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武运粳3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肥(N0)、当地水稻栽培农民习惯施肥量(N1)、氮肥减量18.2%(N2)、氮肥减量+脲酶抑制剂(N3)、硫包衣尿素(N4)、树脂包膜尿素(N5)、脲醛尿素(N6)、草酰胺(N7)等8个处理(N3处理~N7处理施氮量同N2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稻田氮素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N1处理相比较,氮肥减量的N3、N6和N7处理能够确保水稻产量。(2)N6和N7处理水稻生物产量相对较低,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其产量不减的重要原因。(3)试验年度稻田共产生地表径流6次,累计地表径流水量为3.68×10~3m~3/hm~2。(4)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平均为11.34 kg/hm~2,氮肥减量条件下,通过不同缓控释肥的使用大部分能够显著降低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总氮质量浓度和总氮流失量。(5)氮肥减量的N4和N5处理使农田地表径流总氮素流失率显著降低。使用不同缓控释肥使水稻氮素偏流失率大部分得到显著降低。说明,氮肥减量条件下,脲醛尿素(N6)和草酰胺(N7)替代普通尿素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量,降低了水稻氮素偏流失率。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生生物中的应用
《海洋渔业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包括CRISPR/Cas9技术和CRISPR/Cpf1技术,与以往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高效、简便、低廉等优点,因此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里,该基因编辑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鼠(Mus musculus)、猪(Sus scrofa)等陆生生物基因编辑相关研究中。目前,该技术在水生生物中也得到了应用,如在模式生物与疾病模型的构建、基因功能解析与筛选、水生生物新品种选育、疾病控制及海洋药物研发等方面。在阐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结构、作用机制和与其它基因编辑技术比较的基础上,对其在水生生物多个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们提供帮助。
关键词: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CRISPR/Cpf1 水生生物 研究进展


基于Richards方程的百合生长动态模拟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露地条件下百合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株高、茎上叶、花茎及花苞的生长动态过程,以百合品种‘Conca D,or’为材料,在对不同器官形态发育测量的基础上,运用Richards方程对株高、叶片、花茎、花苞等器官的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生长发育模型。结果表明:株高的生长量方程为Y=48.151/(1+64.478e~(-0.235x))~(1/0.235);叶片的生长量方程为:Y=3.429/(1+0.006e~(-0.105 x))~(1/0.001);花茎的生长量方程为:Y=7.387/(1+2 245.212e~(-0.223 x))~(1/0.963 8);花苞的生长量方程为:Y=15.313/(1+841.027e~(-0.136 x))~(1/1.687),4个生长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0.985、0.994和0.989,其生长量曲线的实测值与预测值高度拟合,满足"慢-快-慢"的生长规律。4个生长方程很好的揭示了百合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生长的发育规律,能够预测花苞开裂后花被片生长的情况。
关键词: 百合 Richards生长方程 动态模拟 发育规律


耐高温、高醇醋酸菌筛选、鉴定及低能离子选育
《中国食品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腐烂的猕猴桃中初筛醋酸菌,于不同浓度乙醇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温度下驯化,得到一株在高温、高醇条件下产酸量较高的菌株WT08。该菌株在含6%(体积分数,下同)乙醇的培养基中32℃培养72 h,产酸量达39.09 g/L;在含12%乙醇的培养基中32℃培养72 h,产酸量为12.99 g/L;在产酸基础培养基中,40℃培养72 h,产酸量达到5.89 g/L。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巴氏醋杆菌。利用能量为10 keV,剂量为70×2.6×10~(13)ions/cm~2的低能N~+注入WT08菌株,在后代中选育得到耐醇、耐高温性能都提高的菌株WT08-18,该菌株最高产酸达49.86 g/L,在含12%乙醇的培养基中产酸达15.16 g/L;在基础培养基中40℃培养72 h,产酸量达10.96 g/L,且该菌株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将WT08-18菌株液体扩大培养,以体积分数3%的接种量接入成熟醋醅中,按照传统酿制工艺酿造,醋酸产量比传统酿制的提高30.54%,酒精转酸率提高18.81%,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Bsr-d1功能标记的开发和利用
《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Bsr-d1是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一个重要基因。为提高Bsr-d1基因在育种中的选择效率,根据Bsr-d1与其感病等位基因bsr-d1在功能区域存在的单核苷酸差异,设计和筛选出Bsr-d1基因不同类型的基因功能标记CAPs5-1和3Bsr-d1/3bsr-d1,结合测序分析验证,可准确鉴定出Bsr-d1的不同基因型。利用3Bsr-d1/3bsr-d1对34份籼稻品种、江苏历年来主要推广的110份粳稻品种、其他省份的13份粳稻品种、148份太湖流域地方粳稻资源和19份太湖流域地方籼稻资源进行了Bsr-d1基因型检测,筛选到携带Bsr-d1基因的籼型资源11份,271份粳型资源中均不携带Bsr-d1基因,这也说明Bsr-d1主要分布在籼型水稻资源中,在粳型资源中几乎不存在。本研究为Bsr-d1基因的育种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Bsr-d1 功能标记 CAPs 等位基因特异PCR


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得到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根据GenBank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得到hexon基因的全长序列。将PCR扩增得到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基因片段,在其两端插入酶切位点后克隆至载体pMD18T中,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正确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进行连接,构建pET-32 a-hexon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DE3)中,用1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pET-32a-hexon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的六邻体蛋白基因片段大小为2 814 bp,在1 mmol/L浓度IPTG诱导3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118 ku。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抗FAdV-4的血清和HIS标签抗体特异性识别;成功表达了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且得到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用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中,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地理种群宽体金线蛭繁殖力及其初孵稚蛭、幼蛭成活率和生长指标比较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异地引进的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苗种是否适合本地养殖,对江苏省宿迁市的骆马湖(SQ)、江苏省兴化市的乌巾荡(XH)、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WJ)、湖北省大悟县竹竿河(DWX)和黑龙江省宾县的松花江(BX) 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野生宽体金线蛭亲蛭的繁殖力,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以及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亲蛭体质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的情况下,其各自平均产卵茧数量、卵茧平均质量和平均出苗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种蛭平均体质量与卵茧的平均质量、卵茧的平均出苗数量均成正比;各地区间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黑龙江宾县稚蛭从第11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江苏3个地区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明显高于黑龙江宾县和湖北大悟县幼蛭,黑龙江宾县幼蛭从第30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研究表明,江苏3个地区的宽体金线蛭较适宜本地区养殖,夏季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在宽体金线蛭的养殖购种时最好选择与本地环境相近的亲本和蛭苗。
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 不同地理种群 繁殖力 成活率 生长指标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醋糟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醋糟添加比例对波杂山羊(波尔山羊×苏淮山羊)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选用4只体质量为(25.5±0.6)kg的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日粮中醋糟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20%、40%和60%。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0%)比较,日粮中醋糟添加比例为20%、40%、60%时,对山羊的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影响(P>0.05),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钙、磷以及能量表观消化率随醋糟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2)不同醋糟添加比例对山羊氮保留率以及氮生物学价值具有明显影响(P<0.05),氮保留率以及氮生物学价值随醋糟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提示在日粮中添加醋糟可以提高山羊对营养物质消化率。在本试验研究背景下,醋糟在山羊日粮中的最适宜添加比例为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