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戊型肝炎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有效的针对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诊断技术及试剂盒。作者建立了应用猪HEVORF3筛选出来的一段序列合成肽swHEV11检测HE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确定的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3μg·mL-1;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0,作用时间为30m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12000,作用时间为60min。用HEV ORF3合成肽swHEV11研制的猪HEV ELISA诊断试剂盒,与北京万泰试剂盒检测比较,符合率为73.4%(205/279),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200/273)和83.3%(5/6)。该试剂盒批内重复的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20%。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建立和所研制的猪戊型肝炎诊断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合格,为猪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关键词: 猪戊型肝炎病毒 合成肽 间接ELISA 检测 诊断试剂盒


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叙利亚仓鼠肾细胞(BHKcell)为模型,用噻唑兰(MTT)法检测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DNA梯形条带法检测OTA对细胞DNA的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SOD活力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结果显示: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染毒12h后,2.5、5、10、20和40μg·mL-1OTA剂量组BHK细胞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至染毒24h,40μg·mL-1OTA染毒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达90%。OTA对BHK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除2.5μg·mL-1剂量组外,其余各剂量组的彗尾DNA含量和拖尾率差异极显著(P<0.01),40μg·mL-1剂量组的细胞拖尾率是对照组的80倍。40μg·mL-1OTA处理BHK细胞24h后检测到特征性的凋亡梯形条带,而对照组则未检测到。OTA作用于BHK细胞使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OTA染毒24h后,40μg·mL-1OTA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5%,培养液中MDA含量较对照组增高了500%。上述结果表明: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与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大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力下降有关,且对细胞DNA造成损伤,引起细胞凋亡。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毒害作用 单细胞凝胶电泳 BHK细胞 DNA条带 SOD MDA


甘蓝型油菜沪油15中BnaRAV-2-HY15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拟南芥RAV类转录因子的序列,通过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甘蓝型油菜的BnaRAV-2基因序列,再利用RT-PCR方法从甘蓝型油菜沪油15中扩增出编码RAV类转录因子基因BnaRAV-2-HY15,并进行了序列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转录因子基因长1119 bp,编码372个氨基酸,含有相对保守的AP2结合域和B3结构域,具有典型的植物RAV类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BnaRAV-2-HY15和AtRAV2具有相似的三维结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BnaRAV-2-HY15受到PEG、高盐和低温的诱导表达。BnaRAV-2-HY15基因在沪油15盛花和籽粒发育时期的根、茎、叶、花、蕾和荚中均检测不到明显的表达。
关键词: 转录因子 RAV类 克隆 半定量PCR 甘蓝型油菜


微生物钾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葡萄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膨大期施用不同浓度微生物钾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微生物钾肥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施微生物钾肥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根施100倍和300倍微生物钾肥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葡萄叶片的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00倍和300倍微生物钾肥处理还显著提高了葡萄叶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叶片胞间CO_2浓度;施用微生物钾肥也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


臭氧处理对巨峰葡萄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臭氧气体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臭氧在葡萄保鲜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以21.04mg·m-3、44.62mg·m-3、81.41mg·m-3、131.14mg·m-3等不同浓度臭氧气体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臭氧处理可有效抑制葡萄的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下降;有效抑制PPO活性,减少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并能保持葡萄果实内较高的S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成熟和衰老进程。其中以81.41mg·m-3臭氧气体处理葡萄,即以250mg·h-1臭氧气体发生量通入气胀2min,并密闭保持1h,每周处理1次,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最为显著,贮藏至98d后,好果率达85.4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一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麦杂交种快速鉴定的方法
《浙江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麦育种以及将来更好地开展大麦杂交种纯度检测工作,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麦杂交种进行杂种鉴定。结果表明两种DNA提取方法和两种检测方法都可以准确地进行大麦杂交种鉴定,并且简易DNA提取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经济的进行大麦杂交种的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