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甘蓝生长关键期小菜蛾蛹的空间变异特征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甘蓝生长关键期小菜蛾蛹的空间格局,并建立了南北方向上的半变异函数曲线模型。结果表明,3个调查时间点(2010年10月9日,10月17日和10月31日)小菜蛾蛹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形,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且空间相关变程分别为7.91,9.10和1.74 m,空间不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5858,0.3987和0.9970。

关键词: 小菜蛾蛹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在土壤中的检测方法及残留动态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运用液相色谱法分析,采用乙腈匀浆提取,氨基柱净化,经有机膜过滤进样检测,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回收率分别为83.0%~100.5%和87.0%~109.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10.2%,均符合农药检测要求。试验表明:虫酰肼和呋喃虫酰肼施药后1 h土壤中的残留量最大,随着间隔时间延长残留量逐渐减少;砂质壤土中农药降解速度明显快于砂土。砂质壤土中农药残留消解方程:虫酰肼Ct=0.847e-0.1848t,T1/2=3.75 d,R2=0.9554;呋喃虫酰肼Ct=0.875e-0.2895t,T1/2=2.39 d,R2=0.929;在砂土中降解方程:虫酰肼Ct=0.816e-0.12541t,T1/2=5.53 d,R2=0.9418;呋喃虫酰肼Ct=0.8657e-0.1462t,T1/2=4.74 d,R2=0.9399。

关键词: 砂质壤土 砂土 虫酰肼 呋喃虫酰肼 液相色谱法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椪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椪柑为试材,研究了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对椪柑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反光膜对离地不同高度反射光强度与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显著提高了树冠中下部的光照,离地80~140 cm光照强度为银灰色反光膜的1.8~2倍、不覆盖对照的5.2~6倍。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后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光亮度,表现为果实a*值显著提高。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后还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1.1~1.2百分点、比银灰色反光膜提高0.5~0.7百分点;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透湿性膜应用也提高了椪柑果实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特别是对蔗糖含量提高十分显著,效果优于银色反光膜。

关键词: 椪柑 透湿性反光膜 覆盖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籽粕发酵脱毒工艺的神经网络建模与遗传算法优化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菜籽粕固态发酵(Bacillus subtilis BS-012)脱毒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以硫苷降解率为响应值,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得到的数据,建立其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遗传算法(GA)对网络模型进行全局寻优,最终获得最佳菜籽粕固态发酵脱毒工艺为:发酵温度为31.7℃,含水率为37.6%,发酵时间为39.3 h。在该工艺参数下的硫苷降解率提高了10.22%,显著高于原工艺。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模拟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对菜籽粕脱毒工艺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 菜籽粕 硫苷 脱毒 优化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的选育

蚕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优质、高产、环境适应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育成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号。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每公顷桑叶产量增加37.60%,具有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并且受桑瘿蚊的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2009年,强桑1号通过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审定,新品种在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种植。

关键词: 桑树品种 强桑1号 有性杂交 高产 优质 环境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报告基因,本文在论述GFP的发现、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从抗病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启动子活性分析、病原菌-植物互作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讨论GFP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植物病理学 报告基因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作为一种新的膳食纤维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章综述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的组成、生理活性、提取方法和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食用菌 膳食纤维 生物活性 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生素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合生素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择1日龄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素、基础日粮+益生元、基础日粮+合生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在21和42日龄,每个重复选择4只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 rDNA,用DGGE方法分析盲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中总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在21和42日龄,日粮添加合生素比单独应用益生素、益生元或抗生素提高了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肉仔鸡盲肠DGGE条带数(菌群丰富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组、益生素组、益生元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肉仔鸡盲肠中特异条带主要是不可培养细菌。合生素能促进盲肠总菌数、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数量。【结论】合生素对肉仔鸡促生长的效用与其对盲肠菌群的调控作用有关,且合生素的效果优于益生素、益生元或抗生素。

关键词: 合生素 肉仔鸡 肠道菌群 DGGE q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糖类及化感物质对白术白绢病菌与根腐病菌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部分糖类、氨基酸、酚类、有机酸类、白术汁和白术粉对白术白绢病菌及根腐病菌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麦芽糖、鼠李糖和甘露糖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菌丝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乳糖、D-果糖、木糖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L-组氨酸、L-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和硝酸钾能明显促进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的菌落生长,而天门冬氨酸和半胱氨酸对2种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咖啡酸乙酯和香兰素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儿茶素和咖啡酸对白绢病菌却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是多数化感物质对2种菌的生长影响较小。几种浓度的白术汁和白术粉培养基对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效果与10%和5%的马铃薯培养基相近。不同的碳源、氮源和化感物质对白术白绢病菌和根腐病菌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白术 糖类 化感物质 白绢病菌 根腐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高节位分蘖的QTL定位和互作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节位分蘖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现象,同时高节位分蘖与水稻的驯化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利用来源于窄叶青8号与京系17及春江06与台中本地1号的两个加倍单倍体(DH)群体(分别简称为ZJDH群体和TCDH群体)为材料,对水稻高节位分蘖的遗传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ZJDH群体中共定位到qHOT3、qHOT6-1和qHOT8等3个QTL,分别位于第3、6和8染色体上;对TCDH群体的QTL定位共检测到相关位点2个,分别位于第6和12染色体上。同时,在两个群体中分别检测到4对和7对上位性互作位点。QTL比较分析表明在两个群体中分别定位到的第6染色体上的QTL所在区间可能一致,说明水稻第6染色体对高节位分蘖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水稻 高节位分蘖 加倍单倍体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