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扦插繁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扦插是茶树品种繁育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之一,其关键在于不定根的形成,而不定根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内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影响,探索影响其生根的因素对于理解不定根形成以及调控扦插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简述了影响茶树扦插繁殖的内外因子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品种差异、取材选择、插穗规格、营养物质、激素水平、酶活性等内在影响因子,与基质、扦插时间、温度、湿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外在影响因子在提高扦插成活率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评述,并对应用前景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为提高茶树品种繁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尖蜜拉新品种黄晶蜜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晶蜜尖蜜拉是实生选育的优良品种。树体较挺拔、直立,树干颜色灰褐色与灰白色相间。树冠呈主干疏层形或圆锥形,枝条无毛,黄褐色至灰褐色,中等密度。叶倒卵形至椭圆形,叶片先端渐尖,叶基部为楔形。成熟果实为长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苞亮黄色,果肉绵软浓甜,纤维含量稍多,果胶含量少;平均单果质量4.88 kg,最大单果质量5.60 kg,果形指数2.0;平均每个果实含种子粒数78个,种子质量0.7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30.03%,可食率为32.79%,品质中上等。该品种在海南地区(经度108.37°~111.05°、纬度18.10°~20.18°)具有2个成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1月中旬至2月中下旬,果实生育期分别为115~125 d和140~150 d;5年生植株每株挂果40~57个,开花坐果率在58.0%以上,单株产量为169~193 kg,666.7 m2产量为1000~2100 kg。具有较强抗寒性、抗旱性和耐热性,耐涝性差;对叶片病害抗性较强,对虫害抗性一般。适宜在海南省定安县、澄迈县和昌江县等水源充足地区种植,第3年即可开花结果,丰产性较好。


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屎肠球菌对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健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对断奶应激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3.79±0.24) kg的33日龄五指山未断奶仔猪1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断奶组和屎肠球菌组,每组6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不进行断奶处理,在33日龄时灌喂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并饲喂母乳至38日龄;断奶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 PBS,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屎肠球菌组仔猪33日龄时灌喂20 mL屎肠球菌(灌喂量为1×109CFU/kg BW),35日龄断奶,并饲喂饲粮至38日龄。38日龄时,将所有试验猪进行屠宰,并测定其肠道形态、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1)在各组初始体重一致的情况下,断奶组仔猪终末体重出现下降,而对照组和屎肠球菌组仔猪终末体重均有所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极显著降低(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绒毛表面积均极显著提高(P<0.0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屎肠球菌组空肠和回肠α-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十二指肠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和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各肠段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提高(P<0.01)。4)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组仔猪回肠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提高,回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与断奶组相比,屎肠球菌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和罗姆布茨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提高,结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综上所述,断奶前灌喂屎肠球菌菌液可通过改善五指山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菌群结构,并通过提高其肠道相关酶活性,缓解断奶对仔猪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断奶仔猪健康生长。


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的血清学调查
《动物医学进展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CIAV)的流行情况,分别从海南省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文昌、琼海和儋州的14个不同规模未免疫CIA疫苗的文昌鸡场采集血液样品1 709份,采用ELISA检测CIAV抗体。结果显示,1 709份血液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564份,文昌鸡的CIAV抗体总阳性率为33%;4个地区的文昌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CIAV感染,其中儋州市文昌鸡的CIA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55%;成年文昌鸡的CIAV感染程度高于其他生长阶段鸡,抗体阳性率达到53.63%;CIAV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季高发,抗体阳性率为48.06%;不同规模文昌鸡场CIAV的感染率存在差异,以中小规模文昌鸡场的CIAV感染程度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48%和40.10%;在不同类型的文昌鸡群中商品代蛋鸡的CIA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2.62%。结果表明,CIAV在海南省文昌鸡养殖地区普遍存在,且在冬季、成年文昌鸡中高发,以商品代蛋鸡感染最为严重,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海南省文昌鸡传染性贫血的防控。


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炭对热带地区稻菜轮作体系中淹水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环境科学 》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区稻菜轮作系统瓜菜季施肥后大量硝态氮积累,导致后续的水稻季淹水后硝态氮的淋失以及大量N2O排放,使氮素损失以及温室效应加剧.如何提高硝态氮利用率,减少N2O排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添加200 mg·kg-1(以 N 计,下同)KNO3(CK);添加 200 mg·kg-1 KNO3+2%生物炭(B);添加 200 mg·kg-1KN03和 1%花生秸秆(P);添加 200 mg·kg-1 KNO3+2%生物炭+1%花生秸秆(P+B);添加200 mg.kg-1 KNO3+1%水稻秸秆(R);添加200 mg·kg-1 KNO3+2%生物炭+1%水稻秸秆(R+B),进行114d的25℃恒温淹水培养,来探究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秸秆或秸秆和生物炭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pH(P<0.05);B和P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 41.6%和28.5%的N2O累计排放(P<0.05),P+B、R和R+B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 14.1%、24.7%和36.7%的N2O累计排放(P<0.05);添加秸秆增加了净温室气体增温潜势(NGWP),增施椰壳生物炭能够显著减缓秸秆对NGWP的影响(P<0.05),秸秆和生物炭配合施用降低了 NGWP,其中P+B显著降低NGWP(P<0.05),R+B不显著;添加秸秆或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P<0.05),P+B最高,为502.26 mg·kg-1;秸秆和生物炭配施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氮(MBN),P+B最高.N2O排放通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NH4+-N和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累计排放量与MB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O3--N与MBN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硝态氮的减少可能被微生物固持,微生物对硝态氮固持的增加也减少了 N2O排放.综上所述,花生秸秆和椰壳生物炭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抑制N2O排放,增加土壤MBC和MBN,是一种海南瓜菜季后充分利用氮肥,减少氮素损失,减缓N2O排放的一种合理措施.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氧化亚氮(N2O)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硝态氮


海南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速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有效应对近年来在海南辣椒生产中大面积发生的辣椒轻斑驳病毒病病情,通过IH1-04和LA-087H3T7R 2个分子标记筛选,结合病毒病苗期接种的方法,对已有的53份商品性较好的辣椒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轻斑驳病毒病筛选,其中6份通过抗病筛选达到抗(R)级,包括泡椒1份、尖椒3份、线椒2份,且各辣椒资源的商品性普遍较好,加深了对抗病辣椒资源的分布情况,并为进一步辣椒抗轻斑驳病毒病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切实基础.
关键词: 辣椒轻斑驳病毒病(PMMoV) 分子标记 苗期接种


微生物杀虫剂联合施用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微生物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利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IPPB343、IPPB1237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IPPM330189三种昆虫病原真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SLNPV)、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 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s,MBNPV)2种昆虫病毒和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昆虫病原细菌,设置9种联合施用药剂组合,评价6种微生物杀虫剂单独使用以及不同药剂联合施用组合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6种微生物杀虫剂单独使用相比,9种联合施用组合均能提升微生物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水平与田间防治效果。施药后7 d时,金龟子绿僵菌IPPM330189+MBNPV药剂组合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增效最明显,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8.75%,协同毒力指数为23.78。此外,金龟子绿僵菌IPPM330189+短稳杆菌悬浮剂药剂组合施药后7 d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7.45%,协同毒力指数也可达到21.72。表明微生物杀虫剂联合施用可显著提升其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昆虫病原真菌 昆虫病毒 昆虫病原细菌 生物源杀虫剂 联合施用 防治效果


菜心叶片响应高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及转录因子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菜心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挖掘高温胁迫相关基因.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热敏DH系CX7-3和耐热DH系CX1-7高温胁迫处理前后叶片中的转录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差异表达基因库,并从中筛选高温胁迫转录因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2.25 Gb的样本数据和46 204条unigene,在9个功能数据库中有76.76%的unigene得到注释.比较高温胁迫前后样本,获得3 803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类可将DEG富集到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方面,KEGG功能富集数量居于前三位的为植物-病原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MAPK信号通路.从差异表达基因库中鉴定得到275个转录因子,主要涉及MYB、AP2、C3H、NAC、C2H2、bHLH、bZIP、HSF和WRKY等34类转录因子家族,且受高温诱导呈现多种表达模式.进一步筛选获得15个共表达、4个特有表达、1个非特有表达转录因子基因.挑选12个转录因子基因进行RT-qPCR验证,基因表达趋势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菜心耐热分子机制和耐热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全基因关联分析筛选文昌鸡体尺性状相关分子标记
《中国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体尺是评价禽类生长特性的主要指标,通过筛选与文昌鸡体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为解析体尺性状的遗传机制及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海南省文昌鸡品系3个世代(n=2 024)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每只鸡在上市日龄的胫长、胫围、体斜长、龙骨长及胸宽等5个体尺性状。采集血液进行鸡“京芯一号”55 K芯片测序及基因分型,使用GEMMA软件与PLINK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体尺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通过LD分析鉴定与体尺性状显著相关的单倍型。【结果】表型结果显示,113日龄文昌鸡公鸡平均胫长8.64 cm,胫围0.46 cm,体斜长19.73 cm,龙骨长12.32 cm,胸宽6.81 cm;母鸡平均胫长6.98 cm,胫围0.40 cm,体斜长17.79 cm,龙骨长10.45 cm,胸宽6.24 cm。经过质控后,共保留42 206个SNPs和2 024个个体用于后续研究。使用Plink软件进行PCA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3个世代群体存在一定的分散情况,因此在GWAS关联分析中加入了前3个主成分作为协变量,以校正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GWAS结果研究共鉴定出19个SNPs位点与胫长性状显著或建议性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2.17789E-06和4.35578E-05),23个SNPs位点与胫围性状显著或建议性显著相关,7个SNPs位点与体斜长性状显著或建议性显著相关,2个SNPs位点与龙骨长性状显著或建议性显著相关,未鉴定出与胸宽性状或建议性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通过对显著性位点进行注释,结果共鉴定到16个体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羧基末端LIM结构域结合蛋白2(LIM domain binding 2,LDB2)、染色体缩合蛋白G(non-SMC condensin I complex subunit G,NCAPG)、序列相似家族184成员B基因(family with sequence similarity 184 member B,FAM184B)、A型钾离子通道调节蛋白4(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interacting protein 4,KCNIP4)等。通过LD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GGA4存在3个显著关联的单倍型,对于胫长性状,rs316943436和rs313978573两个位点位于单倍型区块中;对于胫围性状,rs313196946AA、rs316242963、rs315796839、rs313978573、rs734365522共5个位点位于单倍型区块中;对于体斜长性状,只有1个位点(rs313978573)位于单倍型区块中,其中候选基因LDB2和NCAPG在显著的block区块中被注释到。【结论】经GWAS方法筛选出SEPSECS、LGI2、DHX15、KCNIP4、NCAPG、FAM184B、LDB2、CC2D2A作为胫长性状潜在的候选基因;FH、TBC1D1、DTHD1、SEPSECS、LGI2、SOD3、PPARGC1A、KCNIP4、NCAPG、FAM184B、CLRN2、LDB2、TAPT1、CC2D2A作为胫围性状潜在的候选基因,KCNIP4、LDB2、TAPT1、NRXN3作为体斜长性状潜在的候选基因,FAM184B作为龙骨长性状潜在的候选基因。总之,本文确定了LDB2、NCAPG和FAM184B等作为胫长、胫围、体斜长和龙骨长等体尺性状的潜在功能基因。为文昌鸡体尺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羟基氧化钴纳米片类酶特性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的甲醛
《分析试验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具有类氧化酶特性的羟基氧化钴纳米片(CoOOH)可催化邻苯二胺(OPD)氧化成黄色荧光2,3-二氨基吩嗪(DAP),而甲醛可与OPD发生反应产生席夫碱抑制DAP的生成,使体系在570 nm处的荧光强度降低.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检测食品中甲醛的荧光分析法.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对甲醛的定量检测范围为5.2~59.3 μmol/L,检出限为1.4 μmol/L.以啤酒和冷冻水产品为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均在94.6%~109.5%之间.该方法有望用于检测食品中的甲醛.
关键词: 甲醛 羟基氧化钴纳米片 荧光分析方法 类氧化物酶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