%苯醚.咯菌腈乳、40%萎锈灵悬乳、6%戊唑醇悬乳、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清水做对照,采用干拌的方法,探讨各拌种剂在不同闷堆时间下对小麦发芽率、出苗率、芽成苗率、发芽时间及成苗时间的影响,分析药剂在不同堆闷时间下可能形成的隐性灾害,为生产上药害的消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处理时间中,芽成苗率不受堆闷时间的影响,发芽率和出苗率基本都在堆闷4小时最好,只有适麦丹处理时,在堆闷48小时发芽率和出苗率最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隐性灾害。在闷堆24小时处理时,三唑酮和适麦丹显著降低了小麦发芽率;在48小时情况下,三唑酮显著降低了小麦的发芽率;在24小时和48小时情况下,三唑醇显著降低了发芽率与出苗率;在16小时情况下,适麦丹降低了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失范现状与重塑思路
《理论月刊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道德问题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道德水准从来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科学道德是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交织,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之一。针对国内部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现状,初步归纳了学术期刊科学道德失范的若干现状表现及严重后果,并从人性弱点、利益驱动、制度缺失、法制不健全、道德意识薄弱等角度分析了学术期刊出现科学道德失范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初步提出了重塑学术期刊科学道德的相关思路,这就是坚持教育引导、提高自身修养、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约束,为全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做出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总量控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通过畜禽产排污系数以及2011年湖北省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湖北省2011年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总量及COD、氮、磷的产生量,分析了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情况,并对湖北省畜禽养殖的环境容量和污染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省畜禽的粪便总量为8 479.8万t,主要分布在襄阳市、黄冈市、孝感市。全省粪便耕地负荷为16.2 t/hm~2/a,警报值为0.54,分级级数为II,对环境构成污染的威胁为"稍有"。全省氮、磷的耕地负荷分别为157.9 kg/hm~2/a、24.5 kg/hm~2/a,其中,鄂州市、黄冈市均超过欧盟限量标准(氮170 kg/hm~2/a、磷35 kg/hm~2/a)。2011年湖北省的实际养殖总量分别为7 868.5万头猪当量(N)、9 725.3万头猪当量(P),都超过畜禽50%环境容量(为4 599.4万头猪当量(N),7 161.1万头猪当量(P)。除了荆州市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养殖数量都超过50%环境容量,这些地区应该严格控制畜禽的养殖数量并同时做好污染物消减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状RNA在猪中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对基因的表达有重要调控作用,综述了circ RNA的特征、形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并对近年circ RNA在猪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个桃品种秋季叶片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以早露蟠桃、雨花露、金山早红、红肉桃18、锦绣和中华寿桃6个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6个桃品种秋季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桃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同一时期相比,果实成熟期较早的品种早露蟠桃、雨花露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花青素含量较高;晚熟品种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花青素含量低;黄肉桃金山早红、锦绣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雨花露、早露蟠桃、锦绣、中华寿桃4个品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华寿桃、锦绣叶片叶绿素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关键词: 桃[Prunus persica(L.)Batsch] 叶片 秋季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托援疆平台助力科技援疆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7
摘要:2010年12月以来,响应湖北省委对口援疆号召,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派棉花专家开展科技援疆工作。棉花专家依托援疆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受援单位在平台建设、科研立项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针对践行科技援疆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漂烫超声浸渍、漂烫真空浸渍、漂烫调味液煮、熏蒸超声浸渍、纤维素酶解5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香菇,再用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将其制成即食脆片,对香菇脆片感官品质特性(包括水分含量、色泽、质构)以及微观结构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预处理方法相比,经过纤维素酶解处理后的香菇制备成冻干脆片水分含量为3.59%、?E为107.35±2.16、硬度为718.20 g、脆度为0.92 mm、感官评分为8.1±0.2,其感官品质最佳,纤维素酶处理有助于香菇脆片形成疏松多孔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环丙沙星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在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药物培养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对CIP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试验采用体外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出禽源Pm标准株C48-1对CIP的耐药菌株,并对CIP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变化及耐药稳定性、生化特性、生长曲线和基因组位点突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的CIP耐药菌株的MIC由0.25μg/mL上升至16μg/mL;与亲本株比较,生化特性与生长曲线无显著差异,但诱导株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Thr99→Ala的变化,该位点突变首次发现,gyrB、parC、parE耐药基因均未发生变化。说明逐步递增药物浓度可以诱导禽源Pm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导致靶基因发生突变。
关键词: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 体外诱导 环丙沙星 耐药决定区 位点突变 耐药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