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基于改进ILC的蛋白酶发酵过程pH值控制方法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 CSCD

摘要:针对海洋蛋白酶(MP)发酵过程中,产酶菌株YS—80酸碱度难以稳定控制在最优范围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迭代学习控制(ILC)的pH值控制方法。分析MP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确定控制变量;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出迭代学习控制器的增益参数与控制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优化后的人工鱼群算法(AFSA)实现增益参数的动态跟踪;建立MP发酵过程pH值迭代学习控制模型,解决YS—80产酸曲线和生长曲线未知的难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基质浓度、菌体浓度的跟踪误差小于0. 669 g/L,对相对酶活的跟踪误差小于0. 98%,鲁棒性与响应速度良好。

关键词: 海洋蛋白酶 pH值 迭代学习控制(ILC) 人工鱼群算法(AF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DNA及其在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

摘要: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生物释放到水、空气及土壤等环境中的短DNA片段。这些eDNA可能来源于生物体表皮细胞经皮肤、尿液、粪便、粘液等释放到环境中的胞内DNA,或者是细胞死亡后裂解释放到环境中的胞外DNA。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环境DNA调查法具有准确率高、对资源和环境友好、稀有种易检测、非入侵式调查等优点,近年来已在重现古生物群落演替、物种监测及预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种群动态研究等诸多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环境DNA特性、检测方法以及在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环境DNA检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环境DNA 非入侵式 物种监测 生物多样性 资源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学位论文的水产学学科相关性分析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0

摘要:为全面揭示水产学科研工作的类别,补充和完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水产学的十大学科分类体系,通过设定检索式实现对2006—2015年国内水产学学位论文的全面检索,获取了18 091条元数据。在分析学位论文中图分类号分布与学位专业分布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水产学的十大学科定义,对学位论文重新归类,进而统计了十大学科的高频主题词,逐个分析了其学科属性,初步构建了十大学科的二级类目体系。新构建的类目体系可为水产学文献信息分类、科研项目管理、学术考核评价等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产学 学科体系 学科相关性 学位论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头鲔寄生鳍缨虫的分离及鉴定

南方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陵水小型金枪鱼驯养基地在小头鲔(Euthynnus affinis)养殖过程中发现有寄生虫附着现象,文章对小头鲔寄生虫进行了分离、形态观察及18S、28S rR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经18S rRNA分子鉴定,该寄生虫与Branchiommasp.相似性为99.13%;而28SrRNA显示,该寄生虫与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相似性为100%,与Branchiomma sp.(EF116223.1)相似性为99.12%.形态观察发现,该寄生虫虫体呈墨绿色、棕黄色或红棕色,具鳃冠,全长30~90 mm,寄生于小头鲔鳃弓后缘的体表及胸鳍中后部.该寄生虫由鳃冠、胸区和腹区组成,无钙质管,其消化道包括口、口腔、咽、肠、肛门等,与黑斑鳍缨虫存在少许生活习性和形态差别.因此,该寄生虫是否为鳍缨虫属(Branchiomma)、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um),仍需进一步验证.该虫附着于小头鲔体表后,小头鲔摄食量明显下降,游泳速度加快,易受惊吓.采用甲醛浸泡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后小头鲔成活率为75.9%.

关键词: 金枪鱼 小头鲔 寄生虫 鳍缨虫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水产养殖业大量消耗水资源与营养要素,容易导致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发展新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才能有望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现代鱼菜共生技术集循环水养殖和水耕栽培技术于一体,利用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作为水耕栽培作物的营养物质,达到养殖废水处理和水耕作物生长的双重目的,在渔业和农业产量方面获得双赢,是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之典范。本文围绕鱼菜共生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分布现状、系统组成要素及关键技术参数展开论述,并对未来鱼菜共生技术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鱼菜共生 发展历程 组成要素 技术参数 研究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4种PPCPs

海洋环境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甲氧苄啶(TMP)、泰乐菌素(TYL)和三氯卡班(TCC)等两类4种PPCPs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吸附剂快速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水浴条件下氮气吹干,20%乙腈-5 mM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溶解,离心过膜,上机检测。以乙腈和5 mM乙酸铵(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Waters BEH 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分时段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同时定量和定性分析。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法定量,各种药物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84;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10~(-9)~1.0×10~(-9)和0.2×10~(-9)~2.0×10~(-9);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8%~9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水产样品中4种PPCPs的测定。

关键词: 水产品 PPCPs残留分析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硝酸盐胁迫对尖吻鲈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质量浓度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尖吻鲈稚鱼(Lates calcarifer)(15日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以自然海水(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小于0.03 mg/L)为对照组,开展质量浓度分别为67、200和333 mg/L亚硝酸盐对尖吻鲈稚鱼的急性胁迫实验,分析0、6、12、24、36、48、72和96 h实验鱼消化道中胃蛋白酶、脂肪酶以及淀粉酶活性.结果:不同处理组个体消化酶活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质量浓度(67、200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而呈双波峰变化趋势,高质量浓度(333 mg/L)处理组,个体胃蛋白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个体脂肪酶活性均因亚硝酸盐的处理而呈波动趋势;个体淀粉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升高分别呈"U"型、双波谷和不规则波动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消化酶活性在亚硝酸盐刺激下具有调节反应.

关键词: 尖吻鲈 稚鱼 亚硝酸盐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现状及空间布局

水产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下称保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可为保护区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数理统计和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在深入了解保护区现状特征的基础上,从自然角度对其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底,黑龙江省共建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干支流水域,总面积为1428.8 km~2,共保护水生生物种类41种,包含鱼类6目11科38种,较全面地保护了黑龙江省境内特有珍稀濒危鱼类及具有较高遗传育种价值的鱼类。2011—2016年新增保护区由北部向中部和南部扩展,分布逐步趋于合理,初步形成鱼类栖息地保护布局,但结构失衡情况较为严重。从自然区划角度看,各生态地理区和植被带间的保护区在空间分布和结构功能方面具备较好的区(带)间互补性,但生态地理区内保护区的密度相差较大,各个区(带)间保护区面积占比差异较大,空间布局还需优化。最终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空间分布 生态地理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物质对鱼类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非蛋白能量物质包括各种形式的脂类和糖类,是水产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关于鱼类饲料中能量物质的研究有很多,能量与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饲料中的非蛋白能量物质对鱼类生理的影响,包括对鱼体生长、代谢、消化和抗氧化等功能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对鱼类非蛋白能量物质利用的研究结果。为提高饲料喂养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性提供参考,为高效、绿色、廉价的水产饲料配方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饲料 脂类 糖类 鱼类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精确数学控制的南极磷虾均质槽智能运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南极磷虾均质槽是南极磷虾脱壳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不足是均质槽中的南极磷虾与海水的质量比例不可测,不稳定的供料水平影响着整条生产线的产品质量,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传感测控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物理模型及基本控制方法,并进一步建立了均质槽的虾水比精确数学控制模型,最终构建了以虾水比精确控制为目标的智能运行模式,完成了南极磷虾均质槽智能运行模式的建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精确数学控制的南极磷虾均质槽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均质槽中虾水比的控制,液位波动幅度低于1%,虾水比控制误差低于1.5%,参数指标满足生产需求.

关键词: 南极磷虾 均质槽 虾水比 精确数学控制 智能运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