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品种猪LPL基因的PCR-RFLP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RFLP技术,对东北民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等4个猪种的LPL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PL基因片段经EcoRⅠ内切酶消化后获得3种基因型:AA型(1901bp)、AB型(1901bp/1223bp/678bp)和BB型(1223bp/678bp),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各基因型的分布在各猪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LPL基因 PCR-RFLP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血清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 d内每隔15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进行血液生化及流变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黄酮组(Ⅱ组)球蛋白(GLO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较Ⅰ组显著降低(P<0.05);Ⅲ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同Ⅰ组相比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P<0.05);血清钙含量Ⅱ组和Ⅲ组分别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项血常规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血液流变学方面,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有显著降低奶牛全血粘度(ηb)及相应全血还原比粘度(ηr)、血浆粘度的作用(P<0.05);各组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差异不显著(P>0.05);红细胞刚性指数(IR)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大豆黄酮 染料木素 奶牛 血清生化 血液流变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维生素A浓度与1月龄仔猪体重关系的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ELISA法和HPLC法检测了56头1月龄仔猪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并用SASV6.12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在不同体重组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窝间存在差异(P<0.05);血清中RBP和维生素的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维生素的含量与1月龄仔猪体重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可以考虑将RBP的检测结果作为一个评价仔猪营养状况的指标。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维生素A 统计分析 1月龄仔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PCR体系的优化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改良的SDS法提取辣椒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辣椒RAPD-PCR反应体系中几个重要成分的浓度,建立了辣椒基因组适用的简单、稳定和重复性较好的RAPD-PCR反应体系。

关键词: 辣椒 DNA提取 RAPD 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偃麦草根茎蛋白质修饰冰晶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哈尔滨地区野生偃麦草(Elytrzgia repens(L.)Desv.)为研究对象,以10℃下生长的植株为对照,比较冷冻处理后,偃麦草根茎可溶性蛋白质种类及修饰单体冰晶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冷冻处理后缺失两条蛋白质带,分子量分别为33和13 Kda,同时,增加两条新带,分子量分别约为53和35 Kda,而且均有纺锤状或锥状的单体冰晶出现,表明其具有极强抗冻活性。

关键词: 偃麦草 抗冻性 蛋白质 冰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UMO融合系统高效表达可溶性鼠源FGF-21及其活性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UMO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性表达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成熟蛋白,并研究其调节血糖的功能。将鼠源FGF-21成熟蛋白基因亚克隆至SUMO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诱导表达,并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重组蛋白,透析后利用SUMO蛋白酶I切割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熟蛋白。将3T3-L1成纤维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经微量化的GOD-POD法检测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统计学分析葡萄糖消耗率。结果表明,在SUMO表达体系中鼠源FGF-21成熟蛋白基因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可被SUMO蛋白酶I有效地切割,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熟蛋白。与未经处理的脂肪细胞对照组相比,经鼠源FGF-21成熟蛋白处理后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显著增加,残存在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P<0.001,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SUMO SUMO蛋白酶I 分子伴侣 鼠源FGF-21 葡萄糖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土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三江平原上,测定42个小区中玉米、大豆、小麦籽实Fe、Mn、Cu和Zn含量和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含量。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各形态Fe、Mn、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旨在为该地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含Fe、Mn、Cu和Zn量与土壤中有效态和交换态Fe、Mn、Cu和Z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态Fe、Mn、Cu和Zn含量与玉米、大豆和小麦籽实Fe、Mn、Cu和Zn含量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交换态对有效态Fe、Mn、Cu和Zn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e、Cu对有效态Fe、Cu及碳酸盐结合态Mn、Zn对有效态Mn、Zn具有一定正效应。而残留态Fe、Cu对有效态Fe、Cu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Mn对有效态Mn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 白浆土 长期定位 Fe、Mn、Cu和Zn 生物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源重组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敲除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方法】打靶载体的构建:以Neo为正筛选基因、HSV-tk为负筛选基因。在Neo的两侧分别插入同源长臂和同源短臂。同源长臂5382bp,包含MSTN基因的部分5′端,全部的exon1,intron1和exon2及大部分intron2;同源短臂844bp,包含部分exon3及3′端的部分序列。取35d胎龄的大白猪,用胰酶消化法,分离胎儿成纤维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和建系。采用脂质体法将打靶载体导入胎儿成纤维细胞中,转染后的细胞采用250μg·ml-1G418筛选7d,再用200μg·ml-1G418+2μmol·L-1GANC维持筛选。用RT-PCR法检测转染前转染后细胞MSTN基因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了对猪MSTN基因部分intron2和exon3区域进行敲除的替代型打靶载体。共得到5个具有药物抗性的细胞克隆,经PCR检测,其中一个细胞克隆发生了正确的同源重组。转染后细胞MSTN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获得了敲除MSTN基因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关键词: 胎儿成纤维细胞 基因打靶 肌肉生长抑制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其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6.5、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关键词: 大豆(G.Max) 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 抗性基因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LXRα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RT-PCR结合克隆测序的方法,从猪的肝脏组织中克隆出了猪基因的LXRα(Liver XReceptorsα)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1344bp,编码447个氨基酸,基于Pfam数据库发现存在一个锌指蛋白和核受体的配体结合区;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猪的LXRα所在的哺乳动物类群非常保守,与鸡和斑马鱼所构成的类群存在较大遗传距离;在大白猪和杂种野猪的脂肪组织中检测表明LXRα基因的表达自3月龄至12月龄逐渐增加,并在9月龄达到最高,而杂种野猪在9月龄开始高表达,12月龄最高。研究结果表明LXRα基因可能是猪脂质代谢的重要分子标识之一。

关键词: LXRα RT-PCR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