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力停留时间对猪粪厌氧发酵残留物中磺胺类抗生素分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SAs)残留及在沼渣、沼液中分配特征不清等问题,以猪粪为发酵原料,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在中温(37±1℃)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和磺胺氯哒嗪(SCP)的去除及其在固/液相中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对3种SAs的去除率表现为SM>SD>SCP。水力停留时间(HRT)=20 d时,猪粪中3种SAs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HRT=15 d时,三者的去除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SCP去除率降为72.8%左右。厌氧发酵后残留的抗生素主要分布在猪粪沼渣中,其中SCP在沼渣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HRT=15 d的处理中,SM和SCP的固/液分配比率明显高于HRT=20 d的处理。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过程和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延长反应体系中抗生素与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反应时间,对中温厌氧消化过程中SAs的去除有积极的作用。为降低其环境危害,猪粪沼渣在还田利用前应进一步消减其中残留的S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纸及秸秆基可降解营养钵的降解性能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纸质、不腐熟秸秆和腐熟秸秆3种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对其降解率、分子结构及结晶度进行分析。通过土埋降解试验、红外图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类型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纸质营养钵降解率最终高达85%,降解效果最好。不腐熟秸秆营养钵的降解率为78%,大于腐熟秸秆营养钵的降解率47%。降解试验前后对比发现,生物基营养钵的红外吸收峰强度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子结构发生变化,3340和2920 cm-1处吸收峰强度降低说明纤维素、半纤维素发生降解,1650 cm-1处的吸收峰降低说明木质素发生降解。经8周降解试验,纸质营养钵X射线衍射峰变化明显,强度明显降低,降解效果较好,不腐熟秸秆营养钵和腐熟秸秆营养钵在2θ=27°均出现新的衍射峰,晶型发生变化。生物基可降解营养钵降解性能优异,可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秸秆 降解 结晶度 腐熟秸秆营养钵 不腐熟秸秆营养钵 纸质营养钵 分子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s916防治番茄青枯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MS平板植物组培法、温室盆栽试验和微生物特异性平板分离检测技术,评估了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的促生、防治青枯病的作用,研究了菌株Bs916对番茄根表及茎内青枯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和对番茄根围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影响。在植物组培MS平板中,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植株鲜重具有促生作用,播种15 d后,其鲜重达79.8 mg,比未处理对照增加9.61%。盆栽试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s916灌根处理番茄后14 d,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5.6%;菌株Bs916处理番茄后,番茄根表、茎内青枯菌含量和未处理对照的青枯菌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随着时间的改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菌株Bs916处理的根表青枯菌含量约为未处理对照的1/100~1/10,而茎内青枯菌含量为未处理对照的1/50~1/2。此外,菌株Bs916的施用对番茄根围土壤中细菌种群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真菌具有先促进后快速抑制的作用,而对根围放线菌则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s916具有潜在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田间应用前景,也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s916 番茄青枯病 促生 生物防治 根围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无明胶无蛋白耐热活疫苗的研制及冻干工艺
《中国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猪瘟(CSF)活疫苗的耐热性能,同时避免明胶和蛋白对猪只产生的免疫副反应,用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氨基酸等成分设计无明胶无蛋白耐热保护剂,根据配方的共晶点、塌陷温度科学设计冻干程序,并比较了不同预冻方式对猪瘟活疫苗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瘟病毒采用无明胶无蛋白耐热保护剂配方A冻干后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37℃保存10,15d,病毒的耐热损失分别为0.6lg和0.9lg;对快冻、慢冻以及退火3种不同的冻干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对猪瘟病毒冻干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退火>慢冻>快冻,而耐热损失则相反;与传统的含明胶含蛋白耐热疫苗相比,猪瘟无明胶无蛋白耐热疫苗耐热效果更好,可在2~8℃长期保存30个月,动物试验表明该疫苗对猪只安全、无副反应。
关键词: 猪瘟活疫苗 冷冻干燥 无明胶无蛋白保护剂 猪瘟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池外海北岸重污染水域的0.25 km2封闭性蓝藻治理试验示范区内控养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通过鉴定与计数水体浮游藻类及监测水葫芦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6月底按9.30kg·m~(-2)投放水葫芦种苗,12月底进行采收,水葫芦控养面积为2.51 hm2。结果显示,该水域共鉴定出浮游藻类隶属7门46种(属),控养水葫芦未显著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水葫芦控养区浮游藻类生物量高于对照区,控养区浮游藻类最大生物量为1.76×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2倍;蓝藻门生物量占浮游藻类总生物量的88.0%以上,且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群,控养区微囊藻生物量高达1.75×109 cells·L-1,是对照区的2.4倍;水葫芦根系对浮游藻类具有明显吸附作用,吸附的微囊藻最大生物量为1.67×109 cells·m~(-2)。吸附于水葫芦根系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植株株高、根长、生物量的变化,对根系活力与叶片生理变化影响也较小,平均根系表面积和活跃面积分别为0.62和0.28 m2·g-1,平均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蛋白质分别为2.81和0.15 mg·g-1。综上分析,控养水葫芦改变浮游藻类空间分布特征,将其有效吸附滞留于控养区,防止其随风布满湖面;水葫芦根系吸附的高浓度浮游藻类未影响水葫芦正常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簇生稻Cgr320为一类水稻突变材料,其性状表现为2~3朵颖花(籽粒)簇生在水稻主穗轴或枝梗顶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簇生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用Cgr320作父本分别与武运粳24和93-11配制了2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F2分离群体,对亲本、F1和F2群体的簇生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Cgr320其他农艺性状与普通栽培稻差异不显著。簇生性状在F1植株表现为野生型,在F2群体中出现严重偏离孟德尔(3∶1)遗传分离,卡方测验值X2(3∶1)为7.71和144.87。随机选取第1、2、3、4、5、6、7、8、9、10、11和12染色体上RM493、RM3762、RM1338、RM3217、RM249、RM20155、RM3325、RM22418、RM6797、RM1146、RM7557和RM27706等12对微卫星标记对武运粳24/Cgr320 22个F2隐性(簇生)单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发现12个标记所扩增的22个F2隐性单株基因型都极显著偏向武运粳24,卡方检验值X2(1∶2∶1)大于X2(0.05,2)临界值5.991,控制cgr320簇生性状基因存在严重偏分离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必将误导我们判定控制籽粒簇生基因所在的连锁群。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基因定位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收获期对多花黑麦草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从日本引进的多花黑麦草育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旨在为多花黑麦草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多花黑麦草原料的营养成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随着生育期的推进,6个品种的干物质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粗蛋白质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呈下降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抽穗期达最高)。青贮发酵品质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抽穗期青贮pH值为4.11,NH3-N/TN为8.57%,发酵品质显著优于其他两个时期(P<0.05)。对品种的主效应分析表明,品种PI239772的青贮发酵品质最好,其次是品种PI239743和PI239765,PI239764、PI239792和PI239795的青贮品质较差。综合品种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品种PI239743、PI239765和PI239772抽穗期青贮饲草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水分散粒剂加工工艺
《农药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生防菌株B1619对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加工工艺对生物杀菌剂B1619水分散粒剂中含菌量的影响,作者通过单因子水平筛选和正交试验,对B1619水分散粒剂主要助剂配比和颗粒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助剂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组合为:硅酸镁铝1.0%、萘磺酸盐甲醛3.0%、硫酸铵4.5%,优化后颗粒含菌量比初始含菌量提高了152.0%;最佳颗粒制备条件为:筛孔粒径1.5 mm、烘干温度65℃、烘干时间20 min,优化后颗粒含菌量比初始含菌量提高了160.0%。验证试验表明,加工工艺优化前B1619水分散粒剂颗粒的含菌量为2.50×108 cfu/g,优化后颗粒的含菌量为1.05×109 cfu/g,优化率为320.0%,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正交试验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防菌株 B1619 水分散粒剂 加工工艺 含菌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脉冲提高气流膨化干燥黄桃效率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膨化干燥效率,简化工艺,研究了脉冲气流膨化干燥技术的脉冲频率对黄桃丁干燥过程和产品的影响,与热风联合气流膨化干燥相比较分析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工序和耗时,及干燥产品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干燥品质。脉冲频率对黄桃丁水分汽化及膨化骨架形态的保持具有较大影响,脉冲膨化3次,黄桃丁仍能维持骨架形态,棱角光滑,继续脉冲会造成黄桃丁骨架坍塌,表面皱缩。热风联合气流膨化干燥工艺包括热风预干燥、均湿和气流膨化3个工序,耗时达到20.0 h,而脉冲气流膨化干燥工艺只需脉冲气流膨化一道工序,耗时为4.5 h。脉冲气流膨化干燥黄桃丁的总类胡萝卜素和组分含量及色泽与热风联合气流膨化黄桃丁差异不显著,黄桃丁面和边膨化效果均较好,色泽鲜亮,膨化度高,未出现棱角硬边现象,但热风联合气流膨化干燥黄桃丁产品硬度较大,棱角出现硬边。本研究为果蔬脉冲气流膨化干燥的产业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黄桃 脉冲气流膨化干燥 热风联合气流膨化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拷贝毕赤酵母表达猪胰岛素前体的动力学模型
《化工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携带多拷贝猪胰岛素前体(PIP)基因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为供试菌株,对分批补料发酵PIP合成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建立了不同拷贝数毕赤酵母发酵合成PIP的菌体生长、产物合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Origin8.0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非线性拟合。根据动力学模型结果发现,随着拷贝数的增加与菌体生长相关的产物系数α和细胞生长代谢系数k1绝对值不断增加,12拷贝时PIP表达量达到最高,说明只有进一步促进高拷贝菌株细胞生长并减少其代谢负担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产物的生成速率。同时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良好的拟合性,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分批补料发酵过程PIP的合成。
关键词: 重组毕赤酵母 猪胰岛素前体表达 拷贝数 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