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非洲猪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9
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危害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呈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此病目前无有效疫苗进行预防.本病已在非洲、欧洲和美洲等几十个国家暴发.2018年8月,中国首次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此后我国多地陆续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的养猪业健康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开展非洲猪瘟的诊断和有效防控奠定基础和提供技术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葡聚糖对黄沙鳖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在绿色生态养殖条件下研究β-葡聚糖(β-glucan)对黄沙鳖(Truogx sinensis)幼鳖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为200(±10)g的黄沙鳖幼鳖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和添加200、1 000 mg/kg剂量β-葡聚糖的试验饲料。120 d后对黄沙鳖幼鳖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进行称量计算,并测定全血中过氧化氢酶,血清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各组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差异不显著。血清中溶菌酶活性1 000 mg/kg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mg/kg剂量组,200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试验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200mg/kg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 000 mg/kg剂量组,1 00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β-葡聚糖有助于提高黄沙鳖幼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水平而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关键词: β-葡聚糖 黄沙鳖 生态养殖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财经界(学术版) 》 2019
摘要:当前,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大数据技术在财务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事业单位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工作同样面临着大数据技术的影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既面临挑战也存在着发展机遇.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糠麸营养价值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的谷物糠麸产量巨大,但未被充分利用,附加值低.小麦麸的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含量较高,吸水性较强,易霉变,易被呕吐毒素污染.米糠CP、粗脂肪(EE)含量较高,但易发生酸败.黑麦麸、燕麦麸、高粱糠的CP含量较高,而玉米皮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高.糠麸矿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而微生物发酵能够分解有害物质,增加食品、饲料中活性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能降低糠麸抗营养因子含量,将无法利用、利用率低的成分分解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提高蛋白质含量及消化率.目前糠麸发酵使用的微生物主要为霉菌、酵母、乳酸菌、芽孢杆菌,少部分使用食用真菌.研究表明,发酵糠麸富含有益代谢产物,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抗氧化剂、益生菌来源,在合理利用糠麸的同时减少抗生素使用.发酵利用糠麸饲料能够达到一物多用,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解决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作者综述了糠麸的营养价值、发酵菌种、发酵前后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的应用,以期为发酵糠麸的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油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对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保鲜与加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方法、时间、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考察了所得茶皂素对几种果蔬采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树油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7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4(g/mL),85℃热回流提取2.5 h,茶皂素的得率达13.3%,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64%。所获茶皂素对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最大效应浓度(EC_(50))值分别为203.62、165.87和550.61 mg·L~(-1),其中以对B. cinerea的抑制作用最强。
关键词: 茶树油粕 茶皂素 乙醇 提取工艺 得率 半最大效应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广东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经验及取得成效
《现代园艺 》 2019
摘要:概述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广东省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普查工作经验及取得成效,以期为今后普查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广东省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概况 主要经验 取得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屠宰行业现状及非洲猪瘟后的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了生猪屠宰调运监管政策,从"调猪"转变为"调肉"将引起生猪屠宰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屠宰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综述了广东屠宰行业现状,从企业规模、经营管理、屠宰监管、技术需求、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广东省畜禽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阐述后非洲猪瘟时代生猪屠宰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疫情发展与广东的消费特点,提出利用市场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加快广东生猪屠宰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屠宰行业管理规范,加大屠宰加工技术攻关,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为广东省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屠宰 非洲猪瘟 标准化建设 冷链物流技术 转型升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双季超级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研究与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称之为"动态株型结构".根据华南稻区实际情况,比较在早、晚季不同生态环境下华南双季超级籼稻不同品种(组合)"动态株型结构"的特点,首先构建了华南双季超级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华南双季超级籼稻育种实践,使以往定性模糊的"株型结构"概念上升为动态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从而能更明确地、更综合地、更系统地反映本稻区双季超级籼稻品种(组合)的重要形态生理特点,进一步揭示高产形成规律,从而促使超级籼稻株型育种概念日臻完善.应用该理论指导华南双季稻超高产育种实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且已有一批超级籼稻和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育成并应用推广,显示其对华南超级籼稻及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华南双季超级籼稻 动态株型育种 生长发育时期 形态性状 生理性状 量化指标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球虫病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由于抗球虫药物的使用甚至滥用,鸡球虫的抗药性日趋广泛而严峻.为了研究鸡球虫入侵机制以及快速高通量筛选抗球虫制剂的需要,鸡球虫的体外培养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历经近50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体外培养技术体系.论文主要就鸡球虫的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培养模型和鸡胚培养模型在建立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鸡球虫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