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63条记录
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抗病机理的探讨

核农学报 1992 CSCD

摘要:以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根腐病菌毒素作用下,研究了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防御酶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可使上述酶活性、同工酶谱带发生改变。突变体酶的变化比亲本显著,这些变化与它们的抗病性强弱相一致。可以认为,突变体在毒素作用下具有较强的防御酶活性是产生较强抗性的原因。

关键词: 抗病突变体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检测和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病(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d)是一种严重为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害,降低产量20%—30%。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应用无类病毒的种薯。由于目前还没有脱掉类病毒的有效措施,只能从未被饱和侵染的群体中鉴定筛选出未被侵染的个体,再脱掉其它病毒,作为核心繁殖材料。1987年以来,利用自制的电泳设备,以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eturn-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R-PAGE)检测类病毒,筛选出未感病的个体,再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脱掉其它病毒。经用马铃薯卷叶病毒等8种病毒酶标抗体鉴定筛选,获得既无类病毒也无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克新1、2、3和4号等主栽马铃薯品种的核心种。并已提供给省内外的良种场繁殖推广。1989和1990年抽样检测克山良种场繁殖的原种、一级和二级良种,未检测到类病毒。

关键词: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往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霜霉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1989年从绥化地区9个市县采集10个病菌标样,在隔离温室和田间隔离区里人工接种于12个大豆鉴别寄主品种上,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与美国已报道的32个小种明显不同,暂命名为中1号、中2号和中3号小种。中1号小种在Pridesoy,Norchief,Mukden,Richland,Roanoke,Illini,Dorman,Kabott,Ogden,Woods-yellow10个鉴别寄主品种上表现感病,反应型为“S”型。在S-100,Palmetto上则表现免疫抗病,属“R”型。是一个毒力较强的优势小种,分布于绥化、绥稜、海伦、安达、青冈、明水等地。中2号小种在pridesoy,Norchief,Mukden,Richland,Illini,Dormah,Kabott,O-gden,Woods-yellow9个鉴别寄主品种上,均表现为“S”型,而在S-100,Roanoke,Pa-lmetto上则表现为“R”型。仅分布于兰西和肇州两地。中3号小种在Pridesoy,Norchief,Mukden,Richland,Illini,Palmetto,Dorma-n,Kabott,Ogden,Woods-yellow10个鉴别寄主品种上均表现为“S”型,而在Roanoke和S-100上则表现为“R”型。仅分布于庆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易位系麦醇溶蛋白的电泳分析

核农学报 1991 CSCD

摘要: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析了3个小麦易位系及其亲本的麦醇溶蛋白组分,进一步明确了它们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组成。

关键词: 小麦 易位系 麦醇溶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应用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1991 CSCD

摘要:稀土元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是本世纪初开始的,1917年中国钱崇澍与美国Ostenhout发表了钡锶铈对水绵生理作用的研究结果.1933年苏联等研究了碳酸镧、草酸铈对小麦营养生长的影响,指出镧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1935年起对稀土的肥效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混合稀土或单一稀土在适宜剂量下,可使豌豆和橡胶草含胶量大幅度提高.二次大战后他与合作者着重研究了微量天然放射性稀土元素及其同位素对农作物的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芜青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对7个株系抗原决定簇的分析

科学通报 1991 CSCD

摘要:从50年代起,国内外对芜青花叶病毒(TuMV)的株系分化进行过许多研究,但大多是就局部地区的分离物进行鉴定,且是依据以鉴别寄主为主的生物学方法而确定株系的。李彦勇曾用ELISA方法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TuMV分离物(包括中国的2个)的血清学关系做了比较。国家蔬菜抗病育种攻关协作组在国内十个省市的十字花科蔬菜上采病样7982

关键词: TuMV株系 单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株系起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辐照保鲜及毒性试验

核农学报 1991 CSCD

摘要:γ射线1kGy与2kG扩辐照鲜人参,在室温条件下贮藏6个月,保鲜率分别达86.67%与88.33%,皂甙含量达5.21%,与鲜人参皂甙含量5.25%相比,差异不显著。经毒性试验,辐照保鲜人参无毒、无蓄积性毒性,也没有检查出异常毒性,与对照组鲜人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辐照保鲜 人参 皂甙 毒性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相关关系的探讨

植物保护学报 1991 CSCD

摘要:以省内粳稻品种(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稻瘟病苗瘟、叶瘟、穗颈瘟的相关关系。在1979年、1980年及1989年,共测定了375份材料的苗瘟与叶瘟、叶瘟与穗颈瘟、苗瘟与穗颈瘟之间的相关系数,经显著性测验,均为极显著,数值达到中等正直线相关和强正直线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水稻品种各生育时期的抗性表现基本一致,因此,品种的抗性鉴定用多次苗期鉴定代替一年一次生育期鉴定是可行的。还对各瘟间关系与品种熟期、各瘟关系在杂交后代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苗瘟 叶瘟 穗颈瘟 相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花叶病原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研究

科学通报 1991 CSCD

摘要:大蒜(Allium sativum L.)花叶病是所有大蒜栽培地方的严重病害。自1946年Brierley首次报道在美国等国家发现此病后。日本、南朝鲜、印度、加拿大、委内瑞拉、新西兰、法国、英国、罗马尼亚、荷兰、摩洛哥、智利、阿根廷、古巴以及我国台湾、广东、北京、新疆和上海也相继报道了大蒜花叶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及应用技术

科学通报 1990 CSCD

摘要:70年代末期,国内外在十余种植物上发现由离体细胞再生的植株中高频率地出现变异体,这被称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这种变异不同于物理化学诱变的变异,它们的畸变率较低,有利变异较高,而且单个或少数基因变异占较大比例。利用这种现象,在甘蔗和马铃薯上育出了新的品种,并在其它许多植物上选择出许多抗性基因,用于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