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管材对氯胺消毒副产物生成与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模拟考察了上海某水厂出厂水在不同输配管网体系中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管材和氯胺投加量对输配过程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输配管网体系氯胺的衰减速率总体上符合如下规律:镀锌管>铜管>不锈钢管>聚乙烯管(PE管)>三型聚丙烯管(PPR管),季节因素对氯胺衰减速率影响较大,秋冬季节氯胺衰减的速率显著降低;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的生成规律为:PE管≈PPR管>玻璃管>不锈钢管>铜管>镀锌管;五种管材中异氧菌总数(HPC)的生长数量为:镀锌管>>PE管>不锈钢管>PPR管>铜管;铜管和PE管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显著高于其余管材及出厂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类病变(Lesion Resembling Disease)突变体对光照和温度的诱导反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水稻lrd表达的光温诱导反应进行研究,明确水稻lrd表达光诱导波段和温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方法】利用自有的6个水稻lrd突变体,用LED单色光源诱激和人工气候箱中不同温度梯度处理,观察类病斑的发生情况和统计病斑个数,比较诱导的效果。【结果】lrd31类病斑表达受紫外光诱导,lrd36的表达受黄光诱导,lrd37和lrd35的表达受蓝光诱导,而lrd32和lrd40在所有处理的光源下均表达类病斑;lrd32、lrd36和lrd37等3种温度下都正常产生病斑,低温明显促进病斑的发生。lrd35和lrd40在高温下不表达,在中温下可正常表达,低温下也表现促进作用,但lrd31只有在中温下正常表达,低温和高温抑制病斑出现。【结论】不同的lrd基因型所需的光诱导反应波段是不相同的。温度是抑制或促进lrd表达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子,一般是较低的温度促进lrd表达,高温抑制lrd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钠对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的胁迫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种子发芽指数、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为耐盐性指标,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10个油菜品系种子发芽的盐胁迫效应。结果表明:0.4%NaCl的浓度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对大多数品系发芽指数和相对根长的抑制也不显著,0.6%NaCl的浓度对根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2个指标的盐胁迫效应不显著,0.8%NaCl的浓度能显著抑制根和苗的生长,但发芽指数没有显著的胁迫反应,1.0%NaCl的浓度能使有些品系发芽,但其发芽指数受到了显著抑制,并且完全抑制了根和苗的生长。综合分析3个指标对NaCl盐胁迫的反映得知,‘S82’和‘制B14’的耐盐性最好,‘Zm50×[9603×浙758]’耐盐性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棉铃虫成虫体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核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棉铃虫常规饲养种群中发现一种成虫体色突变体,该突变体腹、翅颜色与野生型显著不同,用杂交试验对该突变体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突变体与野生型正反交F1代成虫体色均显示野生型色;F2代成虫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分离比为3.23∶1;回交BC1代中野生型和突变体分离比为1.13∶1;F2代中的突变体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突变。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成虫体色突变体属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农药对蚯蚓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新烟碱类和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滤纸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和噻虫啉5种新烟碱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0.0089(0.0075~0.010)μg·cm-2~0.44(0.34~0.56)μg·cm-(248h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24h和48h均大于62.91μg·cm-2;阿维菌素、依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4.52(3.71~5.50)μg·cm-2~22.76(18.68~27.73)μg·cm-(248h结果)。人工土壤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药剂(除噻虫嗪外)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1.54(1.43~1.71)mg·kg-1~17.29(16.44~19.41)mg·kg-(114d结果),噻虫嗪对蚯蚓的LC50值在第7d和14d均大于1200mg·kg-1;3种阿维菌素类药剂对蚯蚓的LC50值范围为27.93(26.04~29.81)mg·kg-1~175.33(162.82~188.91)mg·kg-(114d结果)。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吡虫啉、啶虫脒和烯啶虫胺对蚯蚓属于中毒级,其他的药剂对蚯蚓属于低毒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直接正交信号校正的水稻冠层叶瘟光谱诊断
《光学学报 》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直接正交信号校正-连续投影算法(DOSC-SPA)联用的组合处理方法,实现了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水稻冠层叶瘟病的快速准确诊断。采集水稻冠层样本共120个,其中健康和染病样本各60个。用DOSC-SPA方法,对水稻冠层光谱数据进行直接正交化处理,然后通过连续投影算法提取有效波长(EW),建立了有效波长(775 nm)与叶瘟诊断判别的直接线性方程:Y=5.283X。应用该方程对预测集样本进行诊断判别,其判别准确率为95.0%,获得了满意的判别精度。结果表明,DOSC-SPA组合处理方法提取水稻冠层叶瘟诊断的特征波长是非常有效的,并且通过直接线性方程能获得满意的判别精度,为后续水稻大田叶瘟病情监测、喷药处理及相应病情监测仪器的开发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 光谱学 叶瘟病判别 直接正交信号校正 连续投影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一种辅助辨型方法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实验室常用的基本鉴定方法之一。但由于做胶方式以及各实验室仪器设备良莠不齐,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操作,电泳结果未必尽如人意。其中凝胶带型的判断就是一个较为困惑的问题,一般的聚丙烯酰胺胶跑出的条带总体上都有弧度,越是靠近凝胶两侧越是严重。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种较为简单易行的方案,即将难以区分的条带样品做成混合样marker来辅助辨型,通过调整电压和凝胶浓度来达到区分条带的目的。我们用该方案可以将相差0~3bp大小的条带区分开来。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特异性条带 混合样mark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