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研究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文章总结了2021—2023年湖北省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创新中心”)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省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研发有价值的成果、打造有活力的团队和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省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加快湖北省从农业科技大省向农业科技强省转变的步伐。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成效 实践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果类蔬菜秸秆堆肥对菠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菠菜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方法,研究了1 L基质中施用茄果类蔬菜秸秆堆肥(SC)50、75、100、125 g及商品有机肥(OF)50 g作底肥对菠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茄果类蔬菜秸秆堆肥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SC后显著提高了菠菜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分别增加34.8%~77.9%、76.4%~129.6%、38.6%~173.5%、28.1%~172.5%、35.2%~100.9%、21.4%~127.2%.施用适量的SC后显著提升菠菜的品质,硝酸盐含量和酸度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分别降低8.8%~34.2%、3.3%~23.3%,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糖酸比则分别提高101.4%~173.3%、11.4%~28.8%、4.8%~88.6%、21.8%~156.5%.SC的最佳施用量为50 g·L-1(SC1).SC1对菠菜增产效果不及OF,但对品质改善效果优于OF,其中硝酸盐较OF分别显著降低31.2%,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则显著增加66.8%、112.0%、156.2%.SC中高EC值是影响菠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子.因此,茄果类蔬菜秸秆堆肥可作为有机肥用于菠菜无土栽培中,在应用中考虑含高盐分的堆肥对蔬菜生长和基质盐分积累的问题.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秸秆堆肥 菠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对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解析方面棉花基因组学的进展,CRISPR-Cas9技术、基因编辑效率和精度的优化等基因编辑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转录组学和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技术在棉花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棉花 分子育种 基因组 基因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理活性包装对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普通PE包装(CK)和物理活性包装(Physically active packaging,PA)对采后香菇贮藏品质、呼吸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将其置于(4±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12 d,每隔3 d测定其感官品质、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呼吸速率、呼吸及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能量物质及能荷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PA处理延缓了香菇感官品质的劣变进程,抑制香菇失重率的增加,减缓香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降低香菇呼吸强度,延缓其呼吸峰值的出现。进一步研究表明,PA处理下香菇能维持较高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酶活性水平,抑制了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PGI)、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酶活性的快速升高。同时,PA处理还能抑制香菇ATP、ADP的降解,维持较高的能荷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香菇的感官品质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MDH、ATP、能荷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ADP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失重率、AMP呈现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表明在物理活性包装条件下,香菇贮藏品质与能量水平紧密相关。因此,物理活性包装能有效抑制香菇采后呼吸及能量代谢,维持香菇的贮藏品质,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物理活性包装 香菇 贮藏品质 呼吸代谢酶 能量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培育黄淮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0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短缺问题,开展产量与赤霉病抗性协同改良,为该麦区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种源。【方法】以苏麦3号为供体亲本(抗源),以矮败周麦16、周麦16、轮选136和轮选6号为受体亲本,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合Fhb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技术(简称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快速获得DH系,并对这些稳定品系进行株高、抽穗期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评价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共获得51份半冬性、矮秆、白粒且携带Fhb1的DH系。在2个环境(2020河南和2020北京)下,51份DH系平均病小穗数分别为5.7和7.3,平均严重度分别为27.7%和35.2%,与中感对照淮麦20无显著差异;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3 t,略低于对照品种周麦18(8.5 t)。结合赤霉病抗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结果,选择DH116(轮选20)作为重点系进一步进行赤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鉴定。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发现,轮选20在4个环境下均达到中抗-高抗对照抗性水平;每公顷产量在2个环境下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每穗小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比对照抽穗更早、植株更矮(P<0.05)。轮选20两年区试分别比对照百农207增产4.6%和1.7%,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3.5%;区试利用喷雾和单花滴注2种接种方法综合评价轮选20为中感-中抗赤霉病。分子标记检测发现,轮选20携带半矮秆基因Rht-D1b;在已知春化基因Vrn-A1、Vrn-B1和Vrn-D1位点均携带隐性等位基因。通过小麦660K SNP芯片分析显示,轮选20与4个亲本有64.7%SNP是一致的,亲本周麦16、轮选136、轮选6号和苏麦3号对轮选20的直接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9.8%、12.6%、6.1%和11.5%。【结论】利用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实现了小麦高产和赤霉病抗性协同提高,培育出符合黄淮冬麦区生态类型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轮选20。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Fhb1 矮败小麦 双单倍体 黄淮冬麦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超级稻产业发展策略与粮食产能提升路径探析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提升水稻产能是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农业生产背景下,提产能越来越依靠提单产,而品种突破是提单产的最有效途径。详细阐述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主要做法,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结果发现,湖北超级稻产业发展存在冠名品种数量不多、良种良法配套不足、推广主体意愿不强的问题,提出强化优势特色品种选育攻关、强化优质绿色技术推广示范、强化种业企业扶优扶强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和高质量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提供支持。

关键词: 产能提升 湖北省 超级稻 发展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劲动力。系统总结分享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过程中的成果经验、发展动态,剖析了共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需求导向、强化协同创新、强化科企对接、强化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创新、强化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等共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螯合钙对太秋甜柿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落叶果树 2024

摘要:以5年生太秋甜柿树为试材,于生长发育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3个浓度的螯合钙肥,研究对太秋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螯合钙喷施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叶面喷施螯合钙1 000、500、200倍液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太秋柿叶片生长量、光合色素、光合作用以及果实品质,其中500倍液提高程度最为显著,是太秋甜柿叶面喷施的适宜浓度。

关键词: 螯合钙叶面肥 太秋甜柿 叶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叶黄酮对鸡胚接种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作为疫苗佐剂对新城疫(ND)疫苗鸡胚接种的免疫效果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8胚龄SPF种蛋108枚,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不注射任何物质)、TS组(注射0.1 mL 103.0 EID50/0.1 mL 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C 疫苗株)和 BLF+TS 组(注射 0.1 mL 含2%BLF和103.0 EID50/0.1 mL的NDV TS09-C疫苗株的混合液),每组36枚种蛋.试验期间,统计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鸡的存活率,在雏鸡7、14、21、2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3只进行屠宰,采集脾脏、法氏囊、胸腺组织,统计免疫器官指数;采集雏鸡翅下静脉血液,测定血清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在雏鸡28日龄时使用NDV强毒株F48E9进行攻毒保护试验,攻毒后每天观察试验雏鸡状态,记录体重变化情况,并于攻毒后第3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雏鸡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肺脏和气管组织并检测雏鸡不同组织病毒载量.[结果]鸡胚接种后,BLF+TS组雏鸡孵化率为100%,存活率为97.22%.与TS组相比,21~28日龄时BLF+TS组雏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y)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BLF+TS组雏鸡存活率为100%,攻毒后2~4 d BLF+TS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攻毒后3~7 d时BLF+TS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高于TS组(P<0.05).BLF+TS组雏鸡攻毒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组织的病毒载量显著低于TS组(P<0.05).[结论]BLF作为免疫佐剂可安全进行鸡胚接种,而且能够帮助雏鸡建立早期免疫保护,进一步提高ND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鸡胚免疫疫苗佐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鸡胚接种 竹叶黄酮 新城疫疫苗 疫苗佐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湖北省糯高粱区域试验综合评价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因型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变异占主导地位(57.04%),其次为基因型×环境互作(31.27%);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综合分析表明,试点荆州(E1)被认为是理想试点,川糯粱2号(G1)和金皮糯1号(G8)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与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推广的糯高粱品种以及适宜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糯高粱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