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鳞鲃的引进、驯化、繁育及研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盐碱水域生产性能,引进了国外大型经济鱼类——大鳞鲃(Barbus capito)。文中报道了国外鲃类鱼(Barbel)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大鳞鲃引入我国后,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大鳞鲃在淡、咸水域养殖、繁育的主要技术参数,大鳞鲃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开发利用前景,旨在为大鳞鲃规模化养殖、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LY86株N基因序列分析及病毒在猪睾丸细胞上的增殖特性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LY86株与其他不同来源TGEV毒株之间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及其在猪睾丸(ST)细胞上的增殖特性,分别进行了TGEV LY86株N基因的序列分析,以及病毒株以不同感染复数(MOI)感染ST细胞的毒价测定。结果显示:TGEV LY86株与其他17株TGEV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7.2%~99.8%,特别是与M6、M60、TS、H、H16及JS2012毒株之间均存在很高的同源性;感染复数直接影响TGEV LY86株在ST细胞上的增殖效率,过高或过低的感染复数均可导致较低的TGEV增殖效价;当以MOI=0.001接毒时,感染后48 h所收获的病毒毒价最高,达10~(6.20±0.23)TCID_(50)/0.1 mL。本研究对分析TGEV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感染特征、优化疫苗生产工艺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睾丸细胞 N基因 序列分析 增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保险补贴如何规避WTO规则约束:美国做法及启示
《农业经济问题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在介绍美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保险产品、补贴方式和财政支出情况的基础上,结合WTO规则和美国的WTO通报数据分析了美国利用农业保险补贴规避WTO规则约束的策略和影响。分析表明,美国大量使用与特定产品挂钩的"黄箱"保险补贴,却按照"绿箱"或是"非特定产品支持"进行通报,如果严格按照特定产品支持进行通报则美国实际AMS水平远高于其通报的水平。由于保险补贴引发贸易争端和遭到反补贴调查,2012年起美国对保费补贴已经按照"特定产品支持"进行通报,但美国通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来降低对农民保费补贴,仍可充分利用WTO允许的"非特定产品支持"空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是推动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基地定位不明确、基地管理体制不顺、示范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问题制约基地建设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明确基地定位、制定总体规划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夜蛾卵黄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制备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多克隆抗体,并检测甜菜夜蛾不同发育时期血淋巴中的Vg蛋白表达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Vg转运与利用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羽化24 h的甜菜夜蛾雌成虫c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甜菜夜蛾Vg基因片段,其包含vitellogenin-N结构功能区。将Vg目的片段连入pMD-19T载体后进行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准确性及编码蛋白的特性。将测序正确的Vg基因片段通过Nde Ⅰ和Xba Ⅰ限制性内切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Czn1。将重组表达载体pCzn1-Vg转入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离心收集诱导表达的菌液,超声波破碎菌体沉淀,取上清液与沉淀进行SDS-PAGE检测,分析Vg重组蛋白的可溶性。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Vg重组蛋白,筛选最优表达条件。经Ni-NT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Vg重组蛋白,将该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Vg血清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甜菜夜蛾雌虫不同发育阶段血淋巴中Vg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扩增所得Vg基因片段为2 091 bp,编码69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80.88 k 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出的Vg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0 k D,其大小与预期的Vg重组蛋白带大小相符合。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而在上清中表达量不明显。不同温度、不同浓度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Vg重组蛋白的结果显示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6 mmol·L~(-1)时,Vg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继续提高温度和IPTG浓度,对提高Vg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作用,且杂蛋白增多。新西兰白兔经4次免疫后,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制备的兔抗Vg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效价达到1﹕512 000。Western blot检测Vg蛋白在甜菜夜蛾不同发育阶段血淋巴中的表达,其杂交出的单一条带在180 k D左右。Vg蛋白在甜菜夜蛾雌蛹末期开始微弱表达。雌成虫羽化后血淋巴中Vg蛋白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呈动态变化,到羽化48 h表达量最高,随后降低。【结论】纯化获得了Vg重组蛋白,并明确了最优表达条件(温度为25℃,IPTG浓度为0.6 mmol·L~(-1));制备了高效价的甜菜夜蛾Vg多克隆抗体,明确了甜菜夜蛾Vg蛋白的表达规律。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卵黄原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缓解稻麦轮作区小麦渍害胁迫的作用
《土壤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麦轮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主要的粮食生产方式,然而在该地区季风气候的背景下,小麦生长季易发生渍害胁迫,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施用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方式,目前,已在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开展应用研究,但定量评估施用生物炭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渍害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开展土柱和小区试验,研究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稻麦轮作土壤和小麦生长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显著降低稻麦轮作土壤的容重。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也表明,施用生物炭有利于土壤水分向下迁移,可改善稻麦轮作土壤排水不畅的特点。同时,与未施用生物炭的处理相比,施用10 t hm-2生物炭能加快小麦出苗,促进小麦生长。播种后90 d的采样结果显示,施用生物炭处理下小麦株高、主根长和最后一片完全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根系特征显示,施用生物炭处理下的小麦主根长虽然显著高于对照,但2个处理间的总根长和总根面积却无显著差异。综上,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改善稻麦轮作土壤的排水条件,促进小麦前期生长,将有助于小麦在关键生育期抵御渍害胁迫。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生物炭 渍害胁迫 土壤物理性质 土柱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淡水养殖业生产布局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我国13个淡水养殖主产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产规模指数、地区专业化指数以及地区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对我国淡水养殖业生产专业化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淡水养殖业呈现出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区域布局;(2)黄渤海流域的专业化水平低于其他产区的水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专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东南沿海流域的专业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3)湖南、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提供了资源禀赋条件;(4)长江中下游地区无论在资源禀赋还是在综合比较优势上都具有优势,是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比较全面的地区。研究成果对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都有较强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腌腊肉制品中13-HODE和9-HODE含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腌腊肉制品中的13-羟基十八碳二烯酸(13-HODE)和9-羟基十八碳二烯酸(9-HODE)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的13-HODE和9-HODE用甲醇提取,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酸(98∶2∶0.5,v/v/v)为流动相,在Lichrosorb Si 60(250×4.0 mm,5μm)色谱柱上分离,选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4 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HODE和9-HODE分别在0.5~20和1.0~12.5μ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R~2分别为0.9994和0.9990),检测限分别为0.075、0.15μg/g,定量限分别为0.25、0.5μg/g。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2%和86.0%。对14种腌腊肉制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含有13-HODE和9-HODE,范围分别为:1.2~167.54和0.63~139.20μg/g。本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普及,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满足腌腊肉制品中13-HODE和9-HODE含量的同时分析。
关键词: 亚油酸 腌腊肉制品 13-HODE 9-HODE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蛀螟CpunPBP2基因的全长序列克隆、分子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简称OBP)能结合进入到触角内的脂溶性气味物质进行并运送到感受神经元受体部位,被认为是昆虫嗅觉的第1个生化步骤,其中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简称PBP)属于OBP家族。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简称RACE)在已有报道桃蛀螟CpunPBP2片段的基础上,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CpunPBP2基因具有昆虫OBP典型特征,即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信号肽序列。同源比对结果发现,CpunPBP2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昆虫PBP2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进一步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punPBP2能聚在鳞翅目昆虫PBP/GOBP超家族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桃蛀螟PBP2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
关键词: 桃蛀螟 基因 气味结合蛋白 性信息素结合蛋白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全长克隆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