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水鱼蛭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的在体感染与生活史观察
《渔业科学进展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是重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可感染30余种海水鱼类。阿鲁加姆锡兰蛭病在我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海水养殖鱼类中流行,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持续、稳定、足量地获得活体寄生虫,供防治鱼蛭病研究使用,本研究通过鱼蛭在体感染实验,建立了阿鲁加姆锡兰蛭的传代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证实,2种海水观赏鱼[棘颊雀鲷(Premnas biaculeatus)和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可作为宿主鱼,用于该鱼蛭的传代培养,且传9代后产生的子代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鱼蛭的生活史观察显示,该鱼蛭的生活史可分为卵茧孵化和幼蛭发育2个阶段。在水温为26℃、盐度为30的条件下,鱼蛭最短20 d即可完成其生活史。其中,卵茧孵化为幼蛭需要9 d,孵化率高达83.8%;幼蛭感染宿主、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茧最短需要11 d。本研究可为海水鱼蛭的生物学和鱼蛭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质联用技术测定甲砜霉素及其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水产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建立了斑点叉尾鮰体内各组织中甲砜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中甲砜霉素浓度在5~1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8,平均回收率为79.05%~95.5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9.36%,血浆中甲砜霉素的定量限为5.0μg/L,肌肉、皮肤、肾脏和肝脏中甲砜霉素的定量限为5.0μg/kg。实验在水温为28°C条件下,单次口灌(按照每kg体质量口灌17.5 mg的剂量)甲砜霉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研究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甲砜霉素血浆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8.00 h,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933.75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2.10 mg/L,消除半衰期(T1/2β)为69.32 h,吸收半衰期(T1/2ka)为4.97 h。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以一级药代动力学方式消除。该方法简单可靠,满足甲砜霉素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海参养殖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下)
《科学养鱼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海参从育种到投入市场,至少要经过育种、育苗、保苗、养殖、加工、流通6个环节,目前一些海参企业只做其中单个环节,各环节分散独立经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产品可追溯体系不健全,这样就产生了产品来源不清、信息不畅、竞争无序的情况,终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无法追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消费信任危机又反过来影响了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我国海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企业与市场多方面的作用。在政府层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类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雷帕霉素靶蛋白(TOR)信号通路是营养、化学和运动等因素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一个关键信号通路.本文介绍了到目前为止TOR信号通路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TOR信号通路对蛋白质合成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摄食调控以及机体免疫、抗氧化调控的影响,同时阐述了胰岛素抵抗机制及精氨酸对团头鲂免疫与抗氧化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以为进一步全面研究TOR信号通路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华鳖3个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渔业生物.近年来,因其自然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地方优良种质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深入了解目前重要养殖中华鳖品系的遗传本底现状,以期为中华鳖的保护及地方优良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中华鳖淮河品系、黄河品系和日本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93个个体的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序列共有57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单位点碱基突变11个,简约信息位点46个.所有序列可定义为2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5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表明当前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在3个品系中,日本鳖遗传多样性最高,淮河鳖次之,黄河鳖最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468 9~0.648 1,基因流为0.135 7~0.283,说明3个品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建议在今后的保护和利用中,应注重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保持,合理选种选配,加强良种利用,以促进优质高效中华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生态学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近几十年来,全球珊瑚礁持续退化,引起广泛关注。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重要的生态类群,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干扰,珊瑚礁鱼类多样性、营养级、生产力等大幅下降。如何保护珊瑚礁鱼类资源,促进其生态和经济功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总结了导致珊瑚礁鱼类多样性丧失的自然和人为压力,提出实现珊瑚礁鱼类科学养护和管理的途径: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是当前珊瑚礁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海洋酸化和全球变暖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珊瑚礁鱼类的未来;降低和严格控制珊瑚礁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加强珊瑚礁食草鱼类的保护、完善珊瑚礁动态监测、扩大珊瑚礁生态修复范围以及建立珊瑚礁保护区等是恢复珊瑚礁鱼类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珊瑚礁鱼类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珊瑚白化 渔业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组织抗氧化能力与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组织抗氧化能力及溶菌酶活力的影响,采集了15尾肠道气泡堆积的银鲳为病鱼组,15尾健康银鲳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样品的肝脏、肾脏、肌肉和鳃组织,并对这4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两种组织(鳃和肾脏)溶菌酶活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病鱼组肝脏、鳃和肾脏的总抗氧化能力都有下降,其中肝脏和肾脏显著下降(P<0.05);而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病鱼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高于病鱼组(P<0.05);丙二醛含量对照组肝脏和肌肉中显著低于病鱼组(P<0.05),但鳃和肾脏显著高于病鱼组(P<0.05);溶菌酶活力病鱼组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肾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肠道气泡堆积对银鲳组织抗氧化能力及其溶菌酶活力影响较大,导致肝脏与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降低,鳃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圆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蓝圆鲹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以酶解产物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的抑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制备条件。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加酶量0.3%(质量分数),料液比1∶2(g∶mL),pH 7.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蓝圆鲹多肽(round scad peptides, RSPs)的XOD抑制活性为64.03%(15 g/L),Fe2+结合活性为61.56%;此法获得的RSPs分子质量92.35%分布在1 000 Da以下;氨基酸分析表明,RSPs中与XOD抑制活性有关的疏水性氨基酸(如Ala、Val、Leu、Ile)以及与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如Glu、Asp、Arg、His)含量较高;此外,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RSPs可与Fe2+发生结合反应,其与Fe2+的结合位点可能是酰胺键、氨基的N原子与羧基的O原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计算机与网络 》 2021
摘要: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历经了多次的系统改进和开发,系统功能得到了不断升级,然而计算机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丢失和被盗的风险。因此,在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一些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以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避免有用的数据信息丢失、被盗或者受到损坏,给用户造成信息泄露以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或者用户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计算机的数据很容易遭到破坏,导致数据丢失,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来对数据进行恢复。结合一些合理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恢复,可让用户更加安全放心地使用计算机。计算机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S-222麻醉对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 2021
摘要:MS-222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鱼类麻醉剂,本研究探讨了MS-222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明MS-222麻醉剂在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和生产操作中的适宜浓度,设置10、20、30、40、50 mg/L 5个麻醉组与1个对照组,测定体质量为(1.18±0.49)g的西伯利亚鲟稚鱼的耗氧率;设置80、100、120、140、160 mg/L 5个麻醉组与1个对照组,测定体质量为(49.4±10.1)g的西伯利亚鲟幼鱼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MS-222能显著降低西伯利亚鲟稚鱼的耗氧率(P<0.05).随着MS-222浓度升高,西伯利亚鲟稚鱼耗氧率缓慢下降,但在浓度为10~50 mg/L范围内,耗氧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MS-222作用下,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清镁和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MS-222浓度的增大而相应升高.麻醉后血液中白蛋白(ALB)浓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麻醉组的总胆红素(TBIL)浓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40 mg/L麻醉组TBI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可用于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通过降低稚鱼耗氧率而延长运输时间并增加运输量.80~120 mg/L的MS-222麻醉浓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生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为MS-222在西伯利亚鲟苗种运输、养殖生产和实验操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耗氧率;血液生化指标;麻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