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高温胁迫对香菇菌丝体脂肪酸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是一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高温环境对其生长影响巨大。本试验借助GC-MS技术,测定了在37℃高温胁迫不同时间下(0, 4, 8, 12, 18和24 h),香菇菌株18和18N44菌丝体中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两个香菇菌株的脂肪酸种类均未发生改变,但总脂肪酸含量均逐渐降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菌株的主要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的占比持续升高,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占比持续降低,并且耐高温菌株18N44的饱和脂肪酸占比要显著高于18 (高温胁迫24 h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香菇中饱和脂肪酸占比与其耐热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为耐高温香菇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温胁迫 香菇 菌丝体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论文常规实验内容常见问题及审读策略

编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稿件审读水平,分析科研工作者在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的过程,以及期刊编审人员在来稿审读过程中对常规实验的关注情况,结合笔者编审科技期刊来稿中的典型案例,分析科技期刊来稿常规实验内容存在的常见问题,给出加强稿件相关内容审读的策略.鉴于常规实验是科研人员实验研究、论文写作以及审稿人审读的盲区,科技期刊编辑加强对其审读十分必要;科技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五步法审读常规实验的方法,采用两层比对法审读结果.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重视常规实验的审读工作,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区.

关键词: 常规实验 审稿盲区 实验方法审读 实验结果审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玉米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40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使用180 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测量株高、根长、干重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玉米种质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180 mmol/L NaCl溶液处理下,不同玉米种质的生长均受到抑制.根据隶属值将240份玉米自交系分为4类,其中耐盐玉米材料24份(10%),中度耐盐玉米材料96份(40%),中度盐敏感玉米材料96份(40%),盐敏感玉米材料24份(10%);从中筛选出10份候选耐盐和10份候选盐敏感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耐盐性鉴定,发现玉米自交系SPL02的隶属值最高,为0.876 9,评价为耐盐材料;玉米自交系Mo17的隶属值最低,为0.165 0,评价为盐敏感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种质资源耐盐评价及优良耐盐玉米新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耐盐性 种质资源 隶属函数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菇(Lentinula edodes)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浓郁的香气,香菇的风味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探究不同光质对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um,GC-IMS)技术,对不同光质培养下香菇子实体的挥发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光质(红光、绿光、蓝光、红绿光、红蓝光、绿蓝光、红绿蓝光)以及黑暗环境(CK)培养下的香菇子实体中共鉴定到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物质12种、醇类物质7种、酮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1种、呋喃类物质1种和酸类物质1种.香菇挥发性成分中其他类物质的含量占比最高(37.98%-45.94%),其次是醛类(27.43%-34.38%)、醇类(14.96%-16.99%)、酮类(5.72%-10.36%)、酸类(2.17%-3.71%)和呋喃类(0.46%-0.65%),酯类有机物的含量最低(0.28%-0.45%).不同光质培养的香菇子实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有较大差异,1-辛烯-3-酮、1-己醇和3-甲基丁醛等物质在对照组中的含量较高,绿光处理组中癸醛、2-丁酮、2-癸酮的含量最高,3-戊酮和壬醛分别在绿蓝光和红绿光处理组中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中,PC_1[63%]与PC_2[13%]之和为76%,能将不同光质培养下的香菇子实体很好地区分.该研究结果为香菇风味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香菇 光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根系形态介导的番茄磷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了添加秸秆后土壤微生物(包括解磷微生物)丰度、磷有效性的动态变化,以及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特征对作物磷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添加秸秆和不添加秸秆对照两个处理,在番茄移栽后第15、30及45天,测定了番茄地上部生物量、磷含量和根系形态,同时测定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解磷微生物)、微生物生物量磷和速效磷含量,分析了微生物-根系–作物磷吸收的关系。【结果】添加秸秆提高了成熟期番茄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了叶片和地上部的磷吸收量,地上部(叶+茎+果实)总磷吸收量较不加秸秆番茄增加21.8%。与无秸秆对照处理相比,添加秸秆处理提高了土壤细菌以及具pho D,pho C和pqq C功能基因的解磷微生物丰度,增加了微生物量磷。添加秸秆处理降低了移栽后15天番茄根系生物量和组织密度,增加了根系比根长,降低了移栽后15到30天的番茄根系生长。番茄移栽后第30天到45天,土壤细菌、真菌丰度下降,微生物量磷降低,丰富的解磷微生物以及微生物量磷降低介导的磷活化,驱动番茄根系生长加快,比根长增加,根系直径降低。根系生长与土壤有效磷(OlsenP)相关性显著。【结论】添加秸秆初期微生物增生导致番茄根系生长缓慢,后期微生物量磷的降低和解磷微生物对磷的活化促进细根的快速伸长。秸秆还田激发微生物量磷活化协同根系高效磷吸收特征,促进成熟期番茄地上部磷吸收的增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根系-微生物互作 微生物量磷 解磷微生物 蔬菜种植体系 作物磷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在草菇冷藏保鲜中的应用

食用菌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4℃处理24、48 h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渗出液代谢组;用200 μmol·L-1黄芪多糖溶液浸泡草菇后在4℃放置24、48 h,测定草菇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转录组,检测糖基转移酶基因VVO_02307表达量.结果表明:4℃处理24、48 h草菇渗出液代谢组分明显不同;与4℃处理24 h草菇比较,处理48 h的草菇中蔗糖含量较低,亚油酸含量较高.与对照比较,黄芪多糖溶液浸泡的草菇在4℃处理24 h时自溶不明显,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黄芪多糖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可能是通过提高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活力实现的.研究结果可为草菇低温保鲜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菇 黄芪多糖 代谢组 转录组 β-葡萄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变化及色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2份高代自交系茄子(绿色果皮启董和紫黑色果皮8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授粉后15、20、25、30、35 d进行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PAL、CHS、CHI、F3H、DFR、ANS及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HEMA1,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PSY1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启董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授粉后20、25、20 d达到峰值;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 d时达到峰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升高。与启董相比,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在15~25 d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30~35 d较高。启董中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相较于8果总体偏低且变化趋势相对稳定。8果中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均在20 d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降低,转录因子MYB75、WD40表达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花青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启董和8果中HEMA1、PSY1的表达量均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色素的含量及变化趋势在绿色果皮茄子启董和紫黑色果皮茄子8果之间差异明显,并且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可进一步通过遗传学方法挖掘导致果色差异的主要基因。

关键词: 茄子 果皮颜色 花青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综合类期刊官方网站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编辑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智媒时代,数字浪潮涌动不息,网站是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为顺应互联网特性,科技期刊网站积极升级改革.本文以《202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农业综合类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分析农业期刊网站建设现状,提出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加强期刊网站服务功能建设,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抵制虚假网站,维护期刊网络生态安全.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期刊 网站建设 服务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色叶用莴苣新品种'红珊瑚'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珊瑚’是以商业种‘Mondai’为母本,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莴苣新品种。其株型半直立,较松散,平均株高35.5 cm,株幅38.1 cm,叶片深红色,叶阔菱形,叶缘波状程度中等,叶裂刻深,中等厚度,早熟。平均单株质量0.31 kg,产量2.6×10~4 kg·hm-2。口感绵软,营养成分丰富,其中多酚含量为5.0 g·kg-1,山莴苣苦素1.679μg·g-1,山莴苣素0.025μg·g-1,类黄酮1.54μg·cm-2,抗霜霉病。适合长三角中下游地区秋冬或冬春季栽培。

关键词: 叶用莴苣 红色 优质 高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对猫生长、血清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究猫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对猫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常规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将18只英国短毛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益生菌+0.5%酶制剂,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6%复合益生菌+0.6%酶制剂,试验期为63 d,测定猫生长指标、血常规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对照组第63天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2)A组和B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A组相比,B组猫的粪便情况显著变好(P<0.05)。(3)随着复合益生菌比例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4)试验第63天,A组和B组猫粪便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观测样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5)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拟杆菌门和纲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3组间其他菌群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猫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可提高猫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宠物排便,从而改善猫机体健康并降低腹泻率,此外还能降低肠道有害菌比例,改善猫肠道菌群结构和提高抵抗力。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酶制剂 表观消化率 血常规指标 粪便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