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SIRT1基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中生殖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SIRT1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中的作用,采用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处理猪卵巢颗粒细胞,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和生殖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分析SIRT1基因与生殖激素受体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可剂量依赖性地调节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SIRT1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可引起ER2、FSHR、LHR表达量上调,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 6、0.519 7和0.140 7。说明,SIRT1基因参与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受体表达调控,可影响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二态性InDel位点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开发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发展,可以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挖掘基因组特异的插入/缺失(In Del)位点,这使In Del分子标记的开发成为可能。本研究利用327份玉米自交系的测序数据,通过全基因组结构变异评估发现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25 847个In Del位点。利用PIC值≥0.30的3 304个位点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和群体结构分析,其结果与利用SNP位点分析获得的结果高度一致,说明这些多态性较高的In Del位点可以作为代表性标记用于玉米遗传组成的差异分析。采用53对PCR引物进行扩增试验,发现这些In Del引物具有位点专化特征并且其杂交种鉴定的平均杂合率为0.569 2,表明这些标记能准确鉴定出玉米杂交种的杂合度。
关键词: 玉米 二态性InDel位点 系统发育树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及西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盆栽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沼液保湿和淹水处理对马肝土和潮土微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沼液处理土壤21 d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和病原菌的消减效果较好。两种土壤中,铵强化沼液淹水处理西瓜枯萎病发病率均最低。沼液保湿处理发病率平均比对照降低15%。马肝土中,铵强化沼液淹水处理尖孢镰刀菌数量最少;潮土中秸秆沼液淹水处理对病原菌数量的消减效果最好。沼液处理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以及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其中沼液淹水处理提高幅度更大。对各处理Biolog-ECO板孔平均颜色变化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沼液淹水处理、沼液保湿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水保湿对照处理有明显差异。沼液淹水和铵强化沼液淹水处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秸秆沼液淹水处理则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对白鱼脂肪分解氧化的抑制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鱼体脂肪酶活性、脂肪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对鱼体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考察茶多酚及增效剂对白鱼中脂肪分解和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40℃、光照条件下24 h后,浓度为0.15%茶多酚+0.05%柠檬酸处理对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活力的抑制效率分别为46.00%、85.90%,对丙二醛和过氧化值的抑制率分别为59.03%、32.78%,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0.15%二丁基羟基甲苯处理)。GC-MS分析显示,抗氧化剂处理的白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抗氧化效果最优的是0.15%茶多酚+0.05%柠檬酸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生防效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生物防治效果。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41B-1对白绢病菌的抑制效果;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用41B-1发酵菌液对花生进行灌根,然后挑战接种白绢病菌,检测对白绢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1B-1能抑制白绢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破坏菌丝结构,减少菌核数量;41B-1能在培养基质和植株根系内部长期生存,并诱导植株产生防御反应,灌根处理植株对白绢病表现出明显的抗性,防效高达93.9%。因此,41B-1菌株可以作为防治花生白绢病的生防菌剂。
关键词: 花生白绢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江稻区水稻纹枯病病情扩展时间动态模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2014-2015年对江苏沿江稻区纹枯病病斑最高点离地面高度及病株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模型的分析拟合。结果表明,纹枯病病情随时间增长而蔓延扩展,应用SPSS曲线拟合病情随时间(t)变化的动态模型,根据各模型的检验参数分析比较,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幂函数、Logistic函数的拟合程度较好,其中Logistic函数更能反映病情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根据Logistic函数分析得出的病斑最高点离地面高度Logistic函数曲线,计算得Logistic函数曲线的2个特征值t1等于12.79 d,t2等于42.05 d,曲线拐点为27.42d;病株数Logistic曲线的特征值t1、t2分别等于12.89 d和18.16 d。由此可见纹枯病初见病株后的13~42 d,是病情发展最快的时期,因而纹枯病防治的起始时间应掌握在病情突增期之前,即见病后的13 d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猪圆环病毒P1-ORF1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ORF1的构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类猪圆环病毒P1-ORF1能否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通过PCR技术扩增P1-ORF1基因,利用pc 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 DNA3.1(+)-ORF1,通过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介导转染PK-15细胞以表达P1-ORF1基因,再通过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鉴定该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从转染的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ecombinant DNase I处理除去基因组DNA后,RT-PCR能够扩增出359 bp的目的片段;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c DNA3.1(+)-ORF1重组质粒样品能够与抗P1-ORF1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类猪圆环病毒P1-ORF1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ORF1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P1-ORF1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ORF1 pc DNA3.1(+)载体 RT-PCR 免疫组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粳稻品种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有机肥替代化肥条件下,设置5个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处理,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水稻生长季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GWP)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稻季CH_4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排放量大小差异显著,单施化肥(M1)、25%有机肥(M2)、50%有机肥(M3)、75%有机肥(M4)、100%有机肥(M5)替代化肥处理稻季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03.37、242.06、255.04、288.06、334.46 kg·hm-2;不同处理稻季N_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但排放量大小差异显著,M1、M2、M3、M4、M5处理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96、3.43、3.27、2.97、2.60 kg·hm-2;(2)不同处理稻季排放CH_4和N_2O产生的增温潜势高低顺序为:M5>M4>M3>M2>M1,M5处理的增温潜势为9 136.8 kg·hm-2;(3)有机肥替代化肥与单施化肥比较,增加了太湖地区的稻田温室效应,但是,50%有机肥替代化肥的M3处理在获得较高水稻产量的同时,其单位产量的全球增温潜势在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中表现为最低,是相对适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替代比例。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 配施比例 稻田 CH4 N2O 增温潜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对植物乳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在莴苣泡菜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考察在600 W微波功率下照射0、30、60、90、120 s后,悬浮于100 m L生理盐水及100 g接种发酵莴苣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存活情况,获得适合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剂量。然后以巴氏杀菌为对照,对微波杀菌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质构、色泽和感官评价等感官品质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应用价值较好的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工艺。结果表明,应选择莴苣的中下部为取样部位,以消除其形态结构不均匀性导致的质构和色泽测定误差。100 m L生理盐水中植物乳杆菌(菌种密度为3.4×108CFU/m L)的微波杀菌剂量为600 W,90 s。100 g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剂量为600 W,120 s。与巴氏杀菌泡菜相比,微波杀菌泡菜硬度及弹性增加,咀嚼性无显著差异(p>0.05),L*下降,b*上升,感官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微波杀菌可作为莴苣泡菜的杀菌方式应用于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