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效果的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将鸡传染性法代囊病病毒(IBDV)BX株抗原和IBDV高免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初步制备了无菌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分别含有32、8、4、0.5及0.125单位IBDV中和抗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1~5及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28d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9d,复合物疫苗1~3免疫组鸡法氏囊正常,复合物疫苗4、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分别有2/10、4/10和5/10的试验鸡法氏囊出现了病变;免疫后28d,复合物疫苗1~5免疫组和BX株活疫苗免疫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8.34log2、9.60log2、9.21log2、7.88log2、9.50log2和9.12log2,攻毒保护率分别为90%、100%、100%、80%、90%和80%。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2、3(分别含8、4单位IBDV中和抗体)免疫1日龄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效果最好,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不同聚乙烯薄膜包装对雪青梨冷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0℃条件下不同聚乙烯薄膜包装雪青梨贮藏24周后对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0.03 mm厚的PE膜、0.06 mm厚的PE膜和微孔膜对雪青梨进行包装后,测量在0℃贮藏24周的品质变化。结果在0℃条件下贮藏24周后,微孔膜包装雪青梨的品质最好,其感官评价为7.0,失重率为1.65%,硬度为24.36 N,维生素C含量为6.68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0.93%,0.107%,4.61%。结论薄膜包装能够抑制雪青梨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升高和延缓感官评价、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微孔膜包装的雪青梨品质最好。


高CO_2结合气调保鲜箱对草莓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高CO2结合气调包装贮藏草莓品质变化的情况。方法以"书香"草莓为实验材料,研究CO2(体积分数为5%,10%,15%,20%)结合气调保鲜箱对草莓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体积分数为5%和10%的CO2结合气调保鲜箱对草莓的贮藏效果较好,能抑制果实病害的发生,果实保持了较高的硬度,延缓了维生素C、总酚含量的下降和花青素的积累,可使草莓的最长贮藏期达到16 d以上。体积分数为15%和20%的CO2处理却降低了果实硬度,对抑制病害没有起到较好的效果。结论"书香"草莓适合的CO2体积分数为5%~10%。


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剂量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由悬浮培养的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AIV抗原所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在生物反应器中悬浮培养MDCK细胞,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WD98和HN04种毒,收获抗原液,以2种抗原液分别制备2个毒株的单价油佐剂灭活疫苗。每种疫苗均按照0.3、0.2、0.1、0.05mL/只(107.5 EID50/只~105.52 EID50/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接种后3周采血测定AIV的HI抗体,采血后分别用与制苗株同源的H9亚型AIV种毒静脉注射攻毒,测定疫苗保护率。2种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后21d的AIV HI抗体水平达到3.8log2~5.6log2,对照组鸡AIV HI抗体均为0log2。攻毒试验证实,以105.52 EID50/只~107.5 EID50/只剂量进行免疫接种,免疫鸡只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按照兽药典H9亚型禽流感疫苗攻毒保护率90%为合格的标准,悬浮培养MDCK细胞制备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的最小免疫接种剂量为106.82 EID50/只。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MDCK细胞 悬浮培养 免疫剂量


从国际种子研究现状看中国种子科技与种业发展
《世界农业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第11届国际种子科学大会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隆平新区"种业硅谷"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科学工作者对当前国际种子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比较国际种子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的种子科学研究基础薄,竞争力弱,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尽管中国的种子市场需求旺盛,但是缺乏龙头企业。笔者认为,中国种子科学研究亟待加强,只有种子人才队伍强大,才能创建高水平的种子科学研究团队,只有种子科技水平提高,才能推动中国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种子科学大会 国际种子科学学会 种子科技 种业


基于LMDI和EMD模型的中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其波动性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经验模态分解模型(EMD)和方差分解模型(VDM),系统分析1978—2012年中国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结果表明,35年间玉米产量增加1.50×108 t,东北区和黄淮海区的玉米生产优势进一步凸显;玉米播种面积效应和玉米单产效应分别为0.79×108和0.71×108 t,播种面积是中国玉米产量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玉米产量以趋势增长为主,且存在3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玉米单产波动是准3年周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八大粮食产区看,黄淮海区玉米产量的波动量最大,其次为东北区和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东北区和黄土高原区自身的产量波动及其相互间的正向联动作用是中国玉米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黄淮海区和东北区的玉米产量波动量大且变化剧烈,应重点关注这两个区的玉米生产。
北京少数民族村的低收入因素及对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以北京市民委认定的116个少数民族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12个区县、54个乡镇,对其中人均劳动所得低于万元的低收入民族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产业结构等进行分析,明确了北京少数民族村低收入问题的本质原因及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北京山区交通干线通达性很强,山区的环境优势和生态功能凸现,生态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政策实施力度较大,因而,偏远的自然环境不是限制低收入民族村发展的关键因子。人力资本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使得社会分工发展缓慢,是北京少数民族村收入低下的原因。如何快捷、有效地解决北京市18个民族村的低收入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民族村、村民等多方力量,加大定向扶助;同时,把农民组织起来,促进集体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人力资本效用;充分利用好偏远山区丰厚的生态资产,发展市民参与的农业休闲产业,增强农民自身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北京少数民族村发展实力。


火鸡疱疹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火鸡疱疹病毒(HVT)特异性的sorf1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检测HVT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熔解曲线分析显示该PCR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7×101拷贝/μL。利用该方法对野生型HVT和rHVT-pmpD-N在体内和体外的复制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重组后的HVT与野生型HVT的增殖速度基本一致。本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HVT,准确率高,特异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为监测HVT体内和体外的病毒含量和复制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 火鸡疱疹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sor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