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番茄根特异表达基因LeGRP2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拟南芥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获得番茄根特异表达启动子,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制番茄新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lontech公司的基因组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扩增番茄根特异表达基因LeGRP2的上游调控序列,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以GUS为报告基因研究该调控序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以番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2次基因组步移,获得了LeGRP2基因上游1959bp的调控序列(GenBank登录号:EU262719),分析发现含有9个与根特异表达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OOTMOTIFTAPOX1。转基因拟南芥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GUS基因主要在拟南芥的根部特异表达。结论克隆获得了番茄LeGRP2基因启动子,该启动子主要在转基因拟南芥根部表达GUS基因,具有较强的根表达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对草甘膦抗性的研究进展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当前国内外水稻品种抗草甘膦性状的获得途径、抗草甘膦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及最新进展作了综述,对抗草甘膦水稻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OsWRKY89启动子紫外线-B反应元件区的鉴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需要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紫外线-B(UV-B)辐射的影响.为了鉴定水稻WRKY转录因子OsWRKY89基因启动子中的UV-B反应相关元件,分析了转启动子不同缺失片段与gus融合基因的水稻幼苗,发现在该启动子中存在UV-B反应元件,位于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213~-1188之间的25bp区域,碱基序列为AAGATCTACCATTGCTCTATAGCTT.结合OsWRKY89和UV-B诱导上调表达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该元件区在水稻UV-B反应基因启动子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而且与已知保守的光反应元件位置邻近,表明该区域在水稻UV-B反应的转录调控中可能具有重要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的新型雄蚕品种选育及应用
《蚕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蚕种场多养雌蚕"对提高蚕茧生产的茧丝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育成的高发生率和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雄蚕杂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31个雄蚕杂交组合,通过3年5期的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和雌29×平28,并在浙江主蚕区成功试养。新型雄蚕品种与现行雄蚕品种相比,张种产量提高8.53%,解舒丝长增加45m,鲜茧出丝率提高0.7个百分点。新型雄蚕品种的育成有望进一步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加速专养雄蚕产业化的进程。
关键词: 家蚕 雌蚕无性克隆系 雄蚕品种 雌35×平28 雌29×平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对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飞虱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是其近年来暴发频繁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灰飞虱抗药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交互抗性、抗性机理、抗性遗传及生物适合度等。田间灰飞虱种群对多种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产生了高水平到极高水平抗性(抗药性倍数分别为44.6~108.8倍和超过200倍),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抗药性倍数分别为10~12.6倍和9~13倍)、氨基甲酸酯类药剂甲萘威和残杀威(抗药性倍数分别为29.8~45.3倍和40.1~131.5倍)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抗药性倍数分别为7.8~108.8倍和12~21倍)产生了中等水平到高水平的抗药性,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噻虫嗪没有产生抗药性(抗性倍数<5倍)。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是灰飞虱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灰飞虱的抗性治理,以延缓其抗药性进一步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米曲霉发酵腐皮产后余浆生产大豆肽的条件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法对制豆腐皮后的剩余豆浆配制的米曲霉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首先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筛选出3个有显著影响效应的因素,分别为KH2PO4、蔗糖、麸皮。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KH2PO41.18%,蔗糖0.24%,麸皮1.81%,MgSO40.2%,NaCl0.2%,CaCO30.02%,吐温0.05%,起始pH值7。在优化条件下发酵8d,粗肽得率达到63.31%,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4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蚕茧对枇杷和香蕉的保鲜作用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蚕茧保鲜剂与不同贮藏温度[(25±5)℃、(3±1)℃]相结合的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保鲜方法对枇杷(Eriobatrya japonicaLind.)果实的保鲜作用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以香蕉为材料,置香蕉于2 870 ml容器瓶中并分别放入蚕茧保鲜剂和珍珠岩2种物质后进行密闭处理,于常温(25±5)℃、低温(13±1)℃2个温度条件下进行贮藏试验,测定容器瓶中乙烯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蚕茧保鲜剂均能提高枇杷贮藏好果率;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以蚕茧作为固体吸附式保鲜剂处理的容器瓶中乙烯累积量明显减少,同时,蚕茧保鲜剂吸附乙稀的能力强于活性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蜂蜜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分析
《药物分析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分析了我国与主要蜂蜜出口国欧盟、美国、日本的蜂蜜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共比较指标170项次。结果发现,我国与出口国蜂蜜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出口国禁用我国未作规定指标26项,出口国有限量而我国未规定要求指标94项;我国蜂蜜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相对薄弱,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覆盖面小;标准制定对市场因素、环境污染因素考虑不够。根据比较结果及我国蜂蜜生产实际和国际市场关注程度,提出了我国蜂蜜出口应重点关注的指标及标准制修订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蜂蜜标准体系完善,提升蜂蜜产业、顺畅蜂蜜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