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不同生长阶段的芹菜与生菜的净水能力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选择具有高效净水能力并适合鱼菜共生系统的经济植物,以期为提高系统的环境净化能力奠定基础。建设了浮阀型鱼菜共生系统,以不同大小的芹菜、生菜、罗非鱼为实验材料,考查了36天的水质变化情况。长期(36天)试验结果显示,小芹菜系统的含氮污染物的最高值均较生菜及大芹菜低,且最早达到稳定状态;而总磷变化趋势三者相近。短期(24 h)静态试验结果显示,小芹菜的TAN、NO2-N及NO3-N去除率最强,分别为39.85%、26.33%及61.11%;生菜次之,分别为30.79%、17.15%及35.90%;大芹菜最弱,分别为17.76%、12.93%及24.66%;然而,TP检测结果显示,生菜对磷的去除率为62.9%,显著高于小芹菜的44.79%及大芹菜的14.60%。综合以上结论得出,小芹菜、大芹菜和生菜中,小芹菜的除氮能力最强,生菜的除磷能力最强。

关键词: 经济植物 生长阶段 净水能力 鱼菜共生 小芹菜 大芹菜 生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和钠离子/钾离子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与组织结构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对体质量为(1.35±0.37)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开展了盐度(2、4、8、12、16)和钠离子/钾离子(Na+/K+)(27、50、75、100、125、150)双因素胁迫实验,分析其对凡纳滨对虾的72 h成活率及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a+/K+大于7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盐度大于8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随Na+/K+的降低而升高。在Na+/K+为27~75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大于66.67%。Na+/K+为100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在盐度12和16下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69.78和60.15 h。Na+/K+为125条件下,盐度8、12和16下的LT50分别为76.23、62.61和49.10 h。Na+/K+为150条件下,盐度4、8、12和16下的LT50分别为87.24、68.65、59.4和39.95 h。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a+/K+、盐度与凡纳滨对虾幼虾第72小时的成活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组织切片显示,当盐度大于8时,高Na+/K+对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空泡化或自溶,组织细胞间隙变大、解体,且组织结构损伤程度随盐度的上升而加重。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钾胁迫 盐度 成活率 半致死时间 组织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

科学养鱼 202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变化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为了解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现状,于2017~2019年对三峡库区干流和9条重要支流开展鱼类种类组成调查,于2018年对库尾木洞、库中云阳和库首巫山干流江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同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共采集到鱼类149种,隶属于10目25科9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0种,外来物种20种,喜流水鱼类67种,喜静缓流鱼类82种。研究表明:总物种数与水库运行前相比持平,但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土著种和喜流水性鱼类显著减少,外来种增多;小型鱼类在资源量中占据优势,大中型鱼类资源退化;喜流水鱼类仅在库尾渔获物中占据优势,库中和库首江段渔获物以喜静缓流鱼类为主;干流特有种种类数和资源量均显著下降,支流仍分布有较多特有鱼类;外来种在库中和库首渔获物中占据一定比例,其大量繁衍和发展可能给该水域土著种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三峡库区蓄水过程显著影响了鱼类群落结构。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群落结构 种类组成 渔业资源 特有种 外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鲟科一新记录种-小体鲟

动物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被认为自然分布于额尔齐斯河,但至今尚无发现该种的文献报道,在额尔齐斯河是否确有分布还存疑问。2019年9月,在中国额尔斯斯河下游(185团)采集到鲟类标本1尾,全长91.5 cm,体重5 520 g。标本背骨板11,侧骨板64,腹骨板12;口腹位,较小,口下唇中间断裂;鳃耙数17,符合小体鲟的形态特征。利用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序列(1 141 bp),对鲟属10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该种与分布于鄂毕河、多瑙河的小体鲟遗传距离最近(序列分歧为0~0.000 2),并在进化树中聚为一支,应属于种内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该标本即为小体鲟,在额尔齐斯河首次被发现,为中国鲟科分布新记录种,标本保存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鱼类标本馆(标本号80092871)。

关键词: 小体鲟 额尔齐斯河 分布新记录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化射流式深水网箱网衣清洗装备的性能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网箱网衣附着污损生物的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文章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样机试验,分析了淹没环境不同工况下清洗装备喷嘴的空化特性,获取了不同入口压力、喷嘴孔径(d)的清洗装备网衣挂板清洗清洁率,探究了空化射流作用下深水网箱网衣污损生物的去除机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额定流量下,喷嘴孔径为0.6~1.0 mm,喷嘴最大气相体积分数呈增大趋势,d=1.0 mm喷嘴有最大气相体积分数(37.5%);距离喷嘴40 mm的射流流速减小了85.57%~96.98%,淹没环境对喷嘴流速有显著阻碍作用。进一步水槽清洗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压力为18.8 MPa、d=0.8 mm时该清洗装备有最大养殖网衣清洁率(79.76%);贝类污损生物在清洗装备空化射流冲击作用下主要以壳体破碎的形式脱落,清洗以后具有较强吸附力的贝类软质足丝盘为主要残留物,网面泥土完全清除并呈现出养殖网衣原色。

关键词: 网衣清洗装备 清洁性能 深水网箱 计算流体力学 水槽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动物色氨酸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色氨酸是一种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5-羟色胺、褪黑素、烟酸等代谢物的前体物质,也是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除蛋白质合成功能外,还具有调控摄食量、缓解应激反应及提高免疫、抗氧化能力等生理生化功能.本文就色氨酸的代谢途径、水产动物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及色氨酸对摄食、免疫等方面的调控进行综述,以期为色氨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动物;色氨酸;需要量;应激;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螯螯虾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淡水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广东和台湾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2个红螯螯虾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在2个红螯螯虾群体中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广东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2.619、0.438、0.505,台湾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2.829、0.492、0.592。广东群体和台湾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65和0.538。红螯螯虾2群体的Shannon指数(H)均大于1,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969。研究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广东和台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2个群体的遗传分化较大,通过群体间的杂交可有效避免近亲繁殖。

关键词: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源有机碳对黄河口及周边近海4种常见鱼类的营养贡献

海洋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黄河输送陆源有机碳对河口以及近海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补充作用,通过多元相似性分析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等4种常见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差异,并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R语言包(SIAR)计算了陆源有机碳对4种鱼类的营养贡献。结果表明,尽管在时间(R=0.08,P<0.01)、空间(R=0.19,P<0.01)尺度上,4种鱼类碳氮稳定同位素均差异不大,但陆源有机碳对其营养贡献空间和时间变化明显。陆源有机碳对4种鱼类的营养贡献在夏季较秋季高4.3%~32.0%,黄河口区域较近海高12.4%~19.8%。

关键词: 陆源有机碳 营养贡献 稳定同位素 MANOSIM SIA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向渔政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态势分析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

摘要: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提供的网络安全分析不充分,未能提供有效的网络安全态势信息,需要开展网络分析数据分析挖掘,准确识别网络威胁行为。以渔政管理信息系统为例,研究面向网络分析数据的多源网络数据融合与分析方法和数据关联关系挖掘模型,实现网络分析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利用。首先,融合CVE、CNNVD等多源网络知识资源对网络安全分析数据中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构建网络漏洞数据库。其次,对数据属性特点、分布情况分析研究,掌握网络攻击事件类型分布。最后,构建网络攻击事件关联分析模型,实现漏洞关联关系分析。基于以上研究,实现了网络安全分析数据的知识提取与模式识别,分析了系统网络安全态势、网络攻击特点、不同漏洞被利用的关联关系。研究提供了网络安全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的解决方案,为各类信息系统基于网络安全分析数据的再挖掘、再利用提供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分析数据 网络态势分析 数据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