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防除大豆田杂草技术研究
《大豆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的适宜配比及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施药剂量,采用盆栽法测定了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5个配比的稗草生物活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混用剂量对大豆出苗数、株高、产量的影响和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对大豆安全,适宜的混用比例为1∶20,适宜的施药量为900~1 200 g·hm~(-2)。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按1∶2.5、1∶5、1∶10、1∶20、1∶40混用的5个配比对稗草的生物活性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40.72~380.59,其中以1∶20配比的共毒系数最高。唑嘧磺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混用比例为1∶20时,施药量600,900,1 200,1 800 g·hm~(-2)施药后45 d对杂草的总株防效为78.9%~98.2%,鲜重防效为85.3%~99.6%,4个混用处理与人工除草处理之间在大豆出苗数、株高和产量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体外法研究pH与脂多糖或组胺的交互作用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法研究p H与脂多糖(LPS)或组胺(HIS)的交互作用对奶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8只体况良好,体重、泌乳量相近的萨能奶山羊作为瘤胃上皮供体。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山羊屠宰后采集瘤胃上皮,插入到尤斯灌流仪器(Ussing chamber)半室中央,在浆膜侧半室加入5 m L缓冲液,黏膜侧加入配制好的不同处理的培养液5 m L,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1:因素1为p 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LPS浓度,分别为0、30、60 k EU/m L。试验2:因素1为p H,分别为7.4、5.5、5.2;因素2为HIS浓度,分别为0、0.5、10.0 ng/m L。采集培养80 min后的瘤胃上皮,测定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Claudin-4、Claudin-7、Occludin、zonula occludens-1(ZO-1)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p H与LP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ZO-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与p H 7.4×0 k EU/m L LPS组相比,降低p H或添加LPS均显著降低了Claudin-1、Claudin-7 mRNA表达量(P<0.05),ZO-1 mRNA表达量有整体降低的趋势,在p H 5.2×60 k EU/m L LPS组最高。2)p H与HIS的交互作用对Claudin-1、Claudin-7、ZO-1 mRNA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p H 5.5×0.5 ng/m L HIS组Claudin-1 mRNA表达量最低,但与p H 5.2×0.5 ng/m L HIS组差异不显著(P>0.05)。p H 7.4×10.0 ng/m L HIS组Claudin-7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p H 7.4×0 ng/m L HIS组(P<0.05),但与p H 5.5×10.0 ng/m L HIS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p H 7.4×0 ng/m L HIS组相比,降低p H或添加LPS有提高ZO-1 mRNA表达量的趋势,且p H 5.2×10.0 ng/m L HIS组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发生后,p H与LPS或HIS交互作用于瘤胃上皮,降低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进而增大瘤胃上皮黏膜通透性。
关键词: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奶山羊 瘤胃上皮 组胺 脂多糖 尤斯灌流仪器 紧密连接蛋白


啤酒大麦籽粒品质性状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倍体胚乳禾本科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啤酒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脂肪含量及β-葡聚糖的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及狭义遗传率。结果表明,所测的5个品质性状主要受控于遗传主效应,环境互作效应较小。蛋白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β-葡聚糖含量的表达主要受控于细胞质遗传效应,控制脂肪含量的遗传主效应以母体显性效应为主;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69.75%、60.09%、57.69%和61.76%,脂肪含量性状未被检测到显著的狭义遗传率。加性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纤维含量间存在细胞质、母体加性的完全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纤维含量与淀粉含量、β-葡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的细胞质完全负相关。


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氮肥在加工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以及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在河套灌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施用氮肥比不施氮肥果实和茎叶产量都有显著增加,施用氮肥后果实产量平均增加99.7%,同时施用氮肥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34%~1.34%。施用缓释尿素的氮素利用率较高,10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较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15.2%~20.2%,8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比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20.3%~21.8%。施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使用可以减少20%施氮量,不显著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的处理是100%推荐施氮量采用60%缓释尿素做基肥,20%尿素在花期追肥,20%尿素在果实膨大期追施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缓释尿素0~20 cm耕层土壤氮素没有残留,20~40 cm土层土壤氮素没有淋失。


甜菜丛根病抗性差异性状及蛋白胶点鉴定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抗病和感病材料为试验材料,对田间产量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蛋白质垂直电泳图谱,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可溶性蛋白提取法和酚提取法3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水培进行病毒胁迫处理后,通过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Trial 5. 0软件分析,扣除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蛋白质鉴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中的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效果较好。田间产质量比较显示,抗病材料在苗期及生长后期长势要优于感病材料,收获后块根产量和含糖量也要高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表现良好。蛋白质双向电泳后通过软件分析,扣除具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78个,总共鉴定出了34个有效蛋白质ID,通过NCBI和The Beta vulgaris Resource数据库Blast比对发现,病1和病2主要表达的功能蛋白以光合作用、糖代谢、呼吸抗氧化作用、信号转导、脂代谢及一些未知蛋白为主,而病5和病6主要表达光合作用蛋白和呼吸抗氧化蛋白,即自身应激反应所表达的蛋白质。


基于SLAF-seq技术的向日葵SNP标记开发与利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向日葵基因组序列庞大及基因位点挖掘的问题,试验共收集了122份向日葵资源材料,利用SLAF-seq技术,以菊科小蓬草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酶切预测,水稻日本晴测序数据为对照进行比对,获得多态性标签,并开发大量特异性SNP。本研究共获得477.76 M Reads数据,读长范围在1 329 754~5 770 666之间,对照数据的双端比对效率为92.96%,酶切效率为95.07%,平均Q30为92.32%,平均GC含量为43.04%,每个样本平均开发171 684个SLAF标签,样本SLAF标签的平均测序深度为20.07 x,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1 105 347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共有86 985个,共鉴定到414 692个群体SNP。这些SNP位点可为向日葵特异SNP标记的开发、资源鉴定分析以及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等提供理论依据。


61份玉米DH系的SSR标记分析及性状遗传研究
《玉米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标记对由玉米自交系四-287×PHBIM组配的杂交F1经"吉高诱3号"诱导以及秋水仙素加倍后筛选所得的61份DH系进行进一步鉴定,并运用NCⅡ设计,将61份DH系与优良自交系L98与PH6WC组配成122个杂交组合,对DH系以及杂交组合的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经SSR分子鉴定,61份DH系未发现偏分离现象;以单穗粒重、百粒重为目标,筛选出9个表现优良的DH系;以单穗粒重为目标,筛选出(M45×PH6WC、M42×PH6WC、M47×PH6WC)3个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位高和秃尖长在晚代选择。


化学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内蒙古保护性耕作燕麦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控制杂草生长过盛,增加燕麦产量,调查了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乡燕麦田间杂草种类并考察各类化学除草剂对其防除效果。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燕麦田分布的杂草种类分属6科13种,主要危害杂草为藜、猪毛菜和狗尾草,发生时间集中于5月中旬—6月中上旬。试验所选2,4-D丁酯、苯磺隆、草甘膦、二甲四氯、辛酰溴苯腈5种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均有防效,单一防除效果依次为:2,4-D丁酯>10%苯磺隆>75%苯磺隆>草甘膦>二甲四氯>辛酰溴苯腈。综合防除效果以收获后900 ml·hm~(-2)草甘膦+苗期300 g·hm~(-2)二甲四氯+300 ml·hm~(-2)2,4-D丁酯处理最好,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6.4%左右,且鲜重防效效果显著,燕麦增产幅度超100%,每公顷纯收益最高,为6 618.0元,在农业生产中优先推荐。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燕麦田 杂草 化学除草剂 防除效果 内蒙古


黄花蒿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菊科植物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研究其对瘤胃中乙酸、丙酸、丁酸等发酵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CLA合成的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B.fibrisolvens)和蛋白溶解梭菌Clostridium proteoclasticum(C.proteoclasticum)的影响,旨在阐明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作用,并从瘤胃层次探明其对牛奶中CLA合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头体重为(600±29)kg、胎次2-3、泌乳期(158±3)d及泌乳量(22.8±1.8)kg·d-1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试验牛统一管理,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天饲喂2次、挤奶2次(早上4:30、下午16:30).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组5头牛.试验1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的添加量为96 g/(d·头),试验2组黄花蒿乙醇提取物的添加量为160 g/(d·头).试验期40 d,前9 d为预饲期,10-40 d为正式期.[结果]奶牛日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可以增加瘤胃中pH值,其中两个试验组pH值分别增加了2.63%和8.61%,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降低了瘤胃中VFA的含量,除异戊酸和戊酸低剂量黄花蒿乙醇提取物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组乙酸、丙酸、丁酸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增加了瘤胃液相和瘤胃液混合物中B.fibrisolvens的相对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降低了瘤胃固相中B.fibrisolvens的相对百分比,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均降低了瘤胃液相和瘤胃固相中C.proteoclasticum的相对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增加了瘤胃液混合物中C.proteoclasticum的相对百分比,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日粮中添加黄花蒿乙醇提取物影响瘤胃发酵,对瘤胃不同内容物中B.fibrisolvens和C.proteoclasticum影响不同,总体趋势是增加瘤胃中B.fibrisolvens的相对百分比,降低瘤胃中C.proteoclasticum的相对百分比,有利于调控CLA的生成.
关键词: 黄花蒿乙醇提取物 奶牛 瘤胃 溶纤维丁酸弧菌 蛋白溶解梭菌


培养条件下添加有机废弃物对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通过室内恒温恒湿好气培养试验,监测了施用不同有机废弃物(猪粪、秸秆、木本泥炭和糖蜜)并配施无机肥料对不同土壤肥力(低肥力土壤、高肥力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培试验90d后,土壤肥力和有机废弃物类别均表现出对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影响,其中化肥配施有机废弃物可以显著提高低肥力土壤的总氮含量,提高比例可达25.78%~63.92%,但仅有施用化肥+木本泥炭和化肥+糖蜜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高肥力土壤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7.18%、53.53%和24.04%、56.15%,且高肥力土壤更易于将氮素转化为硝态氮存留在土壤中,木本泥炭和糖蜜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磷素活化的效果较优,低、高肥力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分别提高了65.98%、130.13%和50.25%、74.84%。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土壤肥力应采用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采用有机废弃物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并活化土壤自身养分,其中木本泥炭和糖蜜的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