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待续)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在对上海栽培蔬菜和野生蔬菜种类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补充了进入21世纪以来引进、选育并推广的大量蔬菜新种类、新品种。初步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市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按照植物分类方法,分属45科126属220个种(亚种或变种)。

关键词: 上海 蔬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防治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在温室中可周年发生为害,在露地4月份开始为害,12月份进入越冬,春秋两季为害高峰,以秋季为甚。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适期是成虫期和低龄幼虫期,试验药剂中,防治成虫较好的药剂有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以及印楝素,3种药剂常用浓度对成虫药膜1 d的LT50值分别为20.13、27.21和57.68 min,药膜3 d的LT50值分别为66.61、54.49和104.05 min。防治幼虫较好的药剂有灭幼脲三号、吡虫啉、灭蝇胺和辛硫磷,4种药剂对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39.62、110.67、6.46和378.30 mg/L,田间14 d的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温室 发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田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的应用技术

植物保护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丙酯草醚(ZJ0273)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外盆栽法和温室盆栽法,以油菜田发生的主要杂草为试材,对新型除草剂10%丙酯草醚EC杀草谱、施药适期和作用速度等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作物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该药剂在60gai/hm2剂量下,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小藜、菵草、硬草、早熟禾、棒头草、刺果毛茛和荠菜等10种杂草的防效在80%以上;该药剂属于缓效型除草剂,杂草1~3叶期为施药适期;丙酯草醚对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安全剂量是推荐用量的2倍;不同地区田间使用丙酯草醚防除油菜田杂草应在杂草1~3叶期施药,推荐剂量为45~60gai/hm2,总体除草效果为72.3%~97.6%。

关键词: 丙酯草醚 杀草谱 应用技术 油菜田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糖猕猴桃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低糖猕猴桃果脯加工的关键技术是护色,硬化,真空渗糖和烘干。试验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采用90℃5、min的烫漂护色,0.2%CaCl2+0.3%NaHSO3硬化,在真空度0.085 MPa条件下进行2次渗糖,每次20min,在50~60℃下烘干6~10 h制作的猕猴桃脯酸甜适口,色泽自然,透明饱满,质量优良。

关键词: 猕猴桃 低糖果脯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砂梨新品种‘早生新水’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生新水’是‘新水’的实生后代。在上海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扁圆形,果皮浅黄褐色。平均单果质量140~217 g,最大单果质量达450 g以上。果肉脆嫩,几乎无石细胞,汁液极其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可达到12%~14%。

关键词: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AP、ISSR技术的优化及在甘蓝类植物种子鉴别中的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SRAP与ISSR2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8种甘蓝类植物(BrassicaoleraceaL.)的种子鉴别中。先以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对SRAP、ISSR反应体系中各影响因素的逐一筛选,优化了甘蓝类植物SRAP、ISSR反应体系。进而采用30个SRAP引物组合和15个ISSR引物对白甘蓝、皱叶甘蓝、红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抱子甘蓝、球茎甘蓝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M3-E5与M4-E5两个SRAP引物组合可以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显示较高的多态性;844和888两个ISSR引物也可在8种甘蓝类植物之间产生很好的多态,特别是844引物单独应用即可区分所有材料。

关键词: 甘蓝类植物 SRAP ISSR 反应体系 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网纹甜瓜产量与采收期的模拟模型,为温室网纹甜瓜生产管理和环境调控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本研究据温室网纹甜瓜器官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温室网纹甜瓜干物质分配、产量形成与采收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果实干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9、0.65、0.97、0.98和0.98;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88%、70.21%、7.44%、9.33%和5.28%。模型对网纹甜瓜果实鲜重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4,预测相对误差为8.13%,对网纹甜瓜直径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为0.95,预测相对误差为9.23%,对网纹甜瓜采收期的预测误差在±1d内。【结论】与已有的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不仅预测精度较高和功能全面,而且模型参数易获取,具有较强实用性。

关键词: 网纹甜瓜 干物质分配 产量 采收期 果实直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多胺处理对黄瓜膜脂肪酸变化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处理和多胺处理可以提高果蔬的抗冷性,植物耐冷性与膜流动性及膜脂肪酸构成关系密切,本文研究表明热处理和多胺处理可以明显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下降速率,保持膜脂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延缓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抑制脂肪酸的膜脂过氧化;保持高价位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提高了膜的流动性,这有利于提高膜的抗冷性和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热处理 多胺处理 膜脂肪酸 黄瓜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丰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沪油杂1号是利用隐性核雄性不育三系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含油量41.57%,芥酸含量0.32%,硫苷含量23.96μmol/g。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高、适应性强和增产潜力大。

关键词: 沪油杂1号 丰产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民食品消费结构和蔬菜购买行为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取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上海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费变化趋势和价格与收入弹性,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研究,了解上海市民对农副产品的消费新需求,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制定生产、消费和研发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产品 消费结构 购买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