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用腐植酸肥料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施用腐植酸肥料对洋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小区面积48m2,每个处理3个重复,追肥采用4个不同生长时期条施或撒施后浇水。【结果】与对照相比,腐植酸肥料可平均增产13.2%,最高达到24.9%。在品质方面,与对照相比,腐植酸肥料可平均提高总糖6.7%,最高可达11.6%,同时降低洋葱硝酸盐含量64%~100%。【结论】(1)腐植酸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2)腐植酸具有提高肥效作用。(3)腐植酸对于作物根系有刺激作用。(4)腐植酸肥料对洋葱施用具有提高品质和增产效果。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适合该地区部分葡萄品种RAPD扩增反应体系。【方法】采用阿克苏地区部分葡萄品种(系)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对影响葡萄RAPD反应的Mg2+、Taq酶、dNTPs、引物、模板DN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其最佳反应体系为:模板DNA 100 ng,dNTPs 0.1 mmol/L,Mg2+2.0 mmol/L,引物0.3μmol/L,Taq酶1.5 U,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μL。【结论】改良的CTAB法具有步骤少、费用低、效率高等特点,比较适用于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优化后的体系,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重复性好。


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指标,探明四翅滨藜的耐盐生理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五项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的致死盐胁迫浓度为2.3%~2.7%。随着NaCl盐溶液胁迫浓度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但在NaCl盐溶液浓度为2.7%时,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四翅滨藜在较大浓度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叶片游离脯氨酸保持较高的含量,整体趋势缓慢下降;四翅滨藜叶片过氧化氢酶含量不断增加,尤其在起始受到胁迫时含量明显增加,直至极限2.3%胁迫浓度时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较小;水势在逐步减小,且低于盐溶液渗透势。【结论】四翅滨藜耐盐生理机制研究表明,四翅滨藜是一种耐高盐的植物。


木质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木质素是植物苯丙烷代谢途径的重要产物之一,其生物合成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其中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 acid-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木质素特异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可催化咖啡酸、5-羟基松柏醛和5-羟基松柏醇甲基化分别生成阿魏酸、芥子醛和芥子醇,参与S-木质素的合成。本文主要对COMT基因的特征、COMT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COMT基因对植物木质素合成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COMT基因的研究方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关键词: 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 木质素 生物合成途径


外来人侵害虫-西花蓟马在新疆的发生为害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2003年首次在中国北京发现报道.对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温室蔬菜上的蓟马进行调查、采样、鉴定,确定蓟马种类,调查为害和发生情况.[结果]西花蓟马在温室黄瓜、西葫芦、西瓜等上均有危害,成虫和若虫主要聚集在花上和叶片上危害,平均有虫数量为西葫芦1315头/花、黄瓜5.724头/花、辣椒2.54.6头/花、西瓜0.45头/花.[结论]经鉴定,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蓟马主要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南疆栽培杏风味物质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质联用(GC-MS)及毛细管电泳(CE)技术对30个南疆栽培杏品种风味物质组分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与4个华北栽培杏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在参试的30个南疆杏品种果实中共鉴定出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酮类及杂环类等9类213种成分,各品种挥发性化合物成分种类数、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离比率与含量等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②南疆杏醇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华北杏,但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低于华北杏;③参试南疆杏果糖、葡萄糖与蔗糖以及苹果酸与柠檬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29%以上,变异幅度广;④南疆杏总糖含量(146.58mg·g-1)是华北杏品种(65.73mg·g-1)的2.23倍,果糖平均含量(32.36mg·g-1)是华北杏品种(4.12mg·g-1)的7.85倍;南疆杏属于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自育及引进的单秆和分蘖两种类型16个青贮玉米品种(组合)为材料,分析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差异。【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利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青贮玉米产量单秆型显著高于分蘖型。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为RD2、CD15和XQ5,平均产量为5 541.02、5 472.13和5 454.35 kg/667 m2,分别比对照新饲玉1号(5 143.22 kg/667 m2)增产7.73%,6.39%和6.05%。【结论】在选育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时,应重点选择直立性好的单秆型青贮玉米,不仅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而且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