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化学试剂对陈年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陈年的番茄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提高陈年番茄种子活力,其中以3.0%的KNO4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番茄 种子萌发 化学试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代的诱变效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航天搭载对辣椒的诱变效应,以3种卫星搭载当代(SP1)的辣椒种子为材料,对其根尖细胞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搭载对照相比,航天诱变对辣椒SP1代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了促进效应,同时使根尖细胞产生了微核以及包括染色体桥、染色体断片、多极分裂等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说明卫星搭载对辣椒根尖细胞具有诱变效应。

关键词: 辣椒 航天诱变 有丝分裂指数 微核 染色体畸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家鼠汉坦病毒黑龙江SC106分离株S基因特征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家鼠型(SEO)汉坦病毒(HV)黑龙江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对黑龙江省SEO型新分离株SC106的S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C106株S基因全长由1775nt组成,编码的蛋白长429aa,符合SEO型编码。与HV参考毒株进行比较,SC106与SEO型同源性最高,与姬鼠型(HTN)相对较低,与其它型别同源性更低。N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SC106位于SEO型病毒所在支系,与河南株R22,黑龙江株Pf26和北京株BjHD01亲缘关系接近,体现了一定的宿主依赖性和地理簇集性。序列分析表明:SC106与黑龙江省首个SEO型分离株Pf26均为SEO型中的S1亚型,它们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也最高(99.2%),并且SC106的S基因编码的N蛋白氨基酸序列也比较保守,由此证实,HV的进化与时间关系不大。

关键词: 褐家鼠 汉坦病毒 S基因 特征

以养鸭为例简述发酵床养禽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发酵床养禽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生长快、发病率低的有机农业养殖技术,不需要对禽粪便进行人工清理,既达到了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能生产出优质禽肉。下面以养鸭为例简述发酵床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李新品种——绥李5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绥李5号是以绥李3号为母本,月光李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树势较强,树姿半开张,以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果实呈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68.0g,果实整齐度好,果皮鲜红色,果肉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3.10%,可溶性糖6.03%,可滴定酸0.39%,维生素C56mg·kg-1。粘核,风味酸甜,品质上等,耐贮运,抗逆性强,在黑龙江省8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近80d。

关键词: 新品种 绥李5号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萘污染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萘污染水的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安全性的影响,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测定‘哈04-34’的成活率、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残留。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处理均能降低秧苗株高,减少秧苗叶片数,但能增加秧苗的根数量,抑制水稻的生长发育,延迟抽穗、延缓抽穗进程、延迟成熟,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随着萘处理浓度的增加,其最终产量下降愈明显,主要表现为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的下降。用萘污染水灌溉的水稻,只要能生长并成熟,其植株和籽粒中均不能检测出萘的残留。

关键词: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稻米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空瘪粒、千粒重及产量影响差异显著,龙稻5号的平方米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在施氮水平0~13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达到175kg/hm2时,穗粒数下降,空瘪粒高;东农428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东农428直链淀粉含量在施氮量为175kg/hm2时含量下降。龙稻5号和东农428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135kg/hm2施肥水平最高。龙稻5号垩白度和垩白率处理间差异显著,东农428胶稠度处理间差异显著,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胶稠度降低。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龙粳22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龙粳22和对照品种的生长、品质、抗病、抗冷指标,探讨了龙粳22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龙粳22主茎11片叶,生育期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幼苗长势强,秆强抗倒,耐寒;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7t/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3t/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0%;米质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米标准。[结论]龙粳22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在黑龙江省第3积温带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龙粳22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葡萄成熟果皮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s初步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山葡萄成熟果皮为材料,采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LibraryConstruction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鉴定,文库的库容量为1.001×10~6,重组率为94.1 1%,插入片段在0.25~1.9 kb。经随机测序,获得935个有效ESTs,聚类拼接后得到636条单基因簇(unigenes),包括107个重叠群(contigs)和529个单拷贝(singlets)。这些数据为今后山葡萄功能基因分离克隆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山葡萄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粳稻食味的适应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88份常规粳稻品种,建立了适合中国粳稻食味评价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感官食味试验采用小样品感官试验综合评分法,其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感官综合评分与气味、色泽、外观完整性、味道、口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粳稻感官食味评分值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值的回归分析,得到7个自变量(4个波长的吸光度、碎米率、裂纹米率和香气系数)的预测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均达到0.699~0.799的极显著相关,经验证该预测回归方程能够较好的预测粳稻的米饭食味品质。

关键词: 粳稻 米饭 感官试验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