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富含半胱氨酸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 CWMV)是小麦花叶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长期威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CWMV富含半胱氨酸蛋白(cysteine-rich protein, CRP)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复杂的功能。为了深入研究CRP的功能和CWMV侵染机制,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从CWMV侵染的小麦叶片中获得CRP基因编码区,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将重组质粒pET-CRP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CRP重组蛋白,并用作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蛋白质印迹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斑点ELISA分析结果显示:纯化的CRP抗体不仅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且效价高达1∶4 096 000,是未纯化抗体效价的4倍;该抗体能识别0.5 ng抗原,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在1∶120 000稀释条件下,该抗体能特异且灵敏地识别天然CRP。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制备的CRP抗体不但可用于田间CWMV病株样品的精准诊断,还可用于植物体内瞬时表达CRP的检测分析,为后续CRP检测、定量分析及其亚细胞定位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多克隆抗体


基于磁固相萃取-便携式离子阱质谱的蔬菜中3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农药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典型的高风险蔬菜芹菜、韭菜和豇豆中易超标农药啶虫脒、吡虫啉及禁限用农药克百威的残留问题,基于磁固相萃取和便携式离子阱质谱构建了多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优化了磁固相萃取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最佳优化条件为:2 g蔬菜样品经20 mL水萃取后,采用 30 mg磁固相吸附剂,超声辅助吸附水溶液中目标农药 15 min,再用4mL体积分数为 0.1%的甲酸乙腈超声解吸附 3 min后进行便携式质谱分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及克百威 3 种农药在芹菜、韭菜和豇豆样品基质溶液中的线性范围为0.01~0.25 mg/L(除吡虫啉在韭菜中的线性范围为 0.05~0.5 mg/L外);检出限均为 0.001~0.035 mg/L,定量限均为 0.02~0.05 mg/kg;在 0.02、0.05 和 0.2 mg/kg 3 个添加水平下时,3 种农药的回收率在 50%~7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 4.2%~22%之间.该方法具有较好正确度、精密度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在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快速定性/半定量筛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便携式离子阱质谱 蔬菜 农药多残留 快速检测


30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用作纤维制品,还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但大麻的品种评价和鉴定工作还未系统开展.本研究通过对30个地方或栽培品种的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并开展系统发育、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及指纹图谱构建等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38 963 175个SNP位点和3 629 262个Indel位点,其中SNP变异在全基因组上均匀分布.主成分分析中,栽培品种聚类PC1和PC2左下角,相比地方中品系散落在坐标系不同的位置,说明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接近.此外,栽培品种衰减速度更慢,栽培品系经历了强烈的人工选择.进一步发现,工业大麻的10条染色体上约有3.56%的位点存在受到人工选择的可能,并在5号染色体鉴定出一个显著分化的位点,此位点受到了强烈的人工选择.根据SNP标记的多样性、杂合度及连锁不平衡等指标,筛选出1 008个独立SNP,其等位基因频率在0.2~0.5之间,这些SNP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相对均匀,且遗传频率适中,能够很好代表整个工业大麻基因组的变异,表明这些SNP适宜绘制了工业大麻品种特异指纹图谱.本研究结果对品种的高效鉴定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切花百合品质的综合评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切花百合品种间差异性和建立合理评价体系,本文以‘西伯利亚’‘索邦’‘木门’等10个切花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和观察其植株形态指标和瓶插寿命,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10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切花百合品种间形态指标和瓶插寿命存在一定差异,且各指标变异程度不一致,其中花色泽参数a*和b*变异系数最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23个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4.832%,可以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10个品种综合品质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L9、L10、L7、L3、L4、L6、L5、L8、L2和L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0个切花百合品种分为3类,基本上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一致。该研究摸清了几个切花百合品种间的差异性,基于本试验条件下,红巴塞、巴卡迪综合品质表现优,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评价切花百合是可行的。这些对指导切花百合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降解塑料在不同土壤填埋下热性能变化及碳元素组成分析
《核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及其共混塑料(PBAT/PLA)以及不可降解塑料聚乙烯(PE)在红壤、小粉土和青粉泥中的降解行为,采用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评估上述4种塑料在土壤填埋下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塑料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存在差异。随着降解程度的增加,可降解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c)以及熔融温度(Tm)向低温方向偏移,δ13C值有升高的趋势,%C有降低的趋势。其中,PBAT/PLA在青粉泥中填埋180 d后的失重率最大,为95.1%,其Tg由61℃降至58℃,Tc由113℃降至104℃,δ13C值从-24.1‰增加到-21.8‰,%C从54.9%降低至40.5%。表明DSC和EA-IEMS或可用于定性监测塑料在环境中的降解行为。本研究结果为可降解塑料在环境中的降解行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可降解塑料 降解性能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碳稳定同位素 碳元素含量


异位发酵床技术在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禽粪污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农村碳中和的重要方式.异位发酵床技术是一种在养殖舍外独立发酵槽中铺设垫料,收集并发酵处理养殖粪污的技术,其有效避免了传统发酵床因与动物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潜在负面影响,同时显著提高了污染物处理效率.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畜禽粪污的处理,在同步实现粪污的消纳和肥料化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异位发酵床技术在畜禽粪污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深入介绍了其作用效果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该技术进一步在养殖粪污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浙江省海岛丘陵土壤的发生特点与系统分类归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岛地理景观特殊且成土条件复杂,其土壤形成有别于大陆.为了解浙江省海岛丘陵土壤的发生特点和系统分类归属,本文对80个土壤剖面进行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数据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海岛丘陵土壤的地貌结构、母质组成、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等相对单一,但海岛规模、离陆距离、潮汐、人为活动影响频繁;地形坡度较大,石质化明显,黏化作用弱,脱硅富铁铝化作用多变,风化淋溶系数中等,复盐基现象明显,pH值和盐基饱和度较同纬度大陆高,成土环境受古代和现代双重因素影响.在该研究区共鉴定出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 4个土纲,干润富铁土、湿润富铁土、干润淋溶土、湿润淋溶土、干润雏形土、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 7个亚纲,10个土类、11个亚类和25个土族.浙江省海岛丘陵土壤形成方向基本上与同纬度大陆丘陵土壤相同,属于传统的"红壤带".
关键词: 海岛丘陵土壤 浙江省 土壤发生 成土环境 土壤分类 复盐基作用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分布规律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渣粉抗氧化活性和风味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杨梅果渣作为一种加工副产物,富含酚类、糖类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物质。为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将其加工成杨梅果渣粉,并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果渣粉物理性质、风味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样品具有更低的堆积密度,更高的L*值和a*值,同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还原力、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更强,具有高总糖含量和低总酸含量,并保留有更多的醛类、酯类和酮类成分。热风干燥样品与真空干燥样品在物理性质和抗氧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热风干燥样品中总糖含量较低。真空干燥效果最差,样品中总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较高的乙酸含量影响了杨梅果渣粉的风味。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则具有较高的果香和脂肪香。综合评价,冷冻干燥更适于加工杨梅果渣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