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造粒芝麻工艺的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芝麻食品品种,研发造粒芝麻制作工艺。以造粒芝麻成品率、均一率、稳定性为评价指标,从常见食用胶中筛选出适宜造粒芝麻的食用胶,随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工艺参数对造粒芝麻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淀粉适宜用于造粒芝麻,淀粉质量浓度、淀粉溶液添加量、静置时间会显著影响造粒芝麻的形成与品质。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获得最佳的造粒芝麻生产工艺为:6%淀粉质量浓度,淀粉溶液添加量为26%,静置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造粒芝麻的成品率、均一率与稳定性分别为93.49%、91.34%、87.94%,这为造粒芝麻的后续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淀粉 海藻酸钠 芝麻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氮高效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郑麦0943、郑麦0856和郑麦7698三个中强筋小麦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特征以及茎叶中氮组分、氮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施氮可显著促进小麦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存在明显差异。3个小麦品种中,郑麦0943氮素吸收量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氮素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且籽粒中氮素来源以后期根系氮素的吸收和转移为主,前期地上部营养体的氮素转移能力也明显强于其他两个品种;不施氮条件下,郑麦0943开花期茎叶中具有较高的营养性氮含量和较低的结构性氮和功能性氮含量,且施氮后功能性氮含量增幅最大,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也最高;不施氮条件下,郑麦7698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最低,郑麦0856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但氮素收获指数低于郑麦0943。综合而言,郑麦0943的氮肥生产效率最高,而郑麦0856的氮素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二者的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表观回收率均高于郑麦7698。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特征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调控豫中烟区烤烟品质及经济效益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氮肥施用量不当仍是影响河南中部烟区浓香型烟叶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开展了豫中烟区施氮量调控烤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含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试验在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计5个施氮量水平(0,22.5,37.5,52.5,67.5 kg·hm~(-2)),在烟株生长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并分析烤后烟叶的品质指标和香气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豫中烟区施氮水平为52.5 kg·hm~(-2)(N3处理)烟株长势最佳,该处理烟株的株高、叶数、最大叶等指标最高,且上部烟叶开片较好,能够适时落黄;所测定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上部叶氯含量也最低,并明显提高了钾/氯的比值,化学成分较协调;同时,该处理烤后中部叶(C3F)香气总量最高,达860.08μg·g-1,且其烟叶的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也达到最高。施氮量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产量、产值之间在0~52.5 kg·hm~(-2)时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但超过52.5 kg·hm~(-2)时则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52.5kg·hm~(-2)可视为当地高产、优质烟叶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的关键点

今日养猪业 2017

摘要:母猪场的设计和管理中确定后备母猪的管理流程是核心关键点之一。现阶段的母猪场设计中对后备母猪舍的设计重视不足。本文就后备母猪舍的设计和管理做一下简单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隔离驯化对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影响最大的是母猪场的防疫要求。后备母猪进群,可能会传入新的疫病,或者进群后感染场内原有的疫病。为了使猪群保持健康稳定状态,一般在后备母猪进群前对其进行隔离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粳稻抗稻瘟病基因Pi9、Pita和Piz-t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Pi9、Pita和Piz-t 3个抗稻瘟病主效基因在河南水稻新品系的分布状况。本研究对2015年河南省沿黄粳稻品种筛选试验的21份水稻新品系进行Pi9、Pita和Piz-t 3个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1个检测品系中有9个含有Pi9抗性等位基因,5个含有Pita抗性等位基因,11个含有Piz-t抗性等位基因;只有一个品系汴粳3号携带3个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菡科18、新丰1768、豫农粳13号、圣稻070、信粳1787、郑稻23和光灿8号7个材料携带两个基因的抗性等位基因。Pi9和Piz-t基因在河南水稻稻瘟病育种中利用较为广泛,Pita利用较少,今后河南水稻育种应加强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和综合利用。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9 Pita Piz-t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养猪 2017

摘要:从河南省内不同县市的部分猪场送检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到9株致病菌。为防治疾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9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他啶、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高敏;对壮观霉素、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克林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恩诺沙星不敏感或耐药;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敏感性不稳定,表现不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温结合开孔调湿包装对香椿嫩芽的保鲜效应

食品与机械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红油香椿为试验材料,4℃预冷12h后装入不同开孔面积(厚度0.06mm)的PE保鲜袋中,封口后置于冰温库(-0.5℃)中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香椿失重率、VC、可溶性蛋白、叶绿素、总多酚、黄酮、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探讨冰温结合开孔调湿包装技术对香椿嫩芽贮藏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PE保鲜袋适宜的开孔面积为141.3 mm2(占总面积的0.14%)时,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失重率,延缓VC、可溶性蛋白质、总多酚、可溶性糖、叶绿素、黄酮含量的下降,并能延缓膜脂过氧化的进程,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好地保持香椿嫩芽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冰温 调湿包装 香椿嫩芽 保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4―2015年度麦茬花生生长季,设置移动式管灌、微喷带灌溉和不灌溉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农田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孔隙度、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组成、花生产量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移动式管灌处理相比,微喷带灌溉处理的土壤体积质量、粒径小于0.25 mm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数量和花生落果率分别降低了7.6%、6.4%和66.8%,土壤孔隙度增加了8.4%,而2处理间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考虑花生产量,土壤物理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变化,微喷带灌溉是试验条件下能够降低花生收获难度的灌溉方式。

关键词: 灌溉方式 花生 土壤物理性状 落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显微CT研究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影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施肥方式是改善砂姜黑土大孔隙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研究选取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作的"砂姜黑土改良"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平台(河南省西平县)的3个处理:CK(对照,秸秆还田)、SC(常规施用化肥)和SM处(施有机肥),运用显微CT扫描田间原状土柱,采用Image J 1.51K软件及其插件对土壤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定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孔隙数量、形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孔隙度和土壤孔隙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土壤总孔隙度变化顺序为SM>CK>SC。其中,SM处理不同土层孔隙数量最多,空间变异也最大;CK处理次之,SC处理居最后。SM和CK处理的分形维数最高,土壤孔隙结构复杂且稳定,SC处理分形维数较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SM处理综合表现较优,是砂姜黑土结构改良的一种推荐施肥方式。

关键词: 土壤孔隙 施肥方式 砂姜黑土 显微CT 分形维数 黄淮海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有害生物种类鉴定、灾变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 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烟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烟草产业化的发展,以及气象因素的变化,烟草病、虫、草害种类、发生区域、危害特点较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结果有了较大变化.本成果以河南省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网为实施平台,对烟田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种类鉴定,摸清河南省烟草主要有害生物种群变化及分布特点、流行规律、损失程度,建立烟草有害生物信息数据库、烟草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决策模型,指导烟区的生产布局规划、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工作.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有害生物 种类鉴定 烟草 灾变规律 病虫害预测预报 生物信息数据库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