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抗寒性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6种常绿水生鸢尾植株在持续低温胁迫过程中受冻害情况调查和叶片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受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与植株受冻害程度呈负相关性,而与品种的抗寒性呈正相关性。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含水量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对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白叶枯病抗性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感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L. cv. Nipponbare)为材料,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硅对接种白叶枯病菌后的水稻病情指数、叶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显著降低水稻白叶枯病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62.86%。接种白叶枯病菌后48 h内,施硅处理的水稻植株,叶片中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显著提高感病植株叶片中脂氧合酶(LO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促进过氧化氢(H2O2)在植物体内积累,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硅可通过参与植株体内代谢,调节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激发机体过敏反应(HR),增强植株对白叶枯病抗性。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酶活性 抗性

蜂蜜掺假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对策建议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蜂蜜掺假是蜂蜜质量安全管理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影响到蜂蜜产品的出口贸易。本文介绍了蜂蜜掺假的基本特点和几种鉴别蜂蜜掺假的检测技术,分析认为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近红外光谱、色谱技术、酶活性检测、显微镜检、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旋光法具有不同的检测特点和适用范围。基于一种方法难以确证蜂蜜掺假的问题,提出加强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技术、混合蜂蜜确证技术和构建蜂密产品溯源与指纹图谱库的建议,以保障蜂密产品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 蜂蜜 掺假 检测 鉴别 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Ⅰ型鸭肝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与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Ⅰ型鸭病毒性肝炎(Duck hepatitis virus,DHV)的反向遗传系统。【方法】根据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ZJ-V/2006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5对特异引物,进而应用RT-PCR技术分5段扩增了DHV全基因组cDNA。将扩增的cDNA重叠片段A、B、C和DE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pBluescriptⅡKS(+)中,获得了DHV-ⅠZJ-V/2006株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pBLDHV。在扩增5′末端时,引入ApaⅠ酶切位点和SP6启动子序列;在基因组3′末段PolyA尾引入NruⅠ酶切位点,以供cDNA模板的线性化之用。【结果】核酸序列分析表明,DHV-ⅠZJ-V/2006株基因组全长为7 711个核苷酸,与DHV-ⅠZJ-V BHK-21细胞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9%;全长基因组中有6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均未导致对应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为沉默突变。【结论】成功构建了DHV-ⅠZJ-V/2006株基因组全长cDNA。

关键词: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 全长cDNA克隆 感染性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C3',4'-脱氢酶底物特异性

生物工程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耐辐射奇球菌类胡萝卜素C3',4'-脱氢酶(DR2250)催化底物的特异性,利用PCR方法将dr2250基因的克隆到载体pUC19上,形成了重组载体pUC-CRTD。利用质粒共转化方法将不同组合的质粒pACCRT-EBIEu、pRK-CRTC和pUC-CRTD转化到大肠杆菌中,筛选阳性克隆并提取其色素进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DR2250修饰的底物具有选择性,它不能以未经过羟基化修饰的直链类胡萝卜素为底物,而能在C1(1')羟基修饰的羟基化类胡萝卜素的基础上进行C3',4'-脱氢反应。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类胡萝卜素 C3',4'-脱氢酶 底物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照F_1代干种子育成高产优质早籼品种辐296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辐296是以早籼中间材料Z96-03为母本、晚籼品种广昌占为父本杂交,F1代干种子经80Gy60 Coγ射线辐照处理,采用系谱法育成的一个早籼常规品种。该品种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植株形态理想,叶直立,植株高大,茎秆粗,抗倒力较强,穗大而结实率高等特性。于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审定。

关键词: 水稻 诱变育种 γ射线 辐29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子色谱法的香菇中总SO_3~(2-)的检测方法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中总SO32-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前处理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离子色谱的香菇中SO32-检测方法,试验选定了离子色谱条件,优化得出了样品前处理条件。该方法的仪器检测限为0.05mg/kg,对香菇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分别为86.0%,88.0%,94.6%,检测结果间的RSD值为1.2%~2.3%。对进一步研究香菇中总SO32-含量与二氧化硫含量的相关性提供了方法支持。

关键词: 离子色谱 香菇 二氧化硫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白菜硝酸盐积累量基因型差异机理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硝酸盐积累品种四月慢和低硝酸盐积累品种华冠青梗菜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测定了0.2和2mmol/L NO3-处理下的硝酸盐积累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NO3-吸收基因NRT1和NRT2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除0.2 mmol/L NO3-处理时的叶片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外,四月慢植株各部位的硝酸盐含量都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高浓度培养使品种间硝酸盐积累量差异增加,四月慢对NO3-水平增加的响应能力强于华冠青梗菜。(2)吸收液NO3-浓度12~0 mmol/L范围内,四月慢对NO3-离子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且在高浓度下表现更显著。(3)在2 mmol/L NO3-处理下,NRT2在根、叶片、叶柄中的表达量都是四月慢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NRT1的表达量只有在根中四月慢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而在叶片和叶柄中都没有显著差异;在0.2 mmol/L NO3-处理下,NRT1和NRT2表达情况相同,都是在叶片和叶柄中四月慢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而在根中表达量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4)NRT1和NRT2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硝酸盐积累量的差异,可能还有其他的基因对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起重要作用,尤其是0.2 mmol/L NO3-处理时。(5)四月慢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华冠青梗菜,即四月慢对硝酸根同化利用的能力强于华冠青梗菜。

关键词: 小白菜 NRT 硝酸盐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粳22类病斑突变体spl(t)特征及其基因定位

核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浙粳22辐照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对环境不敏感的全生育期表达的类病斑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spl(t)控制。利用SSR标记对类病斑突变体spl(t)与珍汕97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把spl(t)基因定位在第12号染色体短臂端的着丝粒附近,位于SSR标记RM7195与RM27929之间的0.8cM区间内。锥虫蓝染色检测结果表明spl(t)类病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H2O2氧迸发而致。突变体经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鉴定,表明该突变体的抗病性与野生型品种浙粳22相仿。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遗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科5属常见栽培品种花粉块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对兰科常见栽培植物5属10种21个品种(系)的花粉块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成熟花粉块由成千上万个单粒花粉紧密粘结而成。花粉块呈梨形、近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构成花粉块的单粒花粉形状极不规则。部分建兰品种的单粒花粉表面可较清晰地观察到四合花粉结构。多数种类的单粒花粉粘结处无明显粘结物,部分种类,如蕙兰单粒花粉粘结处可见大量明显粘结物。根据花粉外壁表面纹饰可将花粉分为以下4种类型:(1)光滑型;(2)近光滑型,具微弱的小凹陷;(3)凹凸不平状;(4)沟渠状。未见明显的萌发孔。不同种属间花粉块大小及外壁纹饰差别较大。花粉块表面形态在属间差异较大,在兰属的种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兰属种内品种间则差异较小。

关键词: 兰科 兰属 轭瓣兰属 蝴蝶兰属 文心兰属 独蒜兰属 花粉块形态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