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江苏高粱产业缺乏本地适宜品种和优异种质资源的问题,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400份高粱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在江苏淮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高粱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质量性状芽鞘色、幼苗叶色、主脉色、穗型、穗形、颖壳色、粒色、分蘖性和颖壳包被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366、0.2235、0.6631、1.3980、0.9619、1.7641、1.7039、1.0631和0.9908;而数量性状全生育期、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着壳率和角质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质量性状,分别为2.0479、1.9254、2.0472、1.9822、2.0531、2.0314、2.0693、1.4375和1.926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全生育期、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和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穗粒重与全生育期、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穗柄长、着壳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15时,供试高粱可以分为3大类,其中类群Ⅰ植株高大,穗粒重和千粒重较小,可作为能源材料开发;类群Ⅱ穗长和穗柄长较短,可从中筛选适合粮饲兼用型育种的资源;类群Ⅲ矮秆、大穗、早熟,可作为粒用高粱材料创新及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对表型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153%;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了33.209%,载荷较高的性状有穗长和穗柄长;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5.189%,穗粒重载荷最高;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5.427%,千粒重载荷最高;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11.328%,载荷较高的性状有全生育期、株高、茎粗以及角质率。从供试高粱种质中,筛选出8份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矮、穗型偏散的优良资源,可供江苏地区育种利用。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江苏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4年养猪科技新技术盘点

猪业科学 20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25

摘要:以普通种植模式(CK)及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JZ)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了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JZ组的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含量较CK明显增加,但EC值、速效钾、盐含量较CK明显降低。在2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酸杆菌门及绿弯菌门,种养循环模式后,土壤中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奇古菌门的占比降低;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酸杆菌门的占比上升。Alpha多样性结果表明,CK的Chao1指数、ACE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JZ组,说明在种养循环模式后,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降低。应用大球盖菇—大豆种植模式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磷含量,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但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等有益菌相对丰度的提高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土壤微生态调控机制及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种养循环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 农业结构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盐促生菌发酵对黑水虻虫粪组成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餐厨垃圾饲养黑水虻产生的虫粪往往盐分较高,这使其作为有机肥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研究通过耐盐促生菌发酵的方式,探究其对虫粪组成的变化及施用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减轻施用此类黑水虻虫粪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参考。首先,将从盐生植物分离得到的4株耐盐菌株制成混合菌悬液,按10%(v/w)的接种量接种到黑水虻虫粪中,在30℃条件下进行28 d的有氧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虫粪组成。接着,把经过发酵(F)和未发酵(UF)的虫粪分别以2.5%、5%、10%、20%(v/v)的比例添加到园艺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分装到穴盘中,播种苏州青白菜于室温下栽培30 d,以不添加虫粪的作为对照(CK),栽培结束后测定植株指标和基质理化性质。结果显示,在虫粪组成方面,耐盐促生菌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黑水虻虫粪的有机质和总养分含量(P<0.05),但会致使腐殖酸和速效养分显著降低(P<0.05),当发酵时间在21d以内时,发酵虫粪中水溶性盐的含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对白菜的影响方面,当虫粪添加量为2.5%和5%时,未发酵虫粪处理的白菜根系指标、叶面积和平均干重高于发酵虫粪;当虫粪添加量为10%和20%时,未发酵虫粪处理的白菜各项指标低于发酵虫粪。在对基质的影响方面,当虫粪添加量为2.5%和5%时,添加未发酵和发酵虫粪的基质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虫粪添加量为10%和20%时,添加未发酵虫粪基质的速效养分和EC值显著高于发酵虫粪(P<0.05)。综上所述,耐盐促生菌发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餐厨垃圾源黑水虻虫粪,缓解施用虫粪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黑水虻虫粪 耐盐促生菌 发酵 有机肥 白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不良风味物质形成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破碎程度(整株和切割)、不同放置温度(4℃和25℃)以及热处理的荠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及其有益前体物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含量的变化,并推测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新鲜荠菜中主要检测出(Z)-3-己烯醇等醇类物质以及(Z)-3-己烯醛等醛类物质。切割处理与放置温度显著影响荠菜中的主要风味物质,25℃的放置温度与切割处理使得荠菜更易产生二甲基二硫醚,同时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呈显著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与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推测出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可能通过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经酶促转化形成。本研究明确了切割处理和放置温度是控制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关键因素,为荠菜风味及营养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荠菜 挥发性风味物质 二甲基二硫醚 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 二甲基三硫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

大豆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用于盐碱地开发利用,本研究以287份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100 mmol·L-1 NaCl溶液下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大豆苗期的7个耐盐性相关指标(相对SPAD值、相对株高、相对根长、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和相对根干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萌发期依据盐害指数筛选出1级耐盐种质69份,2级耐盐种质83份。苗期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大豆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将287份材料分成5类:高度耐盐种质40份,耐盐种质104份,中度耐盐种质68份,盐敏感种质72份,高度盐敏感种质3份。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大豆苗期耐盐性评价的数学模型,筛选出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长、相对根干重以及相对SPAD值4个性状指标,可作为大豆苗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进一步验证表明模型预测性较好(R2=0.976,P<0.001)。通过对萌发期和苗期大豆耐盐性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萌发期与苗期均为1级耐盐的材料7份:S39(铜山白荚壳)、S149(栖霞青豆)、S154(南京高香豆)、S228(徐8107)、S262(贡豆19)、S270(ZDD 23409)以及S281(ZDD 3726)。

关键词: 大豆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江苏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降解膜在草莓上的应用

农业与技术 2025

摘要:为解决农用地膜残留污染土壤问题,根据不同降解膜的降解速率,在草莓设施栽培模式下,分析4种不同降解膜(苏州德捷膜、山东天壮环保膜、上海弘睿生物膜、南通龙达生物膜)在草莓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不同类型的降解农膜在宿迁地区均可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与对照(CK)聚乙烯PE膜相比,地下10cm土壤温度降低0.04%~0.97%,含水量降低0.81%~2.46%,产量减少0.47%~1.41%,不影响草莓物候期,对草莓增温保墒和经济产量影响较小。4种降解膜中,处理1苏州德捷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BAT改性材料+秸秆粉+PPC聚碳酸亚丙酯+PLA聚乳酸)降解膜增温保墒综合效果较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 降解膜 草莓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豆13 EMS诱变突变体库创制及大粒突变体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淮豆13是一个高产广适多抗夏大豆品种,但百粒重偏低,为改良其百粒重性状,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4 kg淮豆13种子,并进行连续4个世代的表型考察及筛选,同时对其中1个质量性状变异突变体进行了遗传解析。结果表明,经过M2和M3 2个世代筛选,获得了332个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株系,涵盖茎秆、花、种子等多种类型的突变;筛选得到多个粒重增加或减少的材料,其中包括3个百粒重达28 g左右的突变体,M4世代表型验证表明这3个粒重增大突变体单株产量无显著降低;此外,还鉴定得到了1个灰毛突变体,其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差异,测序比对分析结果显示T基因第5 942位碱基替换导致了终止密码子的出现,从而产生了灰毛表型。本研究成功地构造了变异丰富的淮豆13 EMS诱变突变体库,且成功筛选得到了3个单株产量不显著降低但百粒重显著增加的突变体株系,以及发现了1个点突变导致的灰毛突变体;为后续淮豆13品种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育种种质资源,也为后续淮豆13农艺性状遗传机理解析提供了丰富的遗传研究材料。

关键词: 淮豆13 EMS诱变 大豆 大粒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启东地区青梗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长江蔬菜 2025

摘要:青梗菜是保障淡季蔬菜供应的重要蔬菜,实现青梗菜机械化生产是当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为进一步提升青梗菜机械化生产水平,根据启东地区青梗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情况,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起垄、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青梗菜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梗菜 机械化 启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3年从三省部分规模化鸡养殖场采集鸡粪便、鸡毛蛋、鸡卵黄以及病死鸡的鸡腿、骨髓、关节、心脏、脾脏、肺脏和肠道内容物样品共918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APEC;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菌体(O)抗原分型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分离菌株的主要流行特征。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390株APEC,分离率为42.48%;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91.03%,355/390)、头孢噻呋(82.82%,323/390)、庆大霉素(81.03%,316/390)和四环素(77.95%,304/390)的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0.51%,2/390)和黏菌素(3.08%,12/390)比较敏感,耐药基因以blaEC(98.97%,386/390)、blaTEM(80.00%,312/390)、aph(6)-Id(54.10%,211/390)、erm(D)(98.46%,384/390)、tet(A)(81.79%,319/390)和floR (63.33%,247/390)为主;毒力基因分析发现,所有分离菌株至少含有4种毒力基因。共鉴定出68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78(11.03%,43/390)、O180(7.95%,31/390)和O15(7.18%,28/390),MLST共鉴定出71种ST型,主要的ST型为ST117(15.90%,62/390)、ST155(8.46%,33/390)和ST162(8.21%,32/390);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共分为4个进化分支,不同省份鸡养殖场分离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相距较远。结果表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APEC的流行血清型为O78、O180和O15,主要流行ST型为ST117,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较多,鸡养殖场应当继续加强APEC的流行病学监测。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血清型 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