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介质pH对渗滤液中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0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荧光分析方法,对不同pH条件下3个填埋年限渗滤液中水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步荧光光谱表明,填埋1年及10年渗滤液DOM的同步荧光图中各峰的荧光强度pH 4时最强;填埋5年渗滤液DOM在pH 12时荧光强度最强,而pH 4时的荧光强度次之。渗滤液DOM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填埋1及5年类蛋白峰强度在pH 10达到最大,而填埋10年在pH 8荧光强度最强;可见区类富里酸峰强度在pH=10达到最大值,而紫外区类富里酸峰较强的荧光强度则分别在pH 4和10时;与类富里酸物质相比,类蛋白物质更容易受pH的影响。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强度与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强度比值[r(A,C)]受pH的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当比较不同来源DOM的r(A,C)值时,应使其pH处于同一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业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研究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来,黑龙江大豆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振兴黑龙江大豆产业,维护产业安全,需要建立非转基因保护机制;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快结构调整,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构建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空壳率与孕穗期低温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6个主要水稻品种(龙稻3号、垦稻12号、空育131、龙稻7号、龙粳16号和松粳6号)进行孕穗期低温(处理温度分别为15℃、17℃、19℃,低温持续时间分别为2、4、6和8d)处理,采用线性内插和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水稻单穗空壳率与孕穗期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敏感性水稻品种和耐冷性较强水稻品种的障碍型冷害临界温度分别为17℃和16℃;孕穗期水稻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抽穗前14~18d.15℃低温处理8d时,松粳6号、垦稻12号的空壳率明显增加,空育131空壳率小幅升高,表明松粳6号和垦稻12号对低温反应较敏感、耐冷性较弱,而空育131对低温反应迟钝,耐冷性较强;垦稻12号、龙粳16号、空育131的冷积温与空壳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随着冷积温的增加,水稻空壳率明显升高,但品种间的增幅不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柳穿鱼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柳穿鱼枝叶柔细,小花密集,花型别致,而且花期长,抗寒性强,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是非常优秀的野生花卉及育种材料。以黑龙江省野生植物柳穿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有效促进野生柳穿鱼在园林绿化中推广与应用。结果表明:最佳的插穗部位是中部茎段;扦插基质以蛭石最好;生根剂对插穗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以1.0mg/L生根剂浓度的浸泡时间60min的处理生根效果最佳;扦插时间以6月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超级稻茎秆性状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及分别的普通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茎秆各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的倒1节间长度和粗度均显著高于的对照品种,而倒2节间和倒3节间均短于对照品种;黑龙江省超级稻品种的穗颈、倒1节间和倒2节间大维管束数均分别高于其同熟期的普通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倒1节间长度、粗度、倒2节间粗、倒3节间粗与穗颈和各节间大小维管束均呈正相关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韩国丹阳大蒜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大蒜属于百合科,富含氨基酸、多种活性酶、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核酸,其中微量元素硒和锗可预防肿瘤,核酸在调整血脂上有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宾县和肇东地区平衡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效益、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宾县和肇东玉米产量及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农民习惯施肥(FP)较推荐施肥(OPT)玉米平均减产9.0%,减收914元/hm2。平衡施肥有利于玉米植株对养分的均衡吸收,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OPT处理的玉米氮、磷、钾吸收量平均增加了16.5、3.5、59 kg/hm2。苗期—大喇叭口期、拔节期以及灌浆期—成熟期是玉米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宾县和肇东两地区土壤氮和磷的平衡系数均大于1,说明氮肥和磷肥用量能满足玉米高产的需求;而钾肥用量不足。宾县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3.3%、19.0%和46.7%;肇东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0%、22.9%和48.0%。从土壤养分收支平衡及肥料利用率方面考虑,应该在本试验推荐OPT处理氮、磷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钾肥用量,以使OPT处理不断优化,达到玉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苯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有机污染物氯苯不同浓度溶液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以不同浓度的氯苯溶液灌溉,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进行了全生育期水稻生长发育的调查。结果表明,氯苯处理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的高度,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拖后抽穗、延缓抽穗进程、延迟成熟等症状;氯苯处理后水稻在产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43倍的氯苯处理其产量仅达到对照的15.4%,认为没有种植水稻的价值,用氯苯污染水灌溉的水稻,只要能生长并勉强成熟,其植株和籽粒中均不能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增李斯特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膜接合转移的研究
《中国兽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猪链球菌能否成为单增李斯特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的水平传播宿主,以携带该基因的单增李斯特菌四环素耐药菌株为供体菌株,猪链球菌的红霉素耐药菌株为受体菌株进行滤膜接合试验。同时对供体菌株进行了转移相关基因int-Tn的PCR检测。结果显示,获得19个接合子,接合转移率为4×10-7。接合子均对四环素耐药,且接合子中均PCR扩增到tetM基因,该基因克隆测序结果与供体菌中tetM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同时,从供体菌株中扩增到整合酶编码基因int-Tn。这说明猪链球菌可以成为单增李斯特菌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的水平传播宿主,并且该基因的水平转移与整合子有密切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