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对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合物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植物精油复合物)、藤茶提取物组(B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每组6个栏,每栏5头猪.试验猪体重达到130 kg左右出栏称重,每栏挑选最接近该栏平均体重的猪进行采血、屠宰,以A组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①与CON组比较,B组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Lys)、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等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组氨酸(Hi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非必需氨基酸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脯氨酸(Pro)等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Met、苏氨酸(Thr)含量显著升高(P<0.05),His含量显著降低(P<0.05),非必需氨基酸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与CON组比较,A、B组猪的腹脂重均显著提高(P<0.05),但A、B组之间腹脂重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宰前重、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宰后背最长肌肉色、pH、滴水损失、大理石评分、肌内脂肪和剪切力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CON组比较,B组肌肉嫩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A、B组的肉汤清浊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肌肉外形、气味、异味、多汁性、肉汤鲜度评分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日粮中长期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变肥育猪血清游离氨基酸组成,并一定程度改善猪肉嫩度;长期添加藤茶提取物或植物精油复合物对肥育猪胴体和肌肉性状均无显著改善效果,且均易造成腹部脂肪沉积.

关键词: 藤茶提取物 血清游离氨基酸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化香蕉新品种‘中蕉1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蕉11号’是通过组培苗芽变选种选育出来的矮化香蕉(Musa spp.)新品种,2017年5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植株显著矮化,田间假茎高度约175.5 cm,生长势强,叶姿开张,叶片较短而宽,叶柄较短。果穗呈长圆柱状,结构紧凑,梳形整齐,商品性状好。熟果皮为黄色,果肉为黄白色,风味香甜,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6.2%,可溶性糖含量为16.10%,蔗糖含量为7.32%,可滴定酸含量为0.29%,维生素C含量为103 mg·kg~(-1)。生长周期较短,新植蕉300~330 d,比普通香牙蕉短30~45 d。新植蕉平均株产21.5 kg,666.7 m~2产量约2 580 kg。该品种适宜在全国香蕉主产区推广种植,在偏冷的次适宜区可选择春植大苗。

关键词: 香蕉 新品种 ‘中蕉11号’ 矮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萎凋及发酵时间对广东丹霞红茶香气及品质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广东丹霞2号红茶的最适加工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分析了不同萎凋和发酵时间对红茶香气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延长,醇类香气物质增加显著,促进了花果香的形成和释放;醛类物质整体降低,青香气息减弱;茶多酚及儿茶素在萎凋33 h后显著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降低。研究认为,萎凋33 h制成的红茶各项指标最佳,综合品质好。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醇类物质总体出现降低→稳定→显著降低趋势,酯类物质整体变化不明显;酸类物质增加;氨基酸在发酵12 h以后显著降低;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2 h后降低不显著。研究认为,丹霞2号红茶最佳发酵时间为12 h,此时各项品质指标及感官审评结果最佳,发酵过度则口感酸涩。

关键词: 丹霞 工艺 香气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蛋高峰期黄羽肉种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锰添加水平对产蛋高峰期黄羽肉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繁殖相关性状、孵化性能、血浆激素与生化指标及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产蛋高峰期黄羽肉种鸡饲粮中锰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产蛋高峰期岭南黄羽肉种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5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锰含量为9.89 mg/kg)基础上添加0(对照组)、45、90、135、180 mg/kg锰的试验饲粮,饲喂期为10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0、135 mg/kg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鸡产蛋率与平均日产蛋重,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 0. 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90、135 mg/kg锰可显著降低胚胎早期死亡率(P<0.05),且添加135 mg/kg锰还可显著降低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并显著提高受精蛋孵化率(P<0.05);随着饲粮中锰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促卵泡生成激素含量随之提高,各锰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锰添加水平对血浆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中锰添加水平对心脏与卵泡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卵泡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180 mg/kg锰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上述试验结果,得出产蛋高峰期黄羽肉种鸡饲粮中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0~135 mg/kg.

关键词: 黄羽肉种鸡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孵化性能 血清生化与激素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再生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稻米 2019

摘要:简述了广东再生稻的发展概况,从品种筛选、种植模式、生长发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广东人工收割再生稻和机收再生稻的研究进展,并对广东机收再生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机收再生稻的生产建议,旨在促进广东机收再生稻的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再生稻 生长特性 品种筛选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化香蕉新品种'中蕉1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蕉11号’是通过组培苗芽变选种选育出来的矮化香蕉(Musa spp.)新品种,2017年5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植株显著矮化,田间假茎高度约175.5 cm,生长势强,叶姿开张,叶片较短而宽,叶柄较短.果穗呈长圆柱状,结构紧凑,梳形整齐,商品性状好.熟果皮为黄色,果肉为黄白色,风味香甜,品质优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6.2%,可溶性糖含量为16.10%,蔗糖含量为7.32%,可滴定酸含量为0.29%,维生素C含量为103 mg· kg-1.生长周期较短,新植蕉300~330d,比普通香牙蕉短30~45d.新植蕉平均株产21.5 kg,666.7 m2产量约2 580 kg.该品种适宜在全国香蕉主产区推广种植,在偏冷的次适宜区可选择春植大苗.

关键词: 香蕉 新品种 ‘中蕉11号’ 矮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脂对鸡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综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

摘要:油脂与淀粉、蛋白质并称为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是畜禽机体组织的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饲粮油脂除了能给动物提供能量外,对畜禽肉质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就近二十年来饲粮中添加不同来源油脂对鸡肉pH值、失水力、嫩度、脂肪酸沉积等的影响作一综述,为饲粮中添加油脂改善鸡肉肉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为畜禽生产中油脂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脂 鸡肉 肉质 多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东源县板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热带农业工程 2019

摘要:分析了东源县板栗产业种植面积、品种、品牌、加工及农旅结合等产业现状和生态环境、经营主体、科技孵化平台等产业发展优势,列举了管理粗放、加工产品单一、果园标准化程度低等产业困境,提出了优化品种,推广良法,建设标准化高效益果园进行示范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关键词: 板栗 产业发展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广东茶业 2019

摘要:本研究以同一年份、同一厂家生产的康砖茶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比较两个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差异,为深入了解仓储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两个不同仓储地的DG2001和GZ2001含水量有显著差异.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没有显著差异,GZ2001中没食子酸和类黄酮极显著高于GD2010,DG2001中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组分含量极显著高于GZ2001.到.茶黄素和茶红素在DG2001和GZ2001中没有显著差异,但GZ2001中茶褐素极显著高于DG2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水量与类黄酮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可溶性糖、儿茶素极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DG2001和GZ2001分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因此,同一年份的康砖茶在不同仓储地存放10年以上后,可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

关键词: 黑茶 仓储地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密度对湘两优90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目的】湘两优900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培育的超高产新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成穗率高、大粒大穗结实率高的超高产特征。该品种2017年早造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密度差异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13 cm×13 cm到24 cm×24 cm插植密度(主处理)和单、多株植处理(副区),田间采样和室内考种获取数据,以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裂区方差分析。【结果】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丘陵水稻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湘两优900在19 cm×19 cm插植密度下可获得最高产量及最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总生物量。【结论】湘两优900有长生育期产量潜力,可以在一季中稻区发挥高产潜力。湘两优900茎秆粗壮占用空间较多,对插植苗数不敏感,建议疏植。

关键词: 湘两优900 超高产 栽培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