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HS-SPME-GC-MS分析天津产区'巨玫瑰'葡萄果实香气成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天津产区玫瑰香型葡萄品质特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 S),内标-标准曲线定量、气味活性值分析及果实香气轮廓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巨玫瑰'葡萄的果实香气.结果显示:天津产区'巨玫瑰'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出49种香气化合物,定量结果显示,以酯类、醛类、醇类和萜烯类为主,其中乙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醛、1-己醇、里那醇、正己醛、反式-2-己烯-1-醇、β-蒎烯和2-苯乙醇是主要香气成分.气味活性值结果显示,'巨玫瑰'葡萄果实香气主要由17种活性呈香成分贡献,气味活性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反式-2-己烯-1-醛、正己醛、丁酸乙酯、里那醇、异丁酸乙酯、1-辛烯-3-醇、己酸乙酯、苯乙醛、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香叶醇、反式-2-己烯-1-醇、正庚醛、香茅醇、丙酸乙酯和β-蒎烯.香气轮廓简单直观地显示,'巨玫瑰'果实香气主要由植物类、水果类、脂肪类和花卉类气味构成.
关键词: '巨玫瑰'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 气味活性值 香气轮廓


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2~4胎健康妊娠后期长白×大白二元母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5%酿酒酵母培养物日粮组(5%YC),10%酿酒酵母培养物日粮组(10%YC)和15%酿酒酵母培养物日粮组(15%YC)。结果表明:(1)各组母猪产后7 d采食量差异不显著。(2)与对照组相比,5%YC添加组窝产活仔数和初产窝质量显著增加(P<0.05),5%YC和15%YC添加组的断奶窝重显著提高(P<0.05),但试验组断奶体重和断奶成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5%YC、10%YC添加组中仔猪血液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5%YC添加组中仔猪血液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5%YC添加组中仔猪血液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4)母猪日粮添加5%、10%、15%YC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IgG和IgM水平(P<0.05)。由此可见,该试验条件下,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增强仔猪免疫力。
关键词: 酿酒酵母培养物 哺乳母猪 仔猪 繁殖性能 采食量 免疫


不同地区"玫瑰香"葡萄品质与酚类物质含量差异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环渤海湾地区主栽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采用常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及比色法,研究了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镇、河北省昌黎县十里铺乡和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果实品质及酚类物质的差异性,以期为"玫瑰香"葡萄的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中可溶性固形物(18.80%)和总糖(16.92 g·(100g)-1)含量较高;河北地区可滴定酸(0.43 g·(100g)-1)和维生素C(2.69 mg·(100g)-1)含量比其他两地高,糖酸比为36.15;山东地区"玫瑰香"葡萄的整体品质欠佳。"玫瑰香"葡萄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含量呈现葡萄籽>葡萄皮>葡萄果肉。天津地区葡萄籽中总原花青素和总多酚含量高于河北和山东地区,山东地区葡萄籽中总黄酮含量相比其他两地较高。天津地区"玫瑰香"葡萄相比河北和山东地区品质较好,酚类物质相对丰富,山东地区果实品质较差。


果园绿肥对土壤磷组分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天津市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iessen磷分级方法研究绿肥栽培并利用条件下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和磷素活化周转特征。试验共设3个处理:绿肥覆盖(SC)、翻压(BU)和清耕对照(CT)处理。分别于绿肥处理1,4,7年后采集0—20,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全磷、活性磷库(Resin—Pi和NaHCO3—P)、中稳性磷库(NaOH—P)和稳定态磷库(Dil.HCl—Pi、Conc.HCl—P和Residual—P)含量。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C和BU处理在各采样年份均提高了土壤全磷、Resin—P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降低Dil.HCl—Pi和Conc.HCl—P含量,处理间差异性随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各指标BU处理均优于SC处理,且0—20 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绿肥利用7年后,BU处理0—20 cm土壤Resin—P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8.82%~128.41%,145.93%~231.16%,206.26%~590.06%和34.67%~37.66%,Dil.HCl—Pi和Conc.HCl—P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2.37%~15.79%和43.72%~91.39%。综上,相对于清耕对照处理,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显著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并显著降低稳定态磷库的比例;同时,随着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随之增加,稳定态磷库的比例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周转,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


灰度关联法分析冰温贮藏对鲜枸杞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贮藏方式下鲜枸杞果实的品质差异,探索冰温贮藏对鲜枸杞品质的调控效果,为鲜枸杞的贮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鲜枸杞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冰温((?0.5±0.3)℃)与低温((2±1)℃)环境下贮藏,研究果实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并采用灰度关联法分析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及主要差异指标与不同处理间的关联度.结果 冰温贮藏能有效抑制果实感官评分和硬度的下降,延缓果实腐烂率、褐变度、质量损失率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甜菜碱含量,同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显著低于低温贮藏,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分析可知,2个处理组的主要差异指标为腐烂率、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冰温贮藏与主要差异指标的关联度高于低温贮藏.结论 与低温贮藏相比,采用冰温贮藏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升鲜枸杞的保鲜效果.


不同乳酸菌组合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乳酸菌互作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2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及凝结芽孢杆菌形成的6种乳酸菌组合按1.5 mL·kg-1的添加量制作苜蓿青贮,以等量蒸馏水替代添加剂作为对照,45 d后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苜蓿青贮的优势乳酸菌群均为厚壁菌门(Firmicates)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二者相对丰度之和为65.4%~79.0%,其中含植物乳杆菌处理高于对照和含凝结芽孢杆菌处理;与对照相比,乳酸菌组合处理提高了菌群Chao1和ACE指数但降低了Simpson和Shannon指数;6个乳酸菌组合处理中,含凝结芽孢杆菌处理组与对照相似性较高,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苜蓿青贮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可较好地解释其营养品质的变化。综上,乳酸菌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苜蓿青贮的细菌群落结构,其中含植物乳杆菌的组合效果较好。


精准温度控制对蓝莓的低温保鲜效果
《现代食品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精准温度控制技术在蓝莓保鲜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采用了对照组和3个精准温控组,分别是将蓝莓装入泡沫箱(control check,CK)、泡沫箱+蓄冷剂(冰温1)、精准温控箱(冰温2)和精准温控箱+蓄冷剂(相温)中,记录箱内温度,结合贮藏期间蓝莓的品质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四组蓝莓进行综合评价,以得到最佳精准温度控制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冰温贮藏的箱内温度更低,相温贮藏箱内温度较CK波动更小,贮藏第60 d时,相温组蓝莓的好果率、软果率、风味指数及果霜覆盖指数分别为79.54%、17.87%、72.22%、76.00%,色泽变化低于2,L值达27.03,此外,精准温度控制贮藏的蓝莓硬度更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消耗速度更慢,其中CK组蓝莓贮藏期间Vc含量分别比精准温控组多下降了5.01、9.18、16.67 mg/100 g,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四组蓝莓的品质排序为相温组>冰温2组>冰温1组>CK组,且精准温度控制贮藏的蓝莓醛类、萜类、酯类等有利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更高.因此,精准温度控制技术有利于蓝莓的冷藏保鲜,其中相温贮藏效果更好.
关键词: 蓝莓;精准温度控制;保鲜;挥发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