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设施固定管道式二相流常温烟雾系统雾滴沉积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缺乏设施专用高效施药机具,现有机具雾化性能差,农药有效利用率低,人员受毒害严重等问题,设计了设施固定管道式二相流常温烟雾系统,并结合推车式常温烟雾机,进行了喷雾性能对比试验,同时以结果期苏椒5号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作物冠层对二相流烟雾系统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试验设置二相流烟雾系统的工作气压为0. 3 MPa,液压为0. 05 MPa,施药流量为2 L/min;常温烟雾机放置在温室中间位置距离前方采集区域2 m处,风筒与水平地面呈15°倾角,向正前方喷雾,施药流量为1. 5 L/min,总施药时间为5 min。结果表明,二相流烟雾系统每个采集区域的沉积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喷头喷射方向前方约1 m处(采样点4或5,与喷头喷射方向有关),CV1稳定在25%~35%之间,反映出横向各采样点雾滴沉积量的差异和分布规律的一致性;常温烟雾机雾滴沉积量在前、中、后各区域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29%和0,导致前方(7~9 m)各采样点雾滴沉积量变异系数高达70%的原因是雾滴集中沉积在烟雾机前方的固定区域(采样点3~6),而在两侧的沉积量过低,后方(41~43 m)沉积量变异系数为0,是因为烟雾机风送距离有限导致后方各采样点无雾滴沉积。从沉积量的区间分布特性看,与常温烟雾机相比,二相流烟雾系统各采集区域雾滴沉积量的变异系数仅为13%。以上结果说明,二相流烟雾系统能够实现整个棚室的无人施药作业,且雾滴沉积分布均匀性较好;棚室内作物的存在有利于雾滴在周围叶片上聚集,雾滴沉积量在竖直高度和不同区域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不大于13%。综上所述,二相流烟雾系统工作性能稳定,雾滴分布均匀,可明显提升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能够实现人药分离作业。

关键词: 温室 常温烟雾系统 二相流 固定管道 喷雾 雾滴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素处理对2个微型月季品种扦插生根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微型月季芳香王阳台(Fragrance King Terrazza)和红宝石阳台(Ruby Terrazza)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100、200 mg/L)的生长素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以及不同切口芽距对其扦插生根和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A和IBA配比对2个品种月季生根及腋芽萌发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100 mg/L NAA和IBA联合使用对芳香王阳台扦插生根及腋芽萌发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单独使用100 mg/L IBA对红宝石阳台扦插生根及腋芽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距芽> 0~5 mm的切口距离对红宝石阳台扦插生根具有微弱促进作用,而不同切口距离对芳香王阳台生根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微型月季 生长调节剂 扦插 生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种传病害防治效果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配方。[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当咪鲜胺和戊唑醇复配比例为2∶1时,抑制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作用。噻唑膦对水稻干尖线虫的LC_(50)值为50.3513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400~100 mg/L浸种或1∶250药种比拌种,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结论]20%咪鲜胺·噻唑膦·戊唑醇悬浮剂可作为新型种子处理剂防治水稻种传病害。

关键词: 咪鲜胺 噻唑膦 戊唑醇 恶苗病 干尖线虫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黄灌溉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灌溉耕作影响下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特征情况,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对照土壤与耕作土壤,通过干、湿筛结合的方法,得到大团聚体(>2mm)、中间团聚体(2~0.25mm)、微团聚体(0.25~0.053mm)和粉+黏团聚体(<0.053mm),并测定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析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溉耕作对团聚体分布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大团聚体和中间团聚体质量分数上升,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质量分数下降,灌溉土壤团聚体分布趋势为微团聚体>粉+黏团聚体>中间团聚体>大团聚体。经灌溉耕作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大于对照土壤,不同类型的灌溉土壤稳定性基本一致,对照土壤间差异明显。除<0.053mm外,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在经过灌溉耕作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团聚体有机碳分布随粒级大小基本呈"V"形分布。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灌溉土壤高于对照土壤,其中灌溉土壤中灌淤土和潮土团聚体有机碳总量较高。未受人为灌溉耕作影响的自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总有机碳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依赖>0.053mm团聚体有机碳增加。引黄灌溉耕作有利于增加大粒级团聚体的比例,提升团聚体稳定,显著增加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灌溉耕作 团聚体 有机碳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培生菜采收中抗坏血酸钙的应用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生菜采收过程中抗坏血酸钙溶液处理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水培生菜为研究对象,采收过程中以不同浓度抗坏血酸钙溶液喷施叶面、浸切面及叶面+切面同时处理,按不同天数间隔取样检测其冷藏过程中生理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采收过程中抗坏血酸钙溶液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但对降低失重率、增加维生素C含量、降低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显著作用;其中叶面+切面1.0%抗坏血酸钙溶液处理对生菜贮藏品质保持效果最佳,溶液浓度超过1.0%后效果下降,其次为叶面处理,切面处理效果不佳。水培生菜采收过程中抗坏血酸钙溶液喷施叶面+切面,可有效提高水培生菜贮藏品质。

关键词: 水培生菜 抗坏血酸钙 采收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四氧化三铁-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去除水体中不同类型污染物,制备了一种多功能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聚乙烯醇(PVA)微球(MWCNTs/Fe_3O_4-PVA)微球,并对MWCNTs/Fe_3O_4-PVA微球进行了表征,探索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铜离子(Cu~(2+))和磺胺嘧啶(SM)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饱和磁通量为16.18eum/g;在初始温度为25℃,MWCNTs/Fe_3O_4-PVA微球用量为1g/L条件下,Cu~(2+)溶液初始pH=10,吸附平衡时间为4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6.5%,平衡吸附量达到76mg/g;SM溶液初始pH=4,吸附平衡时间为2h,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SM的吸附率最高达到65.9%,平衡吸附量达到43mg/g。制得的MWCNTs/Fe_3O_4-PVA微球对Cu~(2+)和SM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乙烯醇 磁性 制备 吸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枸杞中24种农药残留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枸杞中苯菌酮等24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 ECh 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24种农药在0.01~0.5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0.01~0.5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1.5%~10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13.1%;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净化效果好、成本低,适用于同时检测枸杞中24种农药残留。

关键词: 枸杞 残留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阴沟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对从冰鲜鸡肉中分离得到的1株阴沟肠杆菌成膜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在培养12 h、24 h、48h、72 h后细菌总数的变化,微观结构观察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的测定,分析其在生物膜形成期间的变化规律,进而为抑制生物膜形成的杀菌剂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C4在培养过程中菌数增长较快,成膜迅速,12 h后细菌总数无显著(P>0.05)变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及胞外多糖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2 h至48 h细胞逐渐聚集成团,相互之间联系紧密,胞外分泌物质增多将细菌包裹,72 h胞外分泌物质减少,细胞集团间空隙减少,形成致密结构。因此,在生物膜抑制的研究中可着重关注减少胞外物质的分泌,使细菌细胞裸露在外,有助于生物膜内细菌的杀死。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生物膜 胞外分泌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烫漂后速冻和直接速冻对青虾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青虾为试验材料,研究青虾离水后直接速冻和烫漂后速冻2种前处理方式对其冻藏品质的影响。检测青虾在-18℃条件下贮藏过程中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持水力、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及感观品质的变化。结果发现,烫漂后冻藏青虾在贮藏过程中持水力下降幅度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显著低于直接冻藏青虾(P<0.05);烫漂处理后速冻的青虾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相较于新鲜样品分别下降15.48%、17.94%,下降幅度低于直接速冻的青虾(15.60%、50.97%);利用GC-MS测得青虾虾肉的挥发性成分共30种,主要有醛、酮、醇、烃类等化合物,不同前处理方式对产品风味有着一定影响作用。试验得出热烫后速冻青虾在冻藏过程中能较好地保持青虾的品质及其风味。

关键词: 青虾 烫漂 速冻 品质 贮藏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hexon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 V-4)六邻体蛋白(Hexon),本研究通过PCR从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到hexon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 Fast Bac-1,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 Fast Bac-hexon,将其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并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 Bacmid-hexon,将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 BV-hexo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Sf9细胞中的Hexon蛋白能够与血清4型禽腺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蛋白质分子量约110 000,表明Hexon蛋白在Sf9细胞中获得良好的表达。

关键词: 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 六邻体蛋白 hexon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