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背天葵MBW相关调控因子转录组测序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取紫背天葵(Cynura bicolor)花青素合成相关转录调控因子MBW家族基因,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转录功能基因组测序后组装,再通过Pfam、Swiss Prot和Nr数据库搜索,共获得138个MBW相关Unigene,分别有42个MYB、67个b HLH、15个b HLH-MYB和14个WD40,其中目前已报道与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的MYB、b HLH、b HLH-MYB和WD40分别为11、33、6和3个。这为进一步研究紫背天葵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理和相关基因克隆等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SYBR GreenⅠ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 pleuropneumonia,CCPP)的病原。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Mccp F38株(No.LN515398.1)arcD(MCCPF38_00114)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Mccp的SYBR GreenⅠ q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Mccp,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绵羊肺炎支原体(Myplasma ovipenumoniae,Mo)、羊传染性脓疱毒(Orf virus,ORFV)、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等羊常见病原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79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说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本研究建立的检测Mccp arcD基因的SYBR GreenⅠ qRT-PCR方法为CCPP的临床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Mccp感染水平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 SYBR GreenⅠ q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饼干加工过程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规律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饼干制品中常有增塑剂检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防止饼干制品中增塑剂污染的关键。本文针对饼干加工工艺中涉及塑料制品的加工环节,采用特制的含6种增塑剂的PVC膜对饼干加工过程中增塑剂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间和温度是增塑剂发生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6种增塑剂的迁移量随之增加,特别是高温的饼胚,增塑剂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迁入。DINP和DIDP的迁移速率高于DBP、BBP、DEHP和DNOP。在饼干加工的各个环节,原料或成品与含增塑剂的平台、容器或包装物接触均可导致增塑剂向饼干中的迁移。其中长时间的包装物接触是增塑剂迁移的主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4个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茶叶学报 》 2018
摘要: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利用17对SSR对94个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6个自然杂交后代群体的亲缘关系分为3种类型,第1种茗科1号(金观音)、金牡丹、悦茗香和白鸡冠的自然杂交后代群体与其亲本关系密切;第2种福云6号自然杂交后代群体分别与福云6号和乌龙茶资源亲缘关系较近;第3种紫玫瑰自然杂交后代群体未与紫玫瑰聚类在一起;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群体遗传多态性最高,分别与肉桂和矮脚乌龙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结构分析表明,94个茶树种质资源分为3类群,分别为闽南高香资源类群属性、闽北乌龙茶种质资源类群属性、乌龙茶与绿茶种质资源混合类群属性。
关键词: 茶 自然杂交种 EST-SSR 遗传关系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豆不同品种和叶龄对叶片氨基酸形成的影响和聚类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木豆(Cajanus cajan)叶片的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对19份种质资源和1~3叶龄的木豆叶片氨基酸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和叶龄的木豆叶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苏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7%、0.70%和0.48%,非必需氨基酸以丝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69%、0.66%和0.44%。除赖氨酸和丙氨酸外,其余15种氨基酸含量在木豆叶片中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种质资源的木豆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可将19个木豆种质资源划分为低氨基酸型(I)、中氨基酸型(II)、中高氨基酸型(III)、高氨基酸型(IV)等4大类型。这为高品质木豆叶茶的加工与高氨基酸木豆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梨新品种“新玉”与“晚翠”区域适应性研究初报
《中国南方果树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分别以当地主栽早熟梨品种"翠冠"和中熟梨品种"黄花"为对照,在福建省建宁县建立区试园,对引进的早熟梨新品种"新玉"、中熟梨新品种"晚翠"进行区试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新玉果实成熟于7月5—8日,单果质量317.8g,极显著大于翠冠,外观综合评价优于翠冠;果汁、风味、类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翠冠均无明显差异,品质综合评价均为上,作为早熟梨品种具有较大市场空间,但易感染叶部病害,早期落叶发生程度较重,持续丰产性较差,宜在海拔较高的区域科学发展种植。晚翠单果质量达378.9g,极显著大于黄花,外观综合评价与当地主栽中熟梨品种黄花相当;果汁特多,果肉松脆,风味甜,品质综合评价为上,优于黄花,且树势强壮,成枝力较高,中、长果枝结果能力和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均强,并较抗叶部病害,不易发生发生早期落叶现象,早结性与持续丰产性好,可在黄花梨产区作为更新换代品种加以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