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丙环唑对普通白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索了丙环唑对普通白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动态,为建立普通白菜生产中丙环唑安全有效使用技术规程和残留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两个实验剂量分别为高浓度(375 g a.i./hm~2)和低浓度(250 g a.i./hm~2)。结果表明,喷施后7 d,高、低剂量处理组株高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7.19%和15.63%,达显著水平;喷施后14 d,高、低剂量处理组株高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2.24%和7.35%,达显著水平;而产量下降均未达显著水平。丙环唑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方程,半衰期为1.98 d。喷施后7~14 d,丙环唑终残在0.380 9~0.032 7 mg/kg,膳食暴露风险熵在10.42~7.56,处于可接受范围;喷施后第14 d的残留低于日本标准。广州农贸市场和超市中的普通白菜丙环唑残留以及膳食暴露风险研究表明,丙环唑残留监测值99位点为0.013 7 mg/kg,拟合残留值99位点为0.011 3 mg/kg,残留暴露风险熵99.9位点为7.44,处于可接受范围。按照风险最大化原则,参考农药残留限量制定规则,以1 mg/kg和0.01 mg/kg为最高和最低残留限量理论值,对消费者膳食暴露风险保护水平分别为6.44、13.56。建议将1 mg/kg作为普通白菜丙环唑残留限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兜兰新品种‘红霞兜兰’的选育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红霞兜兰’是以‘带叶兜兰’为母本、‘同色兜兰’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育成的F1新品种,属斑叶类,抗性强,花期3~5月,开花期长达50~60 d;花梗长5.5~7.8 cm,紫褐色,披白色短柔毛;花1~2朵,直径10~12 cm,紫红色具紫褐色斑点;中萼片宽卵形,长3.5~4.3 cm,宽3.2~4.0 cm,紫红色,边缘具淡黄色晕和紫褐色斑点;合萼片宽卵形,稍小于中萼片,长3.0~3.5 cm,宽2.5~3.0 cm,淡黄白色,具深浅不一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花瓣椭圆形,边缘波状具白色缘毛,长5.0~5.5 cm,宽3.5~4.0 cm;唇瓣兜状,长3.5~4.5 cm,宽1.9~2.1 cm,黄褐色,具紫红色斑点;退化雄蕊黄色,中心具紫褐色晕。花梗长度中等,避免了母本花梗过长易倒伏和父本花梗过短贴着盆生长的缺点,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对兜兰属植物资源的种质创新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球孢白僵菌诱导的柑橘木虱免疫应答转录组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应答及其网络调控基因,以进一步探讨柑橘木虱对球孢白僵菌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感染球孢白僵菌24、48、72 h与健康的柑橘木虱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分类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分析。【结果】组装得到138 313条不可延长的非冗余Unigene,其N50和N90分别为2 532 bp和413 bp,平均长度为1 191.26 bp。在CK vs.S24h、CK vs.S48h和CK vs.S72h 3个转录组里分别获得了971、1 671和75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表明分别有405、614和542个DEGs显著富集到56、83和60个GO terms中,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98、333和247个DEGs显著富集到10、27和25条代谢通路里。【结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能量代谢、离子运输、转录和翻译调控、生殖和发育调控以及免疫防御反应等相关通路,大部分编码潜在的与免疫识别及调控相关的基因,并从中筛选到5个显著上调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为开展柑橘木虱免疫应答虫生真菌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下一步将进行免疫相关基因的q-PCR验证及表达量分析,研究其在柑橘木虱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肥料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明确氨基酸营养对田间花椰菜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设置不施肥(CK0)、单施化肥(CK)以及施用化肥基础上不同氨基酸用量(30、60、90、120 L/hm~2)对花椰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氨基酸能够促进花椰菜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收获期,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SPAD以及叶片数方面分别增加2.65%~11.42%、7.45%~12.01%、9.95%~15.53%、3.90%~4.98%和7.50%~11.50%。理论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产量和生物量可分别增加21.75%和15.03%,本研究实际分别增加10.92%~25.72%和10.09%~14.76%;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13%~4.51%和8.99%~16.40%,而且能够降低硝酸盐含量6.21%~23.5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宛氏拟青霉与球孢白僵菌对柑橘木虱的致病力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宛氏拟青霉WS-11和球孢白僵菌QB-28对柑橘木虱成虫的致病力,为生防制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孢子悬浮液浸没法比较研究了2种真菌对柑橘木虱的致病力,并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估计了2种真菌对柑橘木虱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结果】宛氏拟青霉WS-11在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 spores/m L时,累计死亡率达到90.67%,球孢白僵菌QB-28则达到97.33%。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中Hosmer-Lemeshow方法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在接种后9 d,宛氏拟青霉WS-11和球孢白僵菌QB-28对柑橘木虱的LC50分别为7.57×10~6 spores/m L和8.39×105 spores/m L;当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 spores/m L时,2种真菌对柑橘木虱的LT50分别为2.50 d和1.93 d。【结论】宛氏拟青霉WS-11和球孢白僵菌QB-28对柑橘木虱均有较好的致病力,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质,其中球孢白僵菌对柑橘木虱的致病力高于宛氏拟青霉,致死效率更高。
关键词: 宛氏拟青霉 球孢白僵菌 柑橘木虱 致病力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褐飞虱种群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广东省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防治水稻褐飞虱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采自广东省广州市、雷州市、连州市、南雄市、海丰县、大埔县和怀集县等7个地方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嗪和吡蚜酮的抗药性。【结果】广东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抗性仍处于极高水平抗性阶段(161.9~3576.4倍),对噻嗪酮抗性仍处于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93.4~1497.8倍),对噻虫嗪抗性仍处于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阶段(61.0~517.8倍),对吡蚜酮抗性处于敏感性下降至中等水平抗性阶段(3.7~11.0倍)。【结论】在水稻上防治稻飞虱需暂停使用吡虫啉、噻嗪酮和噻虫嗪;减少吡蚜酮在褐飞虱防治中的使用次数,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inadoline C——海南海桑内生真菌的一种新生物碱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是寻找结构新颖天然产物新药的重要来源.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从海南特有红树植物海南海桑内生曲霉菌菌株Aspergillus sp.HS02的麦芽培养基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1,该化合物为发酵液主要成分.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一维核磁共振波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异核多键相关谱和氢-氢质子同核相关谱对化合物1结构进行了鉴定,确定为一个新的吲哚生物碱,命名为quinadoline C.利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评价了该化合物抗农业病原真菌活性.
关键词: 红树植物 海南海桑 内生真菌 曲霉菌 天然产物 新吲哚生物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