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SLC蛋白对青海湖裸鲤肠道HCO-3排泄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SLC蛋白抑制剂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肠道HCO-3排泄及酸碱调节的影响,实验设置淡水组及青海湖盐碱水组(以下简称湖水组),通过注射4,4′-二异硫氢基芪-2,2′-二磺酸(4,4′-diisothiocyanat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isodium salt hydrate, DIDS)控制SLC家族(solute carrier family)蛋白活性,检测裸鲤肠道排泄HCO-3含量、血液血气指标以及肠道SLC4A1、SLC4A2、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湖水组裸鲤的血液pH较淡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CO2显著降低(P<0.05),肠道排泄HCO-3浓度显著升高(P<0.05),肠道SLC4A1、SLC4A4、SLC26A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在注射DIDS后,淡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3浓度显著上升(P<0.05),PCO2显著降低(P<0.05);湖水组裸鲤血液pH及HCO-3浓度也显著上升(P<0.05),肠道排泄HCO-3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裸鲤在盐碱环境下会增加肠道HCO-3排泄,但在SLC家族蛋白受到抑制后排泄量降低,相应的血液pH升高、酸碱失衡。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SLC家族蛋白可能对青海湖裸鲤适应高盐碱环境发挥了补偿性作用。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SLC蛋白 盐碱 HCO-3排泄 酸碱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玛亚历山大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能力的研究

海洋渔业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产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的能力,通过设置不同空间效应、盐度和营养素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进行培养,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能力。结果表明:1)塔玛亚历山大藻中至少含有13种PSP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GTX1、GTX4、GTX5和C1、C2,占总毒素的97.2%。当藻细胞数量低于4×103个时,13种组分均不能定量检出;当藻细胞数量在4×103~5.9×106个时,13种组分不能完全定量检出;当藻细胞数高于5.9×106个时,13种组分均能够检出。2)不同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产PSP能力比较,盐度25、35培养组显著高于盐度15培养组,1 L培养组显著高于0.1 L培养组,寡营养培养组显著高于富营养组。研究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丰富的毒素谱,且分别在盐度25、1 L培养液和1/4倍营养素浓度下具有最佳产毒能力。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类毒素 产毒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波束渔用声呐最优工作频点选取方法及探测性能分析

渔业现代化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波束渔用声呐是利用水声学方法探测海洋鱼类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信息的主要工具。本文阐述了多波束渔用声呐原理及工作过程,采用水声学理论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多波束渔用声呐在海洋渔业捕捞中的使用场景,给出了作用距离预报模型,分析了影响探测性能的主要因素;针对远洋围网和拖网捕捞的全方位探测需要,重点仿真分析了圆柱阵多波束渔用声呐最优工作频点选取方法及探测性能,揭示了最大探测距离、换能器基阵最小尺寸及最优工作频点3者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分别对噪声和混响影响条件下的探测性能进行评估,给出了在换能器基阵尺寸给定条件下实现最大探测距离的最优工作频点,及在最大探测距离设定条件下实现最小换能器基阵尺寸的最优工作频点;提出了多波束渔用声呐在部署条件或使用场景确定下的最优化频点选取方法,并评估了不同情况下的渔用声呐探测性能,具体明确了适用于远洋捕捞场景中的换能器直径在0.375 m,针对0 dB目标鱼群的最大探测距离为2 600 m,最优工作频点应选取为25 kHz,本研究为后续自主进行装备研制、测试和试验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多波束渔用声呐 探测性能 最优工作频点 换能器基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藻寡糖对鲢鱼鱼糜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肉类研究 2021

摘要:为区别不同质量浓度(0.5、1.0 g/100 mL)褐藻寡糖,包括酸解甘露糖醛酸寡糖(acidolyzed mannose oligosaccharide,AMO)、酸解古罗糖醛酸寡糖(acidolyzed guluronic oligosaccharide,AGO)和酶解褐藻酸钠寡糖(enzymolysis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EAO)对鲢鱼鱼糜及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对鲢鱼鱼糜热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O质量浓度对鲢鱼鱼糜热稳定性作用无规律,但在总体上,EAO提高了鱼糜的热稳定性,且与EAO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低质量浓度AMO与AGO更容易降低鱼糜的冰点和可冻结水含量,在提高鱼糜的抗冻性方面性能更优越;1.0 g/100 mL AGO保护离子键效果最好,EAO保护了肌原纤维蛋白的离子键、降低了氢键含量;褐藻寡糖修饰后,所有鱼糜-褐藻寡糖复合物的β-转角、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无规则卷曲含量上升;3种褐藻寡糖对肌原纤维蛋白三级结构的展开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 鲢鱼鱼糜 肌原纤维蛋白 褐藻寡糖 稳定性 分子间作用力 蛋白质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渔船用产品检验思考和建议

中国船检 2021

摘要:渔船用产品检验是对渔船所使用的有关水上安全和防止水域大气污染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的检验。产品检验是渔船检验的源头。目前我国对于渔船用产品检验的上位法主要有《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实际操作的检验制度为《渔业船舶船用产品检验管理规定》(农渔检(产)[2014]1号)。"管理规定"的发布方原农业农村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在2018年机构改革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对鱼类资源养护效果初步评估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海域鱼类资源增殖效果及礁区生境动态变化,为人工鱼礁的合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06年8月及2009年8月、2016年5月,采用拖网调查方式对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区附近海域进行本底和跟踪调查,分析游泳生物种类组成、鱼类资源密度和丰度变化,确定优势种和群落特征指数,并通过礁区和对比区生态能质变动趋势分析礁区生态效应和结构稳定性.[结果]调查共采集游泳生物71种,经鉴定隶属于8目34科46属,其中鱼类36种,占50.70%;甲壳类32种,占45.07%;软体类3种,占4.23%.礁区鱼类占比从39.13%提高到63.89%.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区附近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和丰度在投礁后明显增加,礁体的投放吸引了中下层鱼类聚集.根据优势种分析结果可知,中下层鱼类为人工鱼礁区附近海域主要优势类群.短吻鲾和二长棘鲷等鱼类成为礁区及其临近海域的绝对优势种类,本底调查中的优势种如黄斑蓝子鱼等大鳞舌鳎等优势度降低.群落特征指数T检验结果表明,礁区与对比区丰富度指数为极显著差异(P<0.01);礁区生态能质值显著高于对比区(P<0.05).[结论]人工鱼礁区建设对有效影响范围内鱼类资源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人工鱼礁为基础、资源修复为关键的海洋牧场建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重点方向.

关键词: 人工鱼礁;群落结构;生态能质;珠海外伶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环境对鲤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稻田环境条件下鲤(Cyprinus carpio)血清生化特性、肠道显微结构及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物种丰度,于2019年6月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分别选取稻田和池塘放养规格大小一致的鲤幼鱼进行3个月的不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统一进行采样与检测。结果表明:稻田环境显著提高了鲤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降低了鲤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肠道微绒毛高度(P<0.05),血清补体C3和C4的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肠道微生物方面,稻田环境显著提高了鲤肠道内菌群多样性并在门水平显著提高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的丰度(P<0.05),在属水平,显著降低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以及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丰度(P<0.05)。试验结果证实,稻田环境改变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与代谢能力有关的功能基因丰度,降低了部分条件致病菌的丰度,减少了疾病暴发的概率,同时有利于维持肝功能稳定。

关键词: 稻鱼共生 肠道显微结构 细菌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管理及其成效-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1

摘要:文章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2008—2020年"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在制度建设、经费资助、支持方向等方面的管理状况和实施成效,具体分析其在学科建设、重大项目预研、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协调院所两级项目、扩大资助范畴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基本科研业务费 研究所 项目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系泊方式对深水养殖网箱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一种三角形高密度聚乙烯深水养殖网箱,该研究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波浪流作用下网箱动力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开展模型比尺1∶15的水池试验,分析比较了网箱在纯波、波流组合条件下动力响应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两者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考虑原型网箱海况数据,将波流要素值取为:波高(H) 4~6 m、周期(T) 9 s、流速(v) 0.5~1.5 m·s-1,分析了单点系泊和多点系泊方式浮架变形以及网箱系泊力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系泊方式对网箱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流作用下,多点系泊布置时的系泊力峰值大于单点系泊情况,且随着流速和波高的增加,两者相差幅度增大;在大浪强流条件(H=6 m, T=9 s, v=1.5 m·s-1)下,多点系泊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浮架的变形;2种系泊方式对浮架的升沉影响极小,但多点系泊时浮架在x轴上的位移大于单点系泊时,两者峰值相差25.64%;单个周期内网衣平面轮廓图显示网衣的变形程度几乎一致。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网箱 系泊方式 系泊力 运动特性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实用饲料配方中宠物级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约为6.88 g的大口黑鲈7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用宠物级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分别配制5种试验饲料(标记为T1、T2、T3、T4和T5),其中T1含有秘鲁鱼粉30%和宠物级鸡肉粉10%,T2~T5中的鸡肉粉以7.5%(占比饲料)的梯度增加,养殖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的生长性能、饲料系数和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间的全鱼体成分、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率无显著差异(P>0.05),T4组粗灰分沉积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的血清生化指标、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0 5);鸡肉粉替代秘鲁鱼粉对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肠道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各试验组间的肠道绒毛高度、肌层厚度、杯状细胞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T5组肠道绒毛宽度显著高于T2和T3组(P<0.05);各试验组肝脏组织未见坏死,T1~T4组的肝细胞正常,T5组肝细胞轮廓界限不清,细胞核偏向细胞一侧较多.以上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32.5%或以下的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肠道及肝脏结构没有不利影响,40.0%的鸡肉粉对大口黑鲈的肝脏和肠道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大口黑鲈;鸡肉粉;鱼粉替代;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及肝脏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