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双生病毒复制增强蛋白C3/AC3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生病毒作为全球范围内引起作物严重病害的单链DNA病毒,编码多种多功能蛋白,其帮助自身完成复制、转录、组装、移动和致病等生命过程,其中双生病毒的复制增强蛋白C3/AC3在病毒侵染初期可促进病毒复制,提高病毒积累水平以帮助其快速建立侵染。为深入解析C3/AC3蛋白的功能和双生病毒致病机制,该文概述双生病毒C3/AC3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重点阐述C3/AC3蛋白与其他蛋白及寄主因子互作以促进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同时针对双生病毒复制机制和C3/AC3蛋白的功能解析进行展望。

关键词: 双生病毒 C3/AC3蛋白 复制增强子 功能 复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被丁酸钠对种鸽和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旨在探究在保健砂中添加不同浓度包被丁酸钠对种鸽和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月龄家鸽33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乳鸽由种鸽自然孵化,每对种鸽哺育2只乳鸽。对照组种鸽饲喂保健砂,A、B、C组分别在保健砂中添加0.1%、0.2%、0.4%包被丁酸钠。种鸽试验期120 d,乳鸽试验期28 d。称量种鸽和乳鸽的初重和末重,统计种鸽饲料消耗情况,并进行生长性能计算;试验结束后,每组选5只种鸽和5只乳鸽屠宰后称取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并计算屠宰性能;称取乳鸽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以及种鸽胸腺、脾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取种鸽十二指肠内容物,测定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1)试验A、B组种鸽哺乳期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C组,且试验A组10月龄种鸽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组乳鸽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A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B组种鸽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以及试验A、B、C组乳鸽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屠宰率均显著提高(P<0.05)。(3)各组间种鸽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组乳鸽胸腺指数显著高于试验C组,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试验C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C组种鸽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B、C组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种鸽保健砂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以提高种鸽及乳鸽平均日增重以及种鸽平均采食量,提高乳鸽屠宰性能以及免疫能力,提高种鸽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脂肪酶活性。本试验条件下,种鸽保健砂中添加0.2%包被丁酸钠效果最佳。

关键词: 包被丁酸钠 种鸽 乳鸽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墨化碳黑净化柱结合HPLC-PDA和LC-MS/MS快速检测苹果汁中展青霉素(英文)

分析测试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石墨化碳黑材料制备了一种固相萃取柱(GCB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DA)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评估了GCB柱和4种商业化固相萃取柱(Retain AX、PAX、MAX和HLB)的净化效果,并对澄清型苹果汁中影响展青霉素准确定量的杂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苹果汁经上述5种净化柱净化后,大大降低了杂质干扰,色谱图、信噪比和基质效应显著改善。其中,GCB净化为HPLC-PDA分析提供了理想的色谱图,为LC-MS/MS分析提供了可接受的基质效应(-14%)、优于HLB净化的色谱图以及与Retain AX净化相当的信噪比。建立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IDA-LC-MS/MS)可以克服基质效应和净化损失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采用HPLC-PDA和SIDALC-MS/MS分析时,GCB净化比HLB净化的方法更灵敏;MAX、HLB和GCB净化均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82%~102%)和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9%)。所开发的GCB净化方法仅需上样和洗脱2步,且在重力作用下过柱仅需10 min,比其他固相萃取净化更简单快捷,净化能力良好。实际样品经GCB柱净化和HPLC-PDA、SIDA-LC-MS/MS分别分析,展青霉素的平均含量为34μg·kg-1。GCB柱较好的净化效果和较低的使用成本将有助于其在展青霉素常规检测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石墨化碳黑 展青霉素 苹果汁 净化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叶片失绿突变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合作用是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甘蓝型油菜叶片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是叶绿体,其光合能力依赖于所包含的大量光合色素。叶片失绿型突变体已成为研究光合作用、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和代谢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和论述了甘蓝型油菜叶片失绿突变体研究进展,包括突变体的来源和表型特征、组学技术在叶色变异研究中的应用、已鉴定的甘蓝型油菜叶片失绿相关功能基因和QTL,旨在为深入探究甘蓝型油菜光合效率的调控机理和产量性状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色 失绿 突变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虫害RNAi技术中的外源RNA递送策略

生物工程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虫害严重威胁着作物安全生产。近年来,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基础上开发病虫害防控策略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NAi是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基因调控过程,如何将外源RNA有效地递送到靶标生物体内,是病虫害RNAi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探究影响病虫害吸收和传递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的因素,探索提高dsRNA递送效率的方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简述了影响病虫害对dsRNA吸收和递送的因素,对外源RNA的递送策略进行了综述,讨论了纳米颗粒复合物在dsRNA递送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RNA干扰 病虫害防控 dsRNA递送 纳米复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舌对不同品种鲜莲子滋味成分的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不同品种新鲜莲子的特征滋味物质,对'果莲 1号'、'果莲 2号'、'果莲 3号'、'满天星'的滋味物质进行测定,同时结合电子舌检测技术,通过判别因子分析法(Dynamic factor analysis,DFA)区分不同品种莲子滋味,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找出特征滋味物质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直链淀粉与其余滋味物质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莲子滋味存在差异,其中鲜味区别最大,'果莲 2号'、'果莲 3号'和'满天星'鲜味高于'果莲1号',相当于0.55 mg/mL谷氨酸钠溶液的鲜味强度;直链淀粉、游离氨基酸、类黄酮是区分不同品种莲子的特征滋味物质,其中直链淀粉的VIP得分接近 2.0,是最关键的特征滋味物质;直链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和水分含量的关联度较大,超过 0.8.综上,不同品种莲子的特征滋味是鲜味,特征滋味物质是直链淀粉.

关键词: 品种 电子舌 新鲜莲子 滋味 滋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镉污染农田为例

土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对有效改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省为例,分析探讨了农用地土壤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考了农用地土壤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在"十三五"期间,基于浙江省历年1︰5万大比例尺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成果,在温岭市、桐庐县等地开展了以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治理为重点的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综合采取以污染源头解析与防控、多维度农业安全利用技术筛选和应用以及超标农作物秸秆安全处置等方法,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点、高效防治效果、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Cd轻中度和中重度污染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模式.主要结果:(1)大气沉降源是农用地生态系统Cd的主要外来输入源之一,约占总输入量的24%~59%.(2)筛选出以甬优538为主的低积累品种53个,比选出以石灰性物质类为主的钝化材料20种以及以硅基和硒基为主的叶面阻控材料10种.(3)以稻/麦轮作等适用于Cd轻中度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20%~50%以上,以超积累植物为主的适用于Cd中重度污染农用地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模式可有效降低土壤全量Cd30%以上、土壤有效态Cd50%以上,均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本文创新提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总体思路和技术路径,总结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经验策略,以期为我国大范围开展受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提供示范样板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农用地土壤 安全利用 镉污染 分类管控 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triple-TOF-MS/MS比较桑树桑黄和瓦尼桑黄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黄Sanghuangporus spp.是一类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的大型真菌,其卓越的抗氧化活性备受关注。本研究比较了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 (桑黄)和瓦尼桑黄S. vaninii (杨黄)发酵产物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它们化学成分的差异。实验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和L929细胞抗衰老实验作为指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和瓦尼桑黄发酵产物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而且桑树桑黄发酵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瓦尼桑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从桑黄中共鉴定出11种多酚类物质,瓦尼桑黄发酵产物成分相对简单。

关键词: 桑黄 发酵产物 DNA保护 细胞抗衰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苏醛是从紫苏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绿色安全的天然抑菌物质,同时也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抑制实验探究了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研究桔青霉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膜损伤机制、膜脂过氧化情况以及官能团变化,探讨桔青霉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紫苏醛对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0 μL/L;经过120 μL/L紫苏醛处理后菌丝生长得到完全抑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上升,与未处理组相比,经过90 μL/L紫苏醛处理的桔青霉中麦角固醇、总脂质、几丁质水平和线粒体ATP酶活力分别下降了80.00%、81.25%、64.97%和87.40%,破坏了桔青霉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胞膜正常生理功能;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紫苏醛处理后的桔青霉头部扫帚状分生孢子头消失,菌丝出现断裂、消融等现象,同时细胞膜遭到破坏,内容物外泄,细胞内部发生皱缩.与0h相比,处理5h时120 μL/L紫苏醛处理组的桔青霉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核酸泄漏量分别增加了71.20%、210.93%和117.31%,验证了细胞膜损伤情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发现,紫苏醛处理的桔青霉羟基、甲基、芳香族碳骨架、苯环碳骨架等官能团含量下降,内部物质被逐渐消耗.综上,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膜通透性、干扰能量代谢及破坏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等途径发挥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保鲜剂具有一定研究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紫苏醛 桔青霉 抑菌效果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喷硒对'本地早'柑橘养分吸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时期喷硒对柑橘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5年生'本地早'柑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叶面喷施200 mg/L亚硒酸钠溶液,分析柑橘成熟期叶片与果实硒含量、其他养分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果实着色期之前喷硒均可增加叶片、果实的总硒含量;喷硒时间越早,硒的有机化比例越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喷硒可促进柑橘对全氮、全钾的吸收,抑制对全磷、全钙、全镁的吸收;幼果期喷硒的果皮较薄,酸含量较低,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较高.说明叶面喷硒通过增加柑橘硒含量,影响养分的吸收平衡,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果实品质,其中以果实幼果期叶面喷硒的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本地早’柑橘;叶面喷硒;硒含量;养分吸收;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