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杂交粳稻申优693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杂交粳稻申优693(申6A/R693)的父母本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粳稻 申优693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RT-PCR检测猪流感病毒及血清亚型

中国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流感病毒各血清亚型NP基因,H1、H3亚型HA基因,N1、N2亚型NA基因核苷酸序列,经DNAstar软件类比选择保守区设计引物,sPCR筛选出引物对,用于扩增猪流感病毒NP基因、血凝素H1/H3亚型、神经氨酸酶N1/N2亚型基因片段。根据NP、H1N1、H3N2亚型引物扩增片段大小和反应条件的差异,将各引物配比组合,形成引物组合,建立多重RT-PCR体系。经对不同亚型模板的扩增、检验,建立的2个多重RT-PCR体系可用于猪流感病毒及H1/H3血凝素亚型、N1/N2神经氨酸酶亚型的快速鉴别、诊断。特异性试验检测多重RT-PCR不能扩增其他猪病毒核酸,核酸的最低检测量达0.2ng。采集临床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猪肺、鼻腔棉试子等85份,与鸡胚分离及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比较,阴性样品检测符合率达100%。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血凝素亚型 神经氨酸酶亚型 多重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逆相关DRE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REB转录因子即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可以特异地与DRE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低温、高盐)中激活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使植物能够耐受水分胁迫的影响。本文介绍DREB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表达调控以及在抗逆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DREB转录因子在信号传递和调控网络方面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转录因子 DREB 基因调控 顺式元件 胁迫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季高温对大白菜不同发育期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大白菜在夏季高温下不同发育期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组合)大白菜脯氨酸含量在苗期大于其他时期,对高温较敏感;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以及CAT活性均出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并且CAT活性在耐热性品种(组合)与热敏性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OD活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POD的活性则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耐热组合与早熟5号差异显著。说明各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可能与大白菜耐热性的生化机理有关。

关键词: 大白菜 夏季高温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质 丙二醛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沪油15中AP2/ERF-B3亚族转录因子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细胞周期、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本文利用油菜UniGene数据库,以拟南芥AP2/ERF-B3亚族转录因子保守序列为信息探针,分离得到2个油菜AP2/ERF-B3亚族的转录因子BnaERFB3-1和BnaERFB3-2。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双低甘蓝型油菜沪油15的DNA和cDNA中克隆了上述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BnaERFB3-1-Hy15和BnaERFB3-2-Hy15转录因子与电子克隆的基因序列差异很小,均只有1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且都没有内含子。从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序列比对、进化树、功能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无序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BnaERFB3-1-Hy15和BnaERFB3-2-Hy15是亲水性蛋白,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与AtERF5相似,BnaERFB3-1-Hy15和BnaERFB3-2-Hy15蛋白无序化程度大于拟南芥AtERF5。通过分析EST丰度显示,BnaERFB3-1的表达集中在种子中,而BnaERFB3-2的表达则集中在根中。另外,将上述基因分别构建入酵母表达载体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油菜抗逆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转录因子 AP2/ERF-B3 亚族 生物信息学 进化树 油菜沪油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种植业农用化学品投入动态分析与控制对策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分析了2000-2005年崇明县种植业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并结合崇明岛的气候、农业生产及地域等特点,探讨了农用化学品使用对崇明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为把崇明建设成生态岛,提出了农用化学品控制对策。

关键词: 崇明 种植业 农用化学品 动态分析 控制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叶片理化性质差异与抗番茄刺皮瘿螨性

昆虫知识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个不同类型番茄品系理化性状与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Massee)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刺皮瘿螨在多茸毛性状品系YZ618上种群数量最低,显著低于少茸毛性状品系YZ504和常规品系YZ413。螨在3品系植株分布不同,抗螨品系YZ618上部螨量几乎灭绝,感螨品系YZ504上部螨量显著多于中下部,常规品系YZ413上中部螨量多于下部。3品系叶组织内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scorbate peroxidase,ASP)的活性受该螨为害后均提高,但抗螨品系YZ618反应更灵敏。相关分析表明,PPO是螨害诱导产生的抗螨生化因子,ASP是植物本身具有的抗螨生化因子,POD与抗螨性的关系不大。

关键词: 番茄刺皮瘿螨 抗螨性 PPO POD AS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microRNA的计算识别

华北农学报 2008 CSCD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根据已知植物miRNA(microRNA)的各种特征,设计miRNA预测程序-MirFinder,从葡萄全基因组范围中预测出146条miRNA,然后利用葡萄中已知的miRNA对这146条miRNA进行同源检索,发现其中98条与已知的miRNA完全相同,另外48个为新发现的miRNA。这些新发现的miRNA基因属于21家族,其中8个家族之前未在葡萄中报道过,为葡萄中新发现的miRNA家族,共有20个miRNA。根据植物miRNA和其靶基因间存在较高的序列互补性,预测新miRNA家族的靶基因,结果表明其中6个miRNA家族存在靶基因。

关键词: 葡萄基因组 microRNA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黄瓜嫁接后的生长、光合及品质特性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欧洲型黄瓜品种春秋王和华南型品种沪杂6号分别嫁接到南瓜品种中原共生Z101和圣砧三号砧木上,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嫁接组合和相应自根苗的生长、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苗株高的增长量明显高于自根苗,春秋王嫁接组合春/中和春/圣之间株高差异不明显,而沪杂6号嫁接组合沪/圣的株高明显高于沪/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都高于自根苗;以圣砧三号为砧木的两个嫁接组合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高于相应的自根苗;可溶性糖含量除春秋王/圣砧三号外,其他嫁接组合都高于自根苗;所有嫁接组合果实中的Vc含量都比自根苗有所降低,即黄瓜嫁接后植株的生长势都明显增强。不同类型黄瓜品种嫁接的砧木不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中营养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关键词: 黄瓜 嫁接 生长 光合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吖啶橙诱变提高枯草芽孢杆菌G3抗真菌活性

植物病理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G3菌株正在登记为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生物杀菌剂。为改进该菌的抗真菌活性,用诱变剂吖啶橙诱变得到20个突变株,其中5个突变株Ga1、Ga8、Ga12、Ga1和Ga19在肉汤和PDA平板上形成粘液状菌落,完全不同于出发菌株。PDA平板抑菌圈试验,突变株对番茄叶霉菌和黄瓜灰霉菌产生比野生株G3更大的透明抑菌圈。其中Ga1菌株对番茄叶霉菌和黄瓜灰霉菌的抑菌带宽分别是G3的1.71和1.69倍。用番茄叶霉菌为指示菌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突变株固体培养物或摇瓶培养物以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有效抑菌中浓度(EC50)表示的抗真菌活性皆高于G3菌株。抗真菌活性以Ga1>Ga8>Ga19>Ga12>Ga13>G3为序。参试菌株培养物的抗真菌活性与菌量(CFU)不相关,而与甲醇抽提代谢物的干重,尤其是伊枯草菌素A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突变株Ga1抗真菌活性最强,固体培养物或摇瓶培养物均是G3的3倍左右。摇瓶培养时,伊枯草菌素A动态分泌曲线表明,Ga1菌株产生比G3更多的伊枯草菌素A。Ga1菌株增强了合成伊枯草菌素A的能力。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 伊枯草菌素A 诱变育种 吖啶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