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引黄灌溉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生态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在保障农业正常生产的同时,也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通过与未进行灌溉、耕作等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引用含有泥沙的黄河水灌溉、耕作对土壤基本理化属性和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土壤相比,引黄灌溉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增加显著,分别增加了272%、222%和318%(P<0.01)。重组有机碳是引黄灌区土壤碳库的主要组分,占总有机碳65%以上,灌区土壤碳库稳定性较高;引黄灌溉耕作后,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由0.27和0.85 g·kg~(-1)增加到0.77和1.68 g kg~(-1)(P<0.05);土壤容重降低,通气保水能力增强,pH下降,土壤盐化趋势减弱,土壤肥力水平提高。引黄灌溉是改善该区土壤性状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紫玉淮山山药浅生带定向结薯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山药浅生带定向结薯栽培技术是一项变废为宝、造价低廉、操作方便、省工省力的专利新技术,适用于平原山药种植区,每667 m~2比传统的山药栽培节省50~60个用工,产量增加500~800 kg,节本增效15%~20%。紫玉淮山为紫肉、长棒形山药品种,是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增城区小楼镇当地农家种红肉薯蓣变异株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周志林等,2010),田间表现为抗病、抗逆性强,也较适宜江苏省山药主产区种植(史新敏等,2011)。


抗菌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养殖环境下,畜禽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及抗生素长期滥用的风险,使得高效广谱的抗菌药物创新研究迫在眉睫。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将药物包裹于递送载体内部,于特定部位控制释放,具有提高药物靶向性、增加药物体内稳定性及提高药物治疗指数方面的优势,是解决当前抗菌药物耐药性、体内残留、体内不稳定等几大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细菌耐药性机制及抗菌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思路入手,总结纳米乳液、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等载体结构类型在抗菌药物递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兽用抗菌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与商品化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递送系统 递送载体 耐药性 脂质体 纳米粒


畜禽养殖粪污工程化处理对污水理化性状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养结合是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与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种养结合主要依赖于工程措施来实现,然而工程措施对粪污水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不足,限制了粪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粪污处理各环节理化性状变化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固液分离、厌氧发酵、贮存等3个工程环节对粪污理化性状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养殖污水经各环节工程措施处理,其颗粒物数量及大小、养分与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固液分离环节通过机械去除大颗粒物,显著减少粪污水中干物质(DM)总量,降低总氮(TN)和总磷(TP),粪污水中DM、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5.7%~65%、2.7%~49%、2.3%~82%。不同固液分离方法对粪污水中DM、TN、TP的去除效率差异显著,同时还显著地改变粪污水的N∶P∶K比例,但对Cu、Zn的去除效率较低。厌氧发酵环节主要分解小颗粒物,经厌氧发酵后,粪污水中干物质量大幅度减少,TN、K总量基本不变,但TN组成发生改变,NH_4~+-N含量显著增加,其占TN的比例达46%~93%;而P、Cu、Zn部分以晶体形式附着于发酵罐内壁,其余部分还会发生液相向固相大量转移的现象。贮存环节由于小颗粒物降解和大颗粒物转化、沉降,使粪污水中干物质总量削减,液相部分TN、NH_4~+-N、TP、K浓度显著降低。在20~25℃条件下,露天贮存90 d,畜禽粪污沼液TN、TP和K浓度分别降低39%~77%、61%~78%和23%~54%。以上研究对于制定粪污水农田利用工程方案、区域养分综合管理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粪污处理大多采用多级处理工艺措施,而国内外研究侧重于单项工程措施对污水理化性状的影响,现有数据支撑难以提出针对粪污水农田利用的最佳养殖粪污处理方案和组合。粪污水农田利用迫切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1)处理工程对粪污水理化性状影响的全过程监测评估;2)基于农田消纳的粪污矿质养分固液相分配定向调控技术研发。


1-MCP和低温处理对采后桃endo-PG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寻endo-PG家族基因中与果实软化相关的主要功能基因对不同肉质桃在不同贮藏方式中软化的响应,从分子水平上为桃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软溶质‘霞晖5号’、硬溶质‘紫金红3号’、不溶质‘金童7号’和SH类型‘霞脆’4种肉质桃为试材,分别研究常温(25℃)、常温+1-MCP和低温(4℃)处理过程中果实硬度的变化,并分析13个endo-PG家族基因在货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1-MCP显著抑制‘霞晖5号’和‘金童7号’贮藏前期果实硬度下降,而对‘霞脆’和‘紫金红3号’效果不明显。低温下的‘紫金红3号’‘霞脆’和‘金童7号’果实硬度在整个试验贮藏期保持稳定,但‘霞晖5号’果肉在低温贮藏的第2天便迅速软化。通过qRT-PCR对endo-PG家族中筛选出的13个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Prupe.4G261900仅在‘霞晖5号’果实中高量表达。1-MCP、低温处理抑制Prupe.4G261900在‘霞晖5号’贮藏前2 d和4 d的表达,1-MCP抑制Prupe.7G269200、Prupe.7G005500和Prupe.3G081700在不溶质桃中的表达,对‘霞脆’果实相关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低温处理的‘金童7号’和‘霞脆’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较低。未检测到以上基因在‘紫金红3号’果实中的表达。【结论】1-MCP可能主要通过调控Prupe.4G261900的表达来延缓软溶质和不溶质果实货架期前期硬度的降低。低温可能通过抑制软溶质和不溶质果实Prupe.7G005500的前期表达,进而缓解果实贮藏中的软化。


肝片吸虫Fh8标签融合表达口蹄疫O型病毒结构蛋白
《中国兽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的结构蛋白VP1难以实现体外的高效表达。本研究为获得良好免疫原性的VP1蛋白,选用肝片吸虫Fh8小肽段作为新型融合表达标签,构建重组Fh8-VP1免疫原,以期获得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分别合成VP1的20~40aa和129~169aa之间的核苷酸片段,并用2个甘氨酸(GG)连接2个片段,合成的核苷酸片段(ΔVP1)克隆入Fh8标签之后,构建重组菌BL21(DE3)/pColdⅠ-Fh8-ΔVP1,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形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重组His-Fh8-ΔVP1的抗原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BL21(DE3)/pColdⅠ-Fh8-ΔVP1,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蛋白,可与猪源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中华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保护,本研究根据NCBI上已公布的中华鲟D-loop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了引物与探针组合,建立了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能够对中华鲟及其产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测,且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高,能够达到0.001 ng的中华鲟DNA和100个拷贝的重组质粒DNA。该方法在应用于全国多个地区采集的鲟鱼样品的检测时,结果表明只有7个从相关科研单位得到的已经鉴定的中华鲟标本,经检测才是真正的中华鲟,而许多餐馆中号称的"中华鲟"经检测并非真正的中华鲟,只是其他的一些鲟鱼品种。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中华鲟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华鲟 TaqMan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 灵敏度


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会计角色定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的思考
《会计之友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一带一路"对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强劲的科技支撑。"一带一路"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应牢牢抓住"一带一路"下的发展机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势必要助现代农业科研院所"走出去"一臂之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会计更应准确定位其角色,扮演好"创新开拓者"和"管理服务者"两大角色,并不断苦练内功,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走出去"做好先锋军和后备军。


提高鲫鱼汤原料蛋白溶出率的工艺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拟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提高鲫鱼汤原料蛋白溶出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不同加热时间(90、105、120 min)、不同加热温度(85、90、95℃)、不同加盐量(2%、3%、4%)和不同料液比(1 g∶2 m L、1 g∶3 m L、1 g∶4 m L)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个因素对鲫鱼汤原料蛋白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加热时间(A)>加热温度(B)>料液比(D)>加盐量(C),而这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均为第3水平,其中只有加盐量(C)的3个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各因素水平的差异显著性以及产品的口感等情况,最终确定最佳工艺组合为加热时间120 min,加热温度95℃,料液比1 g∶4 m L,加盐量2%,在此条件下测得鲫鱼汤中蛋白质的溶出率为16.42%。


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水稻灭茬机作业时,驱动轮容易将高留茬压倒,引起轮辙处倒茬多,导致水稻秸秆粉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方法】研发了一种具有扶禾功能的水稻灭茬机,利用固接于扶茬轮轴上的"L"型扶指,采用扶茬轮轴和粉碎轮轴双侧带轮分流传动方式,实现前置扶茬系统与后置粉碎系统配合作业,使水稻秸秆倒伏的留茬被扶起后立即喂入粉碎室。采用正交设计试验验证灭茬机的田间性能。【结果】水稻灭茬机的前进速度、扶辊转速和扶指宽度均对水稻秸秆粉碎率有显著影响。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机具工作参数的最佳组合为前进速度5.38 km·h~(–1)、扶辊转速160 r·min~(–1)和扶指宽度50 mm,该组合的水稻秸秆粉碎效果最好,粉碎率达到92.52%。【结论】该扶茬机结构简单,对水稻秸秆的扶茬粉碎效果好,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提升高留茬稻秆的粉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