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LED光照对小菜蛾成虫生物学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05 nm和590 nm 2种波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照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情况、卵孵化率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给予2种波长的LED光的持续光照,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和卵孵化率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经505 nm和590 nm LED光照后,小菜蛾的总产卵量分别下降256.00粒和264.56粒,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30.7%和31.8%,差异达显著水平;小菜蛾的平均卵孵化率分别下降了44.78%和51.27%。同时,590 nm LED光照对小菜蛾的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期均有一定的影响。另外,505 nm和590 nm LED光照对小菜蛾成虫寿命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LED光照 小菜蛾 产卵量 孵化率 成虫寿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鲜食型甘薯新品种郑薯21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郑薯2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针对我国北方薯区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鲜食专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薯 郑薯2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郑单528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培试管苗移栽技术的改进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改进后的小麦花培试管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总结。改进后的方法优化了试管苗大田直接移栽技术,确定了10月30日左右为郑州地区的最佳移栽时间,使试管苗的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

关键词: 小麦 花药培养 试管苗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脂麦胚中谷胱甘肽与麦胚蛋白提取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脱脂麦胚中谷胱甘肽(GSH)和麦胚蛋白的提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低pH值条件从脱脂麦胚中提取谷胱甘肽,并采用超滤将该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与蛋白质进行分离。再对提取过GSH后的麦胚残渣中的蛋白质进行碱提研究。最后合并超滤分离出的蛋白质与碱提蛋白质,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麦胚蛋白进行纯化制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分别对GSH和麦胚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最终确定GSH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6.3、提取时间15min、固液比1:13(g/mL)、提取温度55℃,GSH的得率和提取率分别为0.31%和72.1%。麦胚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pH10.5、提取温度65℃、固液比1:11、提取时间60min。提取蛋白质相对于碱提用沉淀的得率为39.2%,提取率为90.4%。相对于总麦胚得率为20.8%,提取率为58.8%。合并超滤截留液与碱提离心上清液,确定沉淀蛋白质最佳pH4.2,蛋白质沉淀率为97.5%,所得蛋白质含量达85.2%,相对于脱脂麦胚中总蛋白质提取率为81.1%。

关键词: 脱脂麦胚 谷胱甘肽 麦胚蛋白 提取 等电点沉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和医学上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分泌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均质性,来源稳定,并可大量生产等优点,它的出现对生物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介绍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农业、医学及其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检测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及利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保水剂施用后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的作用机理,在豫西丘陵旱作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保水、作物的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提高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0~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小麦耗水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处理中,60和90kg/hm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及储水量均较其他处理高,而耗水量最低。播种-拔节期,保水剂用量越高干物质积累越显著;拔节-孕穗期及灌浆-收获期,60kg/hm2处理较对照增加的干物质量最高;而孕穗-灌浆期,30kg/hm2干物质量增加最为显著。各生育阶段,除孕穗-灌浆期外,60kg/hm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最终,60kg/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较对照增产47.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0.6kg/(mm·hm2)。

关键词: 作物 土壤水分 产量 冬小麦 保水剂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麦004的选育及弱筋小麦育种问题的探讨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郑麦004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以(豫麦13号/90M434)F1代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弱筋小麦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检测,其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弱筋小麦指标,且高产稳产。在2 a黄淮区试与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豫麦49号增产4.78%。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安徽及江苏北部弱筋小麦适宜区种植。

关键词: 弱筋小麦 郑麦004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利用近二十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延后,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每666.7 m2有效穗数和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穗粒数、千粒重、灌浆时间和每666.7 m2产量则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千粒重、穗粒数以及灌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产量的提高主要与抽穗期提前导致灌浆时间、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的增加有关。文中还对今后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在产量三要素、株型结构和熟期等方面的遗传改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发展概况及产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对1996~2009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和河南省油菜生产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育种家们不但要选育出优良的油菜品种,还要研究和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分析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