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供试材料,设置水直播、旱直播、手栽秧、机插秧等4个处理,研究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稻抽穗期和抽穗后20 d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以手栽秧和机插秧较高,旱直播最低。其中,抽穗期旱直播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小于其他播栽方式水稻。(2)水稻抽穗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以手栽秧和机插秧较高,旱直播较低;抽穗后20 d不同播栽方式间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相对较小。(3)水稻产量以手栽秧最高,旱直播最低,但手栽秧和机插秧差异不显著。直播稻特别是旱直播稻虽然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最低,因此其产量最低。而手栽秧稻虽然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最高,因此其产量最高。(4)水稻产量与抽穗后光合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手栽秧和机插秧水稻抽穗后较高的光合能力是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播栽方式 水稻 叶片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恶苗病菌田间抗咪鲜胺菌株的适合度及其交互抗性

农药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恶苗病是水稻生产上较为严重的种传真菌病害,咪唑类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咪鲜胺是目前防治该病害的主要药剂。以对咪鲜胺抗性及敏感的田间水稻恶苗病菌为试材,研究了其适合度及对几种常用杀菌剂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抗性菌株的抗药性可稳定遗传,其温度敏感性与敏感菌株无明显差异,部分抗性菌株在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方面显著高于田间敏感菌株;咪鲜胺与三唑类及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之间均无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对咪鲜胺产生抗性的水稻恶苗病菌具有较强的适合度,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有可能形成优势群体,因此需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以延缓其抗药性的发展。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咪鲜胺 抗药性 适合度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EPSPS基因全基因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在NCBI中提交的来源于陆地棉的EPSPS基因有2个,随着陆地棉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公布,为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全面鉴定EPSPS基因的存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陆地棉异源四倍体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库中共搜寻获得4个EPSPS同源基因,这4个基因分别分布在A07、A12、D07和D12亚基因组。从这4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的比对,构建进化树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基因的转录情况研究来看,定位在A07和D07亚基因组的2个基因属于共线性高度同源基因,定位在A12和D12亚基因组的2个基因也是相同的情况。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已经在NCBI中提交的2个EPSPS基因分别是定位在A12和D12亚基因组上的基因,研究结果为定位在A07和D07亚基因组上EPSPS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陆地棉 陆地棉基因组 EPSPS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秸秆浸提液或腐解液中12种酚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秸秆浸提液或腐解液中12种酚酸物质(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水杨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HLB(500 mg、60μm、6 m L)固相萃取小柱对水溶液中的酚酸物质进行浓缩,以含0.5%乙酸的乙腈和0.5%乙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选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30 min内可对12种酚酸物质同时检测,各种酚酸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加标回收试验表明,样品中12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79.41%~101.92%,12种酚酸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在0.02%~0.1%和0.25%~2.26%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秸秆浸提液、腐解液、土壤溶液及水溶液中12种酚酸物质含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秸秆浸提液 秸秆腐解液 酚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体外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PCV2病毒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变化,探讨PCV2感染后可能的致病途径。通过PCV2病毒体外接种3D4/21细胞,感染不同时间后,收集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及IL-18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CV2对3D4/21细胞的IL-1β、IL-8转录主要起抑制作用,对IL-8转录起促进作用。推测其在体内的综合效应导致感染早期机体抗病毒能力降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正常运转,为PCVD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肺泡巨噬细胞 炎症相关细胞因子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SD-7的分离鉴定及其亚硝酸盐降解特性

中国食品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苏南京农家自制的酸豆角中分离到1株具有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的乳酸菌,命名为SD-7,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 S r DNA遗传学分析,把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对该菌株的生长和降解亚硝酸盐的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在30℃条件下18 h即可达到稳定期,产酸能力较强,稳定期的p H值为3.58。在30℃条件下培养24 h和48 h,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5.96%和91.64%。SD-7具有较好的耐盐能力,当氯化钠含量低于6%时对该菌的生长和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影响不大。SD-7的耐酸能力较强,在p H 4,30℃条件下培养24 h和48 h,菌株的OD600仍达到1.58和1.88,此时亚硝酸盐降解率为58.56%和64.56%。

关键词: 亚硝酸盐降解 植物乳杆菌 分离鉴定 16 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异分支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异分支酸合酶1(ICS1,水杨酸合成的限速酶)在甘蓝型油菜抗病过程中的功能,以甘蓝型油菜耐菌核病品种宁RS-1为材料,在核盘菌侵染时,研究甘蓝型油菜ICS1基因和水杨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首先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得到宁RS-1中ICS1基因的c DNA序列,命名为Bn ICS1。Bn ICS1序列全长1 719bp,编码572个氨基酸残基,含有1个分支酸结合域。表明油菜中也存在异分支酸途径。接种核盘菌前、后及不同时期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发现Bn ICS1在核盘菌接种后6hpi(接种后6h)表达量升高,但是24hpi后降低;而MPK4基因的表达量在6hpi降低,24hpi后升高,说明SA合成先是被核盘菌诱导,但随后又被抑制。EDS5基因和PR1基因表达量从接种后6hpi持续升高,而PDF1.2基因的表达量不断降低,说明SA信号通路最终受核盘菌诱导形成病斑,而茉莉酸途径及其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受到抑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异分支酸合酶 核盘菌 水杨酸信号通路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籼稻花药基部开裂性状的遗传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3×2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6个杂交籼稻组合,对和水稻开花期高温耐性相关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和宽度(the length and width of basal dehiscence of anther,BDL,BDW)以及花药顶部开裂长度和宽度(length and width of apical dehiscence of anther,ADL,ADW)4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材料的不同组合间花药基部开裂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BDL、BDW和ADW的遗传中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都很重要。BDW和ADW均以利用一般配合力为主,双亲互作对BDL和ADL具有重要作用。BDL、BDW和ADW的广义遗传力较高,适合于早代选择,而ADL受环境影响较大。显著相关存在与BDL和BDW及ADL间,通过对BDL的选择可以达到对BDW和ADL选择的目的。本研究加深了对水稻花药开裂性状遗传机理的了解。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开裂 不完全双列交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孕穗期高温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以南粳45与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于孕穗期设置不同高温强度和不同持续天数处理,分析水稻光合速率、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等对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高温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孕穗期高温处理后,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降低幅度越大。与CK相比,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南粳45光合速率降幅分别为44.6%、28.8%;减产率分别为81.6%、87.7%。高温导致颖花结实率降低、颖花量减少,光合物质向穗部运移不畅,进而导致水稻经济系数降低。41℃高温处理6d时,两优培九和南粳45茎秆占植株生物量的比重均超过70%。高温处理后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呈减少趋势,其降低幅度与高温强度、持续时间有关。在41℃高温处理7d时,两优培九穗粒数减少41.9%,结实率降低93.5%,千粒重降低25.3%;南粳45穗粒数减少50.1%,结实率降低79.6%,千粒重降低23.7%。由此可见,孕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中结实率影响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受其影响最小。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高温 物质分配 产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P_4和VP_5蛋白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Vero细胞中的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旨在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蛋白VP4和VP5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P4和VP5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Vero细胞,再用IBDV CV03病毒株感染转染后的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及下游转录因子的表达;RT-q PCR检测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IBDV CV03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VP4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TLR3、RIG-Ⅰ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VP5对TLR3、RIG-Ⅰ等介导的天然免疫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过表达VP5在IBDV CV03病毒感染后显著抑制了Vero细胞IRF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也显著抑制了IRF7蛋白和NF-κB基因的表达,并在抑制NF-κB后抑制了TNF-α,而过表达VP4无此作用。[结论]VP5蛋白对Vero细胞相关信号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和核转录因子及TNF-α的抑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 VP蛋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细胞转染 免疫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