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作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外源物质调控机理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从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发展简史、以及国内外调节物质在小麦上的应用入手,对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中心研制成功的安全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健"在其研究背景、增产、抗逆等方面的调控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作物 生长发育 调控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虫期不同光照处理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甜菜夜蛾的物理防治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对成虫期的甜菜夜蛾夜间分别进行黄光处理、白光处理和黑暗处理,探讨不同光处理对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夜间不同光处理对甜菜夜蛾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有显著影响。与无光照相比,夜间光照使甜菜夜蛾成虫的寿命有显著提高,产卵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但对幼虫历期、蛹历期及蛹重无显著影响。夜间黄光处理和白光处理相比成虫寿命较短,产卵高峰期相对集中,卵的孵化率较高,其他指标差异均达不到显著水平。[结论]光照条件改变可以可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黄色光 光照处理 甜菜夜蛾 生活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FcγRⅠ受体胞外区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人FcγRⅠ(huFcγRⅠ)胞外区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在体外与IgG的结合活性。方法:PCR方法从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扩增出huFcγRⅠORF区全长基因并与T载体链接,从克隆载体huFcγRⅠ-T中扩增huFcγRⅠ胞外区基因,并将其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好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并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扩增到了huFcγRⅠ的胞外区基因,所构建的pGEXhuFcγRⅠ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与预期一致。IPTG诱导下目的蛋白的表达率约为30%。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目的相对分子质量(Mr)56 700与理论预期值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huFcγRⅠ胞外区蛋白与人IgG特异亲和。结论:FcγRⅠ(huFcγRⅠ)胞外区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有效的表达,复性蛋白在体外与人的IgG特异结合。

关键词: FcγRⅠ重组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番茄新品种樱红2号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樱红2号是从以台湾樱桃番茄朱蜜为母本,以日本樱桃番茄ココ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樱桃番茄新品种。2006年秋季、2007年春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年进行区域试验,2007年进行生产试验,同年9月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现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累计推广种植900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中育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小麦品种中育12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中育12号,豫麦49和周麦18小麦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育12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结论]中育12小麦品种广泛适应于河南省种植,其产量水平在该区处于领先水平。

关键词: 小麦 中育12号 丰产性 稳产性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蔬菜麦秸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概况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设施蔬菜麦秸复合基质无土栽培技术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麦秸复合基质 无土栽培 设施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蛋白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粮油加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超声辅助碱液法提取麻渣中的芝麻蛋白,首先对影响提取率的5个因素即固液比、提取液pH、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分别做了单因素试验,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根据L9(34)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0、提取液pH值11、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50min、超声功率500W。蛋白质提取率为83.38%。

关键词: 芝麻蛋白 超声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EcoRⅠ-U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gyia ericaenucleopolyhedrovirus,OrerNPV)EcoRⅠ-U片段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其分子特性及其在OrerNPV感染周期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克隆、分析Or-erNPVEcoRⅠ-U片段所包含的若干基因,并应用生物软件对OrerNPV泛素基因(Ubi基因)进行了进化分析。【结果】OrerNPVEcoRⅠ-U片段包含Ubi基因、AcORF34同源基因和39K基因部分序列,在该区域中编码Ubi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由246个核苷酸组成,可以编码81个氨基酸,预计蛋白质分子质量为8.9 ku。OrerNPVUbi基因与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薄荷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RaouM-NPV)的同源性最高,均达92%,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Plutella xylostellagranulovirus,PxGV)的同源性最低,为62%。OrerNPV与AcMNPV、BmNPV和RaouMNPV的亲源关系最近。EcoRⅠ-U片段+M13端含有编码39K基因(pp31)的部分序列,该多肽与10种NPV的39K序列有48%~52%的同源性。【结论】明确了OrerNPVEcoRⅠ-U片段的序列特征及OrerNPV Ubi在泛素蛋白家族中的进化关系。

关键词: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EcoRⅠ-U片段 泛素基因 AcORF34同源基因 39K基因 分子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sox2基因的克隆及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生物工程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构建包含牛sox2基因编码序列的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获得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本研究以胎牛原始生殖嵴为材料,用RT-PCR方法克隆出牛sox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将其亚克隆至pMD18-T载体并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片段与发表的牛sox2基因序列(Gen Bank Accession No.NM-001105463)高度同源;将测序正确的重组T载体用EcoRI和BglII酶切,基因片段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pMSCVneo的相同酶切位点,成功构建了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MSCV-sox2。采用脂质体法用pMSCV-sox2转染包装细胞PT67,同时用pMIG(含绿色荧光蛋白)作为阳性对照,经流式细胞仪测定,该载体转染效率达到68.3%;转染后PT67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的产毒细胞株,其病毒滴度达8.16×107CFU/mL,为下一步特定因子诱导牛体细胞转变为牛iPS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sox2基因 iPS细胞 反转录病毒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华北平原冬小麦节水栽培适宜灌溉模式及其产量形成与资源利用规律,2004—2008连续4年在同一地块比较春不灌水(I0)、春灌1水(I1)和春灌2水(I2)3种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水氮利用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均实行晚播和一次性底施氮量157.5kghm-2条件下,各模式年际间籽粒产量稳定,I0、I1和I2模式的4年平均产量分别为6134、7515和8134kghm-2,平均总耗水量分别为3334、3829和4270m3hm-2,平均总吸氮量分别为162.5、197.9和212.2kghm-2。在耗水构成中,土壤贮水消耗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分别为66.7%、49.2%和37.8%。3种灌溉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达1.9~2.0kgm-3,灌溉模式间无显著差异;氮素利用效率在3个灌溉模式间也无显著差异,平均为38.0kgkg-1N。3种灌溉模式主茎穗占成穗数比例平均为81%,开花期上三叶叶面积指数2.6~3.8,旗叶节以上非叶绿色器官面积指数2.7~3.6。综合以上结果,冬小麦3种灌溉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形成的群体结构可在不同产量水平上实现水、氮资源高效利用。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栽培 氮素利用效率 高产 灌溉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