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河南棉花“麦后大苗移栽”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区麦田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及推荐施磷量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2008连续4年在砂姜黑土区布置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用ASI土壤分析方法对试验田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并以缺磷素区(NK)比推荐施肥区(NPK)冬小麦相对产量<50%,50%~65%,65%~75%,75%~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对应的土壤有效磷分成"极低"、"低"、"中"、"较高"和"高"5级。结果显示:砂姜黑土区土壤有效磷"极低"指标为<7 mg/L,"低"指标为7~12 mg/L,"中"指标为12~18 mg/L,"较高"指标为18~38mg/L,"高"指标为>38 mg/L。在上述五级指标下,推荐施磷量依次为:1351、059、07、5 kg/hm2及不施或者微施磷肥。

关键词: 砂姜黑土区 麦田 土壤有效磷 丰缺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小麦区试资料分析提供更合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法,对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冬水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11(豫教5号)是丰产稳产性最佳品种,该品种已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V(众福6号)为丰产性最差品种,V(天禾077)为稳产性最差品种,58这2个品种均已被淘汰;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7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L(济源市农7科所),发现了87.2%的差数为显著。

关键词: 小麦 非参数统计分析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郊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北京近郊区、中郊平原农区、远郊山区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研,实证分析影响北京郊区农地流转的特征和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作用显著,不同区县之间差异明显,非农就业率、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也与农户农地流转率关系显著。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郊区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Bov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biPSC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将biPSCs悬浮培养制备类胚体,采用类胚体介导体外自由分化与定向诱导分化(添加RA、DMSO和RA+DMSO3种诱导物)的方法,使biPSCs在体外分化,比较了biPSCs在3种不同心肌诱导条件下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效率;分别提取biPSCs、类胚体及不同诱导体系分化细胞的总RNA,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发育标志基因的表达。【结果】biPSCs在悬浮条件下培养7d,能够形成典型球形和囊腔样类胚体。类胚体再贴壁培养7d,经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大量分化为α-actin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体系中,RA+DMSO共同诱导的效率较RA和DMSO单独诱导显著增高(P<0.05)。RT-PCR结果显示,各组分化后的细胞中心肌细胞发育特异性基因ACTA2与GATA4均有高水平表达。【结论】biPSCs在体外悬浮培养能够形成类胚体,类胚体贴壁培养后可以分化为α-actin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分化形成的心肌样细胞均表达心肌特异性基因。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分化 心肌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系统的构建

中国科技论坛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集成服务是新时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主要方式,在数字环境下,集成服务成为现在以及未来一个阶段图书信息机构的发展主流与建设重点。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系统的发展实践,以及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集成服务发展现状,针对系统构建的障碍因素,在机制建设、资源系统、服务模式、集成技术以及用户研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集成服务 系统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双价抗病基因(Glu和Chi)棉花苗期抗病能力初步研究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早春播种期、适宜播种期与初夏播种期(晚播)6个处理的试验,观测各品种苗期的出苗率、死苗率。结果表明:转双价抗病基因(Glu和Chi)棉花在早春播种期(低温)条件下,各品种间出苗率均低于30%,有差异但不太显著;死苗率低于抗病对照且远低于受体,但各品种的死苗率均高于35%。在适宜播种期下,随着气温升高,棉花的出苗率也随即提高,各品种的出苗率差异不显著,均达出苗要求(>70%),而抗病性仍是转双价抗病基因棉好于抗病对照,更好于受体。初夏晚播时,由于温度较高,各品种间的出苗率和死苗率基本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棉花 播种期 转基因 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效应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河南烟区烟田冬闲时间长的特点,采取两种保护性耕作方式,一是9月下旬深耕播大麦,翌年3月底将大麦掩青,然后整地栽烟;二是9月下旬深耕起垄播大麦,烤烟移栽前10d用除草剂将大麦杀死、免耕、直接栽烟。以目前常规烤烟栽培方式作对照,进行烤烟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种保护性耕作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增加,烟叶产量分别提高20.8%和26.8%,产值分别提高27.1%和29.8%;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更加趋于协调;烤烟花叶病、黑胫病和赤星病等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所降低。大麦掩青或杀青覆盖能够提高烤烟生育中期以前、特别是旺长期的土壤温湿度,保温增墒效果明显,为烤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关键词: 烤烟 保护性耕作 模式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小麦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小麦新品种(系),以为其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参考。利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区域试验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小麦新品种(系)(含对照)的14个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加权关联度顺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产量)是基本一致的。关联度靠前的小麦新品种(系)中育12、洛麦22等均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教5号和豫农416分别参加了第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关联系数排名靠后的品种(系)已遭淘汰。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估

影响甘蓝型油菜角果抗裂特性的因素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个抗裂和4个易裂品种(系)分析了品种间、品种内单株间、单株内分枝间、主花序上的着生部位和角果相对含水量与抗裂角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裂角指数差异极显著,说明遗传特性是影响抗裂角性状的主要因素。品种内不同单株间抗裂角指数变异系数在15.81%~73.78%,但变异范围没有超出该品种的抗裂角特性。单株内不同着生部位影响抗裂角指数,不同品种分枝部位间角果抗裂角指数的变异范围在18.67%~93.57%。下部第一分枝的角果抗裂角指数大于其它部位角果,主花序顶部角果的抗裂角指数分别比主花序中部和下部角果小55.04%和60.43%。角果相对含水量对抗裂角指数的影响很大,油菜角果的抗裂角指数(y)随角果相对含水量(x)的增加呈直线上升的关系,即y=0.0149x-0.4779,R2为0.4284。上述各因素对抗裂角品种的影响远大于对易裂角品种的影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抗裂角指数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