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脊尾白虾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分析

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表观遗传学特征,本研究在筛选硫化测序引物的基础上,对不同发育期的脊尾白虾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经引物筛选验证,选取了4对引物在脊尾白虾的受精卵、幼体期、仔虾期和成虾期共4个发育期进行甲基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除ND5基因3′端序列(21#引物扩增区)无甲基化现象外,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13#引物扩增区)、COX3基因的3′端序列(16#引物扩增区)和ND5基因5′端序列(19#引物扩增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其中,COX3基因的起始区序列仅在受精卵孵化期和幼体期存在甲基化现象,COX3基因3′端序列在除受精卵外的其他3个时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且以上甲基化率随个体发育阶段的提高呈下降趋势;ND5基因5′端序列在4个不同发育期均存在甲基化现象,但甲基化率无显著差异。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OX3基因和ND5基因位点上,推测脊尾白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本研究首次从整个发育周期角度探讨了线粒体基因组甲基化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甲壳类生长发育相关遗传机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线粒体基因组 不同发育期 甲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完善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考

植物检疫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国门生物安全形势比较严峻,本文从进境货物检疫、完善进境邮件的查验机制、实验室建设、外来有害生物的预警能力建设、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生物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立法建设、执法建设、联防联控建设、在高校开设国门生物安全课程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11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完善国门生物安全体系构建参考。

关键词: 生物安全 防御体系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响应国家种业产业政策,促进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种业企业创新人才培育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种业创新人才具备智能性、创新性、多功能性及成长性等特性,种业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主要有引进育种人才模式、合作育种研发模式和自主培养模式,但分别存在科研人员流动机制不畅、激励分配机制不健全和国家育种科研投入错位,种业企业优良种质资源分享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改革种业科研投入制度及建立公益性种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分享平台等,促进创新人才向种业企业流动。

关键词: 种业企业 创新人才 培育机制 人才引进 人才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亚低温对番茄幼苗叶绿素荧光及产生畸形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早熟番茄品种浙粉702和晚熟番茄品种U904,以环境温度17~18℃为对照,研究7~8、12~13℃2个亚低温对3叶龄幼苗分别处理7、14、21 d的耐亚低温性能。结果表明,浙粉702耐低温能力强于U904,随亚低温7~8℃处理时间的延长,浙粉702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eild)下降幅度明显小于U904,2个品种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变化差别不大;亚低温处理对番茄的畸形率果有一定影响,随处理温度降低,2个番茄品种的总畸形果率升高;浙粉702 12~13℃处理时的番茄总畸形果率明显高于U904,7~8℃处理时的番茄总畸形果率明显低于U904;亚低温处理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番茄果实心室的整齐度,增加心室数量。

关键词: 番茄 畸形果率 亚低温 叶绿素荧光指标 心室整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耐寒结球甘蓝瑞甘22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瑞甘22是由自交不亲和系母本(05-8-5-3-1-2)和父本(04-11-8-6-1-2)选育成的晚熟耐寒越冬甘蓝杂交新品种。叶球扁圆、叶球紧实度为0.53,单球质量为1.64 kg,耐裂球性好、抗寒性好(长江流域短暂-6℃叶球不受冻)、田间黑腐病抗性强、商品性好,平均产量72 780.0 kg/hm~2,适宜在湖南、江苏、湖北、上海等地作露地越冬甘蓝栽培。

关键词: 晚熟耐寒 结球甘蓝 瑞甘22 一代杂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能离子束诱变选育高产内切型菊粉酶菌株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从18株黑曲霉菌株中,筛选得到产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的一株菌株,编号为08013,酶活为3.01U/mL。用低能离子束N~+对选育出的黑曲霉菌株进行诱变研究,当N~+注入能量为10Kev,注入靶室的真空度为10~(-3)Pa,脉冲剂量为10~(14) N~+/cm~2s,N~+注入剂量为60×2.6×10~(13)N~+/cm~2时,筛选出一株内切型菊粉酶酶活最高的菌株,编号为08-DT-60-09,酶活为4.20 U/mL,比出发菌株的酶活提高了39.53%。

关键词: 内切型菊粉酶 黑曲霉 低能离子束 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干旱对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Kunth) G. Don]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30%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其中,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在胁迫6 h变化显著;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0 385 764条净数据和7 600 078 117 bp数据量,de novo组装产生了65 174条转录本,N50为1 638 bp。通过干旱处理(干旱胁迫6 h)和对照组(对照0和6 h)之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有1 763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557个基因上调表达,1 206个基因下调表达,下调表达基因的数量明显高于上调基因。

关键词: 甘薯近缘种[Ipomoea trifida(Kunth)G.Don] 干旱胁迫 转录组 生理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伪狂犬病病毒AH02LA株糖蛋白的基因序列测定与对比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猪源伪狂犬病病毒AH02LA株糖蛋白的基因序列特征,本研究设计了17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AH02LA株的11个糖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然后将其与PRV变异株(TJ株与HeN1株)和PRV经典株(Bartha株与Kaplan株)作比对分析。结果:成功扩增了11个糖蛋白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发现,AH02LA株的gB、gD、gG、gK和gM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100%,而与PRV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8%~99%;AH02LA株的gC、gE和gI基因与PRV变异株的同源性为99%,而与经典株的同源性为95%~97%,而且AH02LA株的gB、gC、gD、gE、gI和gN基因的插入或缺失也与变异株完全一致。研究表明,AH02LA株的主要糖蛋白基因序列与变异株高度同源,该毒株是一株典型的变异株。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AH02LA株 变异株 糖蛋白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O型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制备与免疫原性鉴定

生物工程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验证基于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ram-positive enhancer matrix,GEM)展示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Bacteria-like particles,BLP)疫苗的可行性。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优化合成基于猪口蹄疫病毒Mya98株序列的3种抗原基因设计,并将其插入到含有锚钩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 QZ-PA,鉴定阳性后转入Escherichia coli BL21,进行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对目的基因表达及产物的可溶性进行分析。利用GEM颗粒纯化目的蛋白,制备细菌样颗粒疫苗抗原;利用BCA试剂盒测定重组蛋白的浓度,将重组蛋白与白油佐剂乳化,制备疫苗,免疫5周龄小鼠,同时设商品化多肽苗对照与空白对照,免疫后不同时间采集试验小鼠血清,利用口蹄疫病毒多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O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水平;利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评价细胞免疫水平。SDS-PAGE结果表明,设计在大肠杆菌中的3种口蹄疫病毒抗原基因均以可溶形式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利用GEM颗粒能够实现重组蛋白的一步离心纯化,制备BLP疫苗抗原;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重组抗原B(T1BT2)4B不但能够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更高水平的多肽特异性ELISA抗体与口蹄疫特异性液相阻断抗体,而且产生了更高水平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Th1型的细胞因子分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BLP疫苗GEM-B(T1BT2)4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究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VP1蛋白 可溶性表达 细菌样颗粒疫苗 免疫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分析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理化性质以及元素组成。【方法】将采集的有机肥样品经过预处理测定了有机肥的鲜样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以及钾的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有机肥的灰分、腐殖酸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为7.84%,按照有机肥原料来源将合格率从大到小排序:植物性有机肥(合格率=33.33%)>海藻类有机肥(合格率=25.00%)>不明来源商品有机肥(合格率=11.11%);鱼虾有机肥、羊粪有机肥、牛骨粉有机肥以及黄腐酸有机肥中没有合格产品。有机肥理化性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理化性质中的鲜样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灰分以及腐殖酸含量的范围分别为1.4%~67.9%、3.41~9.49、8.36%~83.01%、22.81%~85.67%、85.24~871.49 mg/kg;N、P_2O_5、K_2O、Ca、Mg、S、Fe以及Mn的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24%~10.16%、0.21%~7.10%、0.19%~8.48%、0.02~3.37 g/kg、0.03~0.78 g/kg、0.60~2.48 g/kg、0.34~17.65 g/kg、0.01~0.27 g/kg。测定指标中除鲜样含水量和Ca含量之外,其余指标的分布特征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总体较差,不同有机肥之间营养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差异较大。

关键词: 有机肥 理化性质 养分 腐殖酸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