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雌性胚胎的组织形态学初步研究
《蚕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中Z染色体携带致死基因l2的雌性胚子(简称l2胚子)致死的时间和原因,收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平2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雌性黑卵,解剖获取胚胎后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发育时期的l2胚子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形态观察可见l2胚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和能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没有区别,但l2胚子发育至晚期的己2期,约有一半胚子的体表未能正常着色,因此推断那些仍没有正常着色的胚子即为致死的l2胚子。通过胚胎的半薄切片观察发现,己2期l2胚子的组织器官结构完整,与正常发育的雌性胚子之间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结果提示:l2胚子死亡可能不是由于胚胎组织结构异常造成的,有可能是在己2期胚子停滞发育致死。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雌性胚胎 组织形态学 半薄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花花器性状在F_1代变异及相关联的SRAP分子标记
《林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器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观赏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菊花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花器性状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瓣性和花色等组成。由于栽培菊花的遗传背景复杂,存在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近交衰退等现象,给菊花目标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张飞等(2008)研究了花器性状在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情况;菊花部分性状在杂种一代的变异情况也有相关报道(徐文辉等,2000;陈发棣等,2003;蒋甲福等,2003),但是研究的样本群体都比较小。赵静媛等(2009)成功筛选出与地被菊株型
关键词: 菊花 花器性状 SRAP 关联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Bt9875杀虫晶体蛋白可诱导Caspase和Bcl-2家族参与调控HL-60细胞凋亡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Caspase家族与Bcl-2家族参与调控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Bt9875杀虫晶体蛋白对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影响。本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了杀虫晶体蛋白诱导HL-60细胞凋亡后的Caspase家族的活性和Caspase凋亡酶抑制剂对杀虫晶体蛋白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了杀虫晶体蛋白诱导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降解、Bcl-2/Bax调控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杀虫晶体蛋白作用HL-60细胞后,激活了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在48h内Caspase家族抑制剂(Z-VAD-FMK)、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和Caspase-9抑制剂(Z-LEHD-FMK)均可显著抑制杀虫晶体蛋白诱导的细胞凋亡;杀虫晶体蛋白可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观察到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初步证明了Bt9875杀虫晶体蛋白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是由Caspase家族和Bcl-2家族共同调控的,线粒体途径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杀虫晶体蛋白 HL-60细胞 Caspase 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组高效木质素降解复合菌的筛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质素的有效降解是秸秆等农业废物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的难点.采用连续驯化培养的方法,从农业废物堆肥过程升温、降温和腐熟3个阶段的微生物菌群中分别筛选驯化出3组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复合菌MC1、MC2和MC3.通过初筛和复筛实验,筛选出一组性能稳定并具有高效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复合菌,并对其继代培养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堆肥升温阶段筛选出的复合菌MC1的木质素降解能力最强.在37℃静置条件下液态发酵培养14d,d6时复合菌MC1各酶活值均达到最大,其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为258.37UL-1,锰过氧化物酶酶活486.39UL-1,漆酶酶活为49.25UL-1;d14时木质素降解率达到36.25%.继代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菌MC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图2表1参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害诱导挥发物的生态调控功能
《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虫害诱导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HIPVs)是植物受害虫胁迫后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是植物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媒介。环境中的天敌、害虫和植物通过感知H IPVs所携带的信息,对各自的行为或生理生化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介绍了挥发物的种类及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概括了影响天敌依据H IPVs搜寻寄主和猎物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这类挥发性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或产卵行为的影响,介绍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受害后对彼此间接防御的影响,讨论了多种害虫加害同种植物后对天敌搜寻猎物或寄主行为的影响。另外,作为损伤信号,HIPVs还能诱导同株植物未受害部位和邻近植株的防御反应。最后,对H IPVs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作了介绍和讨论。
鸭BLVRA基因cDNA克隆及其在输卵管子宫部的mRNA表达量与青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胆绿素还原酶A(BLVRA)基因的结构功能,探索其与鸭青壳性状的相关性,根据鸭BLVRA基因部分已知编码序列(CDS),采用RT-PCR和5′RACE方法扩增缙云麻鸭BLVRA基因mRNA的3′和5′末端未知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表达量,用反射系数法测定蛋壳颜色。结果表明:鸭BLVRA基因cDNA由107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02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15,分子量为34.3ku,分别将已有编码区序列向5′和3′端延伸238和199bp,与鸡、珍珠鸟、蟾蜍、牛、人和小鼠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5.3%、95.0%、70.0%、61.1%、60.5%和59.5%。白壳蛋缙云麻鸭输孵管子宫部BLVR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是深青壳蛋鸭相对表达量的3倍(P<0.01),蛋壳颜色的反射系数与BLVR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r=0.719,P<0.05)。初步推断BLVRA基因可作为青壳蛋鸭分子选育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缙云麻鸭 BLVRA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蛋壳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粪和垃圾有机肥对苋菜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在红壤和潮土中分别施入土壤重量5%、10%和15%的鸡粪或垃圾有机肥,研究其对苋菜(Amaranthustricoclor L.)生长、土壤化学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入鸡粪或垃圾有机肥显著增加苋菜的鲜重、主根长和株高;土壤有机质、EC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大幅增加,但土壤全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潮土中施用两类有机肥使苋菜植株Cu和Zn含量分别增加26.3%~36.0%和1.2%~20.3%,但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Cu和Zn的允许含量;Cd、Cr和Pb含量都较对照降低,没有出现积累现象。红壤施用两类有机肥,苋菜植株中Zn、Cd和Pb分别下降42.7%~59.9%、0~48.9%和4.1%~71.3%,达到显著水平。有机肥的施入量为5%时,两类土壤中重金属都没有出现明显积累;当施入量为10%和15%时,两类土壤的Cu、Cd、Cr和Pb含量显著增加,出现明显积累趋势,其中除了施用鸡粪使土壤有效Cu含量下降外,两种有机肥均增加了两类土壤中重金属Zn、Cd、Cr和Pb的有效态含量。试验结果提示,从土壤培肥与环境质量安全综合考虑,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范围内。
关键词: 鸡粪 生活垃圾 重金属积累 苋菜(Amaranthus tricoclor 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三基色荧光灯、LEDs红光、LEDs蓝光和LEDs白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对水稻幼苗茎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蓝光下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百分比最高,但4种光下差异不显著(P<0.05)。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蓝光和白光比红光更利于水稻幼苗叶绿素的合成。三基色荧光灯下水稻幼苗根长最长、红光次之、蓝光和白光下最短。四种光下根干重差异均不显著,但蓝光处理下水稻幼苗根干重百分比显著低于三基色荧光灯处理。通过分析得出,使用LEDs光源对水稻幼苗进行培养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对菜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小粉土和青紫泥两种典型土壤种植青菜,研究了尿素添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氮素迁移转化和青菜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DMPP抑制剂施入土壤具有显著的氨氧化抑制作用,60 d内使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中铵态氮平均含量分别提高52.7%和57.5%,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降低58.3%和65.9%。土壤铵态氮浓度增加,硝态氮浓度降低,有效延缓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同时,尿素添加DMPP抑制剂能促进青菜生长,使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中青菜产量分别增加26.1%和29.8%,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22.2%和26.9%,明显改善蔬菜品质。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氮利用率 菜地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